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華軍第二批主力登陸部隊抵達,九州的戰場局勢對日軍而言明顯要更加惡化了。
畢竟在一開始突然展開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戰役之后,九州日軍便在戰爭的一開始就錯失了主權,各大軍事設施和主要的通中心都遭遇了極為炙烈的火力打擊。
其中最目驚心的數字,莫過于其包括陸軍航空兵在的陸軍技裝備在開戰的第3天就已折損超過75%!
而剩下的各種重型技裝備也因為缺乏燃料、公路被摧毀、人員死亡、華軍監視打擊各種因素而無法給予華軍重大殺傷。
在這樣的形之下,寄希于九州日軍靠著手中的輕武和被打散的編制就擋住鋼鐵洪流一般的華軍,是萬萬不現實的。
九州日軍能夠戰斗到現在還沒有全部投降,那反倒算是能堅持的了,畢竟九州日軍至有三分之一是沒見過的雛兒,上了戰場兩發抖心里張的,沒投降已經該點個贊了。
反觀華軍,伴隨著第一批登陸部隊順利切割了自福岡、島、佐世保這個半島之后,他們的進攻陣地便愈發穩固起來。
華軍各一線主力部隊向前一路猛攻拓展防圈,而二線部隊則在占領的一座座港口之外修建起了一道道固若金湯的防線,甚至還能夠在防線之中修建起了數座中等規模的前線機場。
而這幾座前線機場上停的最多的機型,莫過于野馬式改裝攻擊機了。
在擁有了前線落腳點之后,這些整天按著鬼子腦袋一路猛削的野馬攻擊機便不再需要穿越對馬海峽返回朝鮮半島進行燃料和彈藥的補給,而是能夠快打快降,隨時在一線部隊的召喚之下呼嘯著給鬼子來上一狂風驟雨般的掃。
除此之外,機場上還停了一些利用C47運輸機改裝而來的炮艇機,在日軍失去了大量防空武之后,這些炮艇機便可以呼嘯發威,利用裝甲板擋住日軍高機槍的掃,然后使用六管旋轉機槍和雙聯裝機關炮給地面上來一金屬風暴,居高臨下的消滅著日軍一切輕步兵人目標。
除此之外,在機場跑道一側,還停著數量不的直屬于各個師指揮部的武裝直升機,米4居多,米8一些,它們的任務是要員運輸和報移,幾乎不間斷的呼嘯升空起飛,揚起的塵土則令一側的高炮陣地里的戰士不停抱怨。
在機場后方,則是華軍工程兵部隊在已經占領的地區一連修建了八座人工港。
這八座人工港依托日軍此前被轟炸的港口而建造,規模同樣不小,可以用于停泊大量的運輸船只甚至滾裝船。
來自朝鮮半島以及青島的運輸船團,此刻正在千帆競渡一般的穿越對馬海峽和黃海,不停的將數量龐大的部隊日夜兼程的送到九州之上。
港口岸基上則是無數臨時規劃的公路路線,幾萬輛來自國各大汽車廠生產的運輸卡車和吉普車正沿著公路線來回往返于戰區和港口之間,運輸著大量資和彈藥。
按照華軍目前的運輸投送能力來推算,華軍不僅能夠至每天能向日本本土部署接近一個師,還能夠保質保量的運輸目前參戰各大部隊所需的彈藥和燃料消耗。
從大慶油田汲取的石油經過煉化之后正在變戰爭機所需的燃料,變作地面鋼鐵洪流和空中飛機海洋向前出擊的力,也算是東北大地給予日本人最好的報復了。
此消彼長之下,雙方的砝碼正在一天比一天相差懸殊,九州的這尊戰爭天平逐漸向華軍傾斜而去。
而遠在東京大本營,裕仁天皇可謂是心急如焚。
再這樣下去,華軍可就要徹底拿下整個九州了!
到時候,九州就會化作如今的佐世保變一個進攻日本本土的跳板和橋頭堡,華軍必將會依靠九州向北推進,下面就是日本的本州島和四國島,東京也赫然在列!
更可怕的是,從陸軍報部隊的分析之中,裕仁天皇還得知此刻進攻九州的赫然有一支日籍部隊。
這是日籍部隊的兵員來自于此前在戰場上向華夏投降的日本陸軍,而且數量相當龐大,此前因為岡村寧次和梅津治郎愚蠢的戰略防思想而導致被合圍的40萬關東軍更是其中的主力。
這些人中除了一些戰犯已經被擊斃,還有一些冥頑不靈的人仍然被關押之外,其他絕大部分士兵都已經被華軍扭轉了思想,變了衛平手中的槍,號稱自己是日籍反法西斯部隊。
他們的存在,頗有些類似于戴高樂手中的自由法國軍隊。
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軍隊要從貝當元帥的維希法國手中奪回國家。
而日籍反法西斯部隊則要從裕仁天皇的軍國主義日本手中奪回國家。
他們所有人都打著要消滅天皇和貴族,消滅日本軍國主義的口號,在戰場上打得格外賣力。
可在裕仁天皇眼中看來,這幫家伙都是背叛自己的叛徒,是怯懦膽小的膽小鬼,是不敢玉碎沙場的混蛋,如今居然還敢打著這樣的大逆不道的旗號來到日本本土,真是活膩了!
裕仁天皇當即下令,在戰場之上一旦遭遇這支日籍反法西斯部隊,絕對不能留下任何的俘虜,他們的思想非常危險,甚至有礙國本!
接著,裕仁天皇又下令,要將這些日籍反法西斯士兵的親人和子全部抓起來,男親屬作為炮灰送上戰場,親屬則立刻送往軍營之中安!
只不過此刻,裕仁天皇暫時也無法得到詳細的日籍反法西斯部隊的名單——日本只有當初關東軍人事檔案,卻不可能擁有著如今的日籍反法西斯部隊的編容。
這樣殘暴的命令,除非將當初關東軍的所有親屬全給抓起來一網打盡,否則是很難實現的。
更何況此刻時局儼然已經如此混,再搞這樣的作很可能會導致更加難以對付的場面出現。
于是乎,裕仁天皇的這道命令只能暫時作罷。
紹者,一曰繼;二曰導。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旋即,皇九子趙構在萬眾期待中於商丘登基,繼承宋統,改元建炎。 然而,三個月內,李綱罷相,陳東被殺,岳飛被驅逐出軍,宗澤被遺棄東京,河北抗金佈置被全面裁撤……經過這麼多努力之後,滿朝文武終於統一了思想,定下了擁護趙官家南下淮甸轉揚州的輝煌抗金路線。 不過剛一啟程,在亳州明道宮參拜了道祖之後,這位趙官家便一頭栽入了聞名天下的九龍井中,起來後就不認得自己心腹是誰了! 朕要抗金!可朕的心腹都在何處? ! 這是一個來自於九百年後靈魂的真誠吶喊,他在無可奈何繼承了大宋的名號後,更要將這個朝廷與天下導向一條新路。 故稱紹宋。
永樂九年,盛世天下,國大民驕,四海來朝! 值此時,問一聲,誰不想當大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