沈佑彬剛剛說鹿書記把東崗村列為他的扶貧掛鉤點,是因為葉鳴的緣故,其實也只是他的一種猜測。不過,他倒是愿意把這個功勞記到葉鳴上——因為種種跡象表明:鹿書記對這個年輕的地稅局副局長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寵。說不定哪一天,這個葉鳴就會憑著鹿書記對他的這種喜,青云直上飛黃騰達。到時候,自己極有可能會要仰仗他、追隨他。與其到那時再去費盡心機結他,還不如趁現在他還羽翼未之時,多對他示好,多捧捧他,說不定將來會收到奇效……
而灣頭鎮的陳書記和李鎮長,見沈書記這麼看重這個年輕人,而且還說東崗村被列為省委書記的扶貧掛鉤點,也是這個年輕人的功勞,不由對他刮目相看,神間也恭敬起來,再和他說話時,一口一個“葉局長”,親熱得不得了。
當他們得知沈書記和葉鳴是要去村里買土、豬粑等特產時,忙攔住他們說:“沈書記,葉局長,這點小事哪里要你們親自去跑?等下您一個堂堂的縣委書記,去和村民們為一只、兩塊臘討價還價,有點不大合適是不是?今天省里、市里、縣里的領導都到了我們東崗村,理應由我們來招待,那有要領導們親自去買菜做飯的道理?您等一等,這事給我們來理。”
說著,陳書記就掏出手機,撥打了村支書的電話。
電話接通后,陳書記就開門見山地說:“葉支書嗎?我是陳寶山。是這樣的:你知道今天省里、市里、縣里來了很多大領導到你們村里調研,訪貧問苦,是不是?我告訴你一個喜訊:省委的鹿書記已經把你們東崗村列為他的扶貧掛鉤點了。從今天開始,你們東崗村就開始正式步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了。你不是一直在嘮叨你們村里沒有政策和資金扶持,所以至今無法解決溫飽問題嗎?現在好了,有省委鹿書記和你們對口扶貧,你政策也不要愁了,資金也不要愁了,你這個窮困村的村支書,從此要揚眉吐氣了。哈哈哈!”
那個葉支書不知在電話里說了什麼,估計是一些表示高興和謝的話。
陳書記又說:“老葉,我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剛剛灣頭鎮中學的伍校長打電話告訴我:省教育廳下來悼念問去世的葉菡老師的問組,已經答應給中學撥款兩百萬元,用于學校的維修改造。你們不是一直在擔心學校會垮塌或是辦不下去嗎?這下你們可以放心了:學校一修好,有了充足的資金,就會越辦越紅火,你們村里的孩子就不要再擔心無上學的問題了。”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這才扯到了正題:“葉支書,有件事要麻煩你一下:省里市里和縣里的領導,都很喜歡吃農村里的特土菜,比如豬粑、紅薯、柴火臘等等。麻煩你到附近去找一找,到鄉親們家里買一點過來,我們照價付錢。此外,我覺得我們東崗村的土,都是吃山里的蟲和草長大的,味鮮,綠環保。雖然領導們反復代我們不要搞什麼大魚大,但我覺得如果能買兩只土過來,讓領導們嘗嘗我們東崗村真正的土的鮮味,領導們應該也不會見怪。所以,如果哪家有土的話,麻煩葉支書也捎帶著給我們買幾只過來,我們一定付錢!”
葉鳴聽他說的那番話,幾乎滴水不:既向村民們宣揚了領導們給東崗村帶來的好,又不讓他們認為領導是來這邊大吃大喝的,連一只的問題都想到了,把它放到最后講,好像是順帶提出來的,不讓對方產生任何對領導不利的想法,不由對他大為折服,心想怪不得人說能在鄉鎮當一把手的人,都是一些“溜溜、溜溜、掉進油鍋不沾油”的人,看來此言確實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