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82章 對蒙古各部的策略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82章 對蒙古各部的策略

加上燕軍陸軍乘著大勝的威勢占據錦州,遼東半島等地,控制長山群島,石城島,封鎖鴨綠江口。

李俊的水師占據白翎島,德州群島之后再無作,甚至連個使者都沒有。

這令高麗上下惶恐不安,生怕王鐵在解決掉金國之后,會派兵進攻他們高麗國。

因此高麗國王派出使者來探王鐵口風來了。

至于倭國,他們聽說王鐵在與金國的大戰中亮出不好東西。

戰船,速度快,有風無力都可航行,吃水深,可載多人。

火炮,能打很遠,破壞力極大,威力極強,可架在城頭也可裝在戰船之上,防守、攻擊都可以。

水雷,可在水中炸,連人帶船都可以掀翻。

地雷,可在泥土中炸,連人帶馬都可以炸飛,是防守的利

鎧甲,兵,都是新式的,比金國人用的高出不止一大截。

新式大夫,改良的中藥,在戰場上救了很多人。

……

總之這些東西令倭國的人垂涎三尺,他們派使團來學習了。

就像當年的遣唐使一樣,他們期燕王發揚大國風范,將這些先進的東西無償的傳授給他們。

聽到報人員匯報上來的有關倭國使者的來意,王鐵憋了一肚子火。

這幫白眼狼,你強大他們就來學習,你虛弱了,他們就會來滅亡你。

Advertisement

真當老子是唐朝那些人,將先進的東西教會你?

告訴你,從本王這里開始,這種事不可能發生!

哪怕你們付出再大的代價,都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皮都不會讓你們學過去。

還無償教給你們!

不要臉。

草!

……

獻俘儀式結束之后,王鐵給東北軍團下達了三條令。

命令張邦昌,陳遘,樊瑞等人繼續進行休養生息,恢復燕地的民生。

命令東北報部門盡快清楚金國皇帝完吳乞買和皇太子完宗磐生死況。

命令許貫忠全盤掌握駐守在山海關的部隊,積極備戰,以待將來與金國的決戰。

東北的事理完畢之后,王鐵又將目放到西北。

此時的李彥仙已經節節勝利,收復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區,張俊這支部隊甚至收復玉門關,堵住李乾順西逃的方向。

李綱,曲端,耶律余睹等人已經主西夏腹地,正從軍事、經濟、教育、文化、土地……各個方面將全盤控制西夏。

李乾順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王鐵現在要做的就是等。

等李彥仙他們將西夏從上徹底征服。

吐蕃各部,在張浚,李應,王定等人的牽制下,他們沒有太大的作。

不過他們的小作頻繁,都已經被張浚一一記錄下來,將來可以作為征討借口。

至于黃頭回鶻和西州回鶻這些國家,始終抱著兩頭都不得罪的心態。

他們既沒有答應李乾順出兵援助的請求,也沒有在李彥仙追擊西夏殘余勢力的中上眼藥、使招。

這讓王鐵有些苦惱。

將來打他們,就沒有正當的理由了。

至于再往西一點的一代梟雄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他們已經明確表示會跟王鐵的燕軍通好,拒絕李乾順的庇護請求。

并且已經派人搭上正在西北軍團效力的耶律余睹,通過他向王鐵傳來一封國書,書中言明,大遼愿意跟王鐵好,他要是稱帝登基,大遼會為第一個派出使團祝賀的國家。

如果西州回鶻和黃頭回鶻想手燕軍消滅夏國,只要王鐵支一聲,他們就可以從西邊出兵,支援李彥仙的行

為了表示誠意,耶律大石想將西遼國的一位公主許配給王鐵,用以結牢固的聯盟。

西遼國的有意好讓王鐵措手不及,搞得他將來出兵攻打西遼、征服西域各地都沒有理由了。

好在有宗澤,蕭嘉穗,權邦彥這些智囊團在。

他們給王鐵出了一個主意。

燕王志在天下,要沒有特別強大的力量之前,總得要拉幾個盟友才行。

有耶律大石這個強大的盟友在,可保證西北無憂,等把金國消滅之后,就可以力來剿滅西南的吐蕃各部,大理,消滅回鶻各部,奠定中華的版圖。

將這些國家消滅,慢慢消化,為中原王朝的一份子,怎麼著也得要二十年以上。

至于西遼,可以留到最后慢慢理。

二十年時間,完全可以收集很多借口。

眾人的話正合王的意思,當即拍板決定聯合西遼,增加軍事聯盟。

王鐵讓蕭嘉穗代筆,給耶律大石回了一封真意切的信。

這段時間以來,北方的蒙古高原也不太平。

朱武和喬道清他們與完宗干和完宗輔大戰三十幾場,雙方互有勝負。

不過在蒙古勇士暗中或者明面上的支持下,勝利的天平始終向燕軍這邊在傾斜。

金軍的活范圍已經被一步步小,相信不久之后,他們將會失去對蒙古高原的控制權。

對于蒙古的控制也在布的進行。

王鐵在太原城舊址修建起一座堅城,很多百姓已經開始回流。

他在太原城立了一座太原學堂。

專門收取戰爭孤,在歷次大戰中立下功勞前方戰士的后代,教授他們知識。

作為燕軍旗下的蒙古雇傭兵,他們的后代自然也可以這種待遇。

王鐵甚至還發出過特別甚至圣旨,這些雇傭兵可以將部落里好友、親戚的后代送到太原學堂學習知識,學之后就可以回去報效部落。

經過朱武和喬道清他們的努力,燕王給蒙古人的印象就是仁義、講信用、是值得信賴的朋友。

因此很多蒙古雇傭兵愿意將后代送到太原學堂學習先進的知識。

太原學堂學的只是初級的知識,等他們完學業之后會進東京學堂或者學堂深造。

再高一級之后可以進登州軍校學習。

相信經過多年中原生活、學校的洗腦工作,這些蒙古各部的孩子都為地道的中原人,為將蒙古各部納中原政權出一份力。

這件事雖然要做很多年,付出很多大的代價。

但是想到所帶來的效益,王鐵就覺得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