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1022章 會寧大捷1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1022章 會寧大捷1

好在第四中央軍都是銳之師,加上人多勢眾,很快就將這金兵一一擊殺。

雖然是一些臨時組建起來的散兵,帶頭的也只是一個小小的謀克,連猛安這個級別都達不到,但是金軍視死如歸的神、頑強的作戰風格還是令岳飛暗暗佩服。

這也使岳飛意識到,僅僅占領四周的城墻,未必占領整個會寧府。

薛永和歐鵬火炮營的轟擊,只是將金人轟下城墻,他們的生力軍損失并不是太大,從剛才的戰事看得出來,金人這是打算跟燕軍打巷戰,戰倒底。

既然如此,那就戰吧!

在岳飛知道事沒有那麼簡單之后,立即來幾個傳令兵。

“傳令關勝,韓世忠,史文恭,張所,馬擴他們,調集兵馬以最快的速度清除金軍余孽”

“傳令岳云,關鈴,張憲三將,一旦城墻的金軍肅清,除留下必要的部隊之外,其余人都下來,進城中鎮。”

“傳令執法營,監督進城部隊的戰場紀律,除還在抵抗的金人之外,不可殺無辜。”

“傳令宣傳營,張告示,敲鑼打鼓宣揚我軍對投降過來的士兵和百姓的政策。”

“傳令傷兵營,準備一切救治事宜。”

岳飛沉著應對,下達一條又一條命令。

此時會寧城已經大真人,契丹人,漢人……都被卷這場戰火之中,到都可以聽到肆無忌憚的大笑聲,人凄厲的慘聲,兵撞聲……

Advertisement

這樣的況下,岳飛的命令下達的非常及時。

畢竟他是來占領金人的龍興之地,而不是摧毀這里。

燕軍是來征服這里,而不是來殺這里的百姓。

很快,隨著戰事的進行,城墻的戰事漸漸結束,燕軍牢牢控制了四面城墻和城門,工兵營的兄弟已經開始急修復被打的城墻和城門。

城墻上的弓箭,床弩全都調轉方向沖向城,崗哨兵、巡邏兵都以最快的速度開始布置。

很快駐馬攔截在四城門口,城門關閉,吊橋拉起。

的金軍就算翅也難逃。

至于城外,整個黑龍江都在燕軍的控制之下,就連吉林方向也派出了警戒部隊。

換句話說,經過近兩個月的戰,此時的會寧城已經沒有任何的援兵,他們陷絕境,本就沒有翻的可能。

岳飛猜得非常正確。

畢竟是金國的龍興之地,在這種況下會寧府的金國士兵依舊十分頑強,他們在城中每一條街道,每一間屋子堅守,利用手里的弓箭、長槍、短刀、大斧、狼牙棒……對燕軍進行殺傷。

直到晚上,激烈的巷戰還沒有結束。

金人頑強大大超乎一眾燕軍將領的想象。

不過燕軍也并非毫無建樹,他們利用強大的裝備優勢和兵力優勢將會寧城的主要街道占領,一些高層的建筑牢牢控制在手中,并且把整個會寧城的分割了十大塊。

其中金國皇宮一塊,東邊兩塊,西邊兩塊,南邊兩塊,北邊三塊。

各方將領各自負責自己劃定的區域,對金兵實行迫,步步蠶食,達到最后消滅的效果。

既然金人愿意抵抗,那就全他們,也好為將來的統治金國減阻力。

為了減在接下來的巷戰中的損失,岳飛在傍晚的時候召集一眾主將召開了一個急軍事會議,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將各自的防區給手下副將之后,關勝,韓世忠,張所,馬擴,石秀等人帶著隨從匆匆趕到岳飛設立在南邊的中軍大營。

報人員的幫助下,工兵營的技人員通過一下午的努力,在岳飛的中軍大營建好一個會寧府的沙盤,敵我雙方的態勢如用紅藍兩種旗幟標注,整個形勢一目了然。

“激戰了一天,大家什麼想法,不如說說看”

岳飛讓衛兵拿來熱茶、點心之類讓眾人用。

燕軍的后勤十分之強大,令人嘆為觀止。

很多東西都從琉求島,瓊臺島,還有公孫勝,婁敏中負責的東南軍區調集過來,經耽羅島中轉,到達骨嵬島,再經黑龍江逆流而上。

由于大部分走的是水路,加上有張順,張橫和何等將的黃海水師護航,因此大軍的后勤保障十分有力。

不僅糧草充足,就連茶葉,點心,瓜果都運得有。

“居然有干棗子和干柿餅,不錯”

韓世忠抓了一把棗子,又拿了一個柿餅,的吃了起來。

“張順兄弟的運輸能力,自然沒有什麼說的。”

梁紅玉沒有吃東西,接過衛兵端過來的茶杯,喝起茶來。

其他將領紛紛邊吃邊喝來到沙盤旁邊查看。

“各部的后勤資都已經運到,待會寧府戰事完畢之后,各部可以分發下去。”

岳飛將各部資的清單拿出來,分別遞到關勝,史文恭,韓世忠等人手中。

“燕王做事,從來都不會讓我們失。”

馬擴看到史文恭遞過來的資清單,不由得哈哈哈大笑起來。

想當年他在五馬山組織兵馬抗金,通常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戰斗力本就提不上去。

“我們在海防城歇腳的時候,神算子蔣敬和小遮攔穆春帶著兩百多個徒弟在忙著大軍后勤的事,現在差不多兩個月功夫,剛好達到會寧府城外,時間掐得剛剛好。”

張所出手算了算時間。

“來來來,大家先先過來看看會寧城的沙盤,盡早結束這里的戰事,好調大軍南下與完吳乞買他們決戰,我可是聽說許貫忠他們在山海關大敗金國五十萬大軍,消息傳到東京城舉國歡騰,燕王正等著我們這支大軍的消息呢。”

聽岳飛這一麼一說,眾人不再語言,紛紛觀察起沙盤上的敵我態勢。

良久,馬擴才第一個開口:“會寧城這些年發展的太快了,竟然建的這麼大,想當年我隨家父出使金國的時候,此地還是一個小城而已。”

“他們滅了遼國之后,漢文化學得很快”

張所點點頭,他對金國也有所研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