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抗日之幽靈 第1245章 衛平的思考

《抗日之幽靈》 第1245章 衛平的思考

沒錯,攻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二戰末期,盟軍一方如日中天,日本一方江河日下。

而為了奪取沖繩島(琉球)作為西太平洋的關鍵海空節點,擁有絕對海空優勢的盟軍與窮途末路的日軍在沖繩島上展開了激烈的作戰。

最終,盟軍雖然功的拿下了沖繩島,卻也在這場戰役之中上付出了7萬余人傷亡的慘烈代價。

當沖繩戰役結束之后,整個島嶼簡直被尸所填滿,島嶼周邊的海水都被染了暗紅,島上平民死傷10萬余人,日軍死傷10萬人,尸簡直堆滿了島嶼表面,從這座島上吹過去的海風都帶著可怕的腥味。

盟軍共計出兵24萬人,最終死傷7萬人。

日軍死傷10萬人,是因為他們在沖繩島上一共只有10萬人。

僅僅一個沖繩島就讓軍損失如此慘重,一方面在于國地面作戰部隊的技戰不夠靈活,空有良的自火力,但是對于技戰的運用卻明顯不如戰火中歷練和長的蘇德軍隊。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日軍在沖繩上挖掘了無數的坑和工事,即使盟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的進行了一艦炮火力覆蓋,卻也無法徹底除摧毀日軍的防系。

而被武士道給洗了腦的日本軍隊的抵抗也是極為兇狠,縱然盟軍掌握著絕對的海空優勢,但是這些被洗了腦的日軍士兵一個比一個不要命和軍作戰,用刺刀去和擁有自火力的軍相抗衡,將自己化炸彈與軍同歸于盡。

Advertisement

這樣的兇悍行徑,給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即使國此前已經制訂了在日本九州登陸的“冠冕”計劃和在關東登陸的“奧林匹克”計劃,但在沖繩戰役之后,軍不得不重新評估這兩份計劃的傷亡代價。

鄭州軍推測,在九州和關東登陸之后,奪取整個日本的過程之中盟軍將會付出的傷亡代價將在100萬人以上!

這顯然是盟軍所無法承的,而這也正是國決定核日本的一大重要因素。

衛平很了解,一支軍隊在不同的地域作戰,發揮出來的戰斗力和作戰意志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在海外地區對日本軍隊作戰,比如朝鮮和東南亞,駐扎在這里的日軍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而戰,所以作戰起來格外迷茫,遇到弱敵可能還會態度強、悍不畏死。

可如果一旦遇到強大的敵人,駐外日軍就很可能會因為心理崩潰而陷到潰逃之中,甚至還會出現由于畏懼戰爭而主投降的況,畢竟腦殼再不過炮彈。

可在日本本土上作戰就不一樣了。

這些日軍很可能會在所謂的“保家衛國”名義之下重新變得悍不畏死,他們也絕不會潰逃或者投降,而是會發了瘋一樣的和曾經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手下敗將和落后野蠻人的華軍瘋狂作戰。

到那時,即使華軍陸軍目前已經擁有了遠超日軍的先進戰和各型作戰裝備,但在那防不勝防的日本本土作戰,終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盟軍要付出100萬人死傷的代價才能夠占領整個日本,華軍就算再厲害,死傷人數也是要以10萬來計算的。

這個代價,衛平不想付。

他不想讓人民子弟兵死在那塊齷齪腌臜的貧瘠小島上。

因此,對九州之外日本三大島的作戰,衛平將會運用其他三份絕計劃來應對。

這三大絕的計劃,一份代號“無粒”,一份代號“湮滅”,一份代號“鎖鏈”。

……

此刻,蒙古草原上。

由日軍戰俘在勞改造中修建起來的鐵路線正在變得格外熱鬧:

一節節墨綠的軍用列車此刻正在一無際的大草原上馳騁而過,奔騰的軍列一路從蒙古開向東北方向,最終目的地將是橫亙在蒙古與東北之間的克什克騰旗山脈地區。

到了那里,鐵路線將換乘公路線,一路開東北境,隨即再乘坐火車過鴨綠江,前往朝鮮半島的最南端。

這些軍列之中運載的,正是日籍反法西斯部隊。

在總參的命令下,原駐守于蒙古草原的日本反法西斯部隊迅速開始調

僅第一批集中調的日籍反法西斯部隊就有10個步兵師的兵力,每個步兵師下轄約15000人,基本上相當于把日軍的師團編制拆開來重新調整,再按照華軍的編制構進行分配,以適應華軍總的作戰系。

此刻看上去,這是日本反法西斯戰士倒是頗華軍的影子:

車廂之中的每一名日籍反法西斯戰士都穿著華軍軍服,武配備則相較于華軍落后一代,普通士兵依舊配備38式步槍,而組長、班長和排長則可以配備華軍退役下來的56式半自步槍或者沖鋒槍。

這樣的步兵火力配置自然無法與目前實現全軍自化火力的華軍相媲,但相較于日軍本土部隊的火力而言仍然備相當程度的優勢。

更何況,這些日籍反法西斯部隊還能夠得到來自華軍的炮兵部隊和裝甲部隊的支援。

因此,從宏觀上來看,日本反法西斯部隊單位人數擁有著更高的重型技裝備的度,火力足以倒一般的日軍。

而現在,這些在蒙古草原上進行了十八個月教育化之后的日本反法西斯戰士,很快就會投到屬于他們的戰場。

——九州。

不過,此刻作戰任務對他們而言仍然是保狀態,知的只有各個日籍反法西斯步兵師的師長和司令員奧特村太郎、政委野坂參三,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人知

奧特村太郎此刻正站在一節車廂之中,過玻璃向外看去,廣袤的大草原和疾馳的風浪在列車兩側被掠過,這樣的風景令人心開闊。

他輕輕地向前走了一步,然后輕言細語地喃喃道:“我們可以回家了。”

野坂參三則點點頭,看向東邊的方向:“是啊,我們可以回家了。”

“軍國主義已經將日本拖了深淵,謝我們的華夏朋友,還能給我們一個解救日本的機會。”

奧特村太郎點點頭,攥了拳頭:“這也是屬于日本最后的機會了!我們決不能浪費!”

【作者題外話】:三更,求銀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