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81章 獻俘儀式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81章 獻俘儀式

這些都是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干力活可是一把好手。

可不能讓他們如此輕易死去。

經過宣傳隊的人耐心解釋,很多百姓這才恍然大悟。

地確是這樣,與其讓他們痛痛快快的去死,還不如榨干他們的剩余價值。

許貫忠和陳遘,張邦昌他們匯合之后,將愿意投降燕王的俘虜留下,經過長期的教育之后,能進梁山新兵營學習訓練的就加新兵營。

不能繼續從軍的就轉化農民,分撥給他們一塊地,一些田,再調撥一頭牛,讓他們融合到漢民族當中。

至于那些頑固不化的俘虜,許貫忠和陳遘他們就派出一支部隊押解著,先東京獻俘,再押解到煤礦廠的挖煤。

……

東京城,王鐵收到山海關大捷,渤海大捷的消息之后,并沒有選擇瞞,而是將這些消息通過大漢日報的方式宣揚開來。

大漢日報是方的報紙,它發出來的東西有很高的權威

它說燕軍大勝,那就是真的大勝。

似乎覺得這還不過癮,王鐵讓接下來的消息都由大嗓門傳遞。

他們由北門的道而,由外城,城,大皇城,一路高喊著。

“報,山海關大捷,斬殺敵軍五萬之眾“

“報,沙河大捷,斬殺敵軍八萬之眾“

Advertisement

“報,寧遠大捷,斬敵三千,收復寧遠“

“報,塔山大捷“

“報,錦州大捷,斬敵八千,收復寧遠“

“報,渤海大捷,斬敵首完阿魯補,大敗其六萬水師。“

“報,遼東半島大捷,收復旅順、大連、復州、營口等地。“

“報,獻俘奏捷的部隊距離東京城還有三十里“

“報,獻俘奏捷的部隊距離東京城還有二十里“

……

隨著一聲聲的震天喊聲,整個東京城都振起來,這可是自靖康之恥開來,不,是從大宋建國以來,中原軍隊一次收復那麼多地方,抓了那麼多敵對國家的士兵。

真人,契丹人,渤海人……一共有五萬多人俘虜。

揚眉吐氣啊!

人心啊!

很多人開始高呼燕王萬歲,燕王登基的口號。

隨著一聲聲的吶喊迅速傳開,東京城的人都跟著喊起來。

燕王驅趕走金人和西夏人,又在最關鍵的時刻幫助他們,現在又揚我國威,大敗金國。

這樣人的人不做皇帝,誰做?

王鐵順應民意,舉行了盛大的獻俘虜儀式。

當然,獻俘儀式開始之間是迎接戰死的英靈回家的盛大儀式。

楊邦元,縻蘺,劉敏三員大將,還有軍中五十多位正副將的牌位用馬車拉著,走在最前面,接著是這次山海關大戰和渤海大戰的死生的四萬多將士兵的牌位,也是用馬車拉著,走在后面。

“本王迎接你們回家”

作為中原政權的最高掌權者,王鐵親自上前迎接。

“本王攜東京城全城軍民,留守東京的文武百,迎接為國家、為民族戰死沙場的英靈們回家”

王鐵的聲音在城門口飄揚,引得道兩旁的百姓和軍隊無不肅穆而立。

在王鐵和大漢日報有意的渲染下,這些為國捐軀的勇士真正得到最高級別的尊敬。

這些英靈由城北進城之后,會由城南而出。

他們會被擺放在王鐵命人修建的烈士林園,以便華夏一族的子子孫孫都能來此瞻仰先輩。

學習他們的事跡,繼承他們的意志。

這是王鐵定的國策,任何人都不能玷污。

否則,殺!

迎接英靈城的三天之后,才是盛大的獻俘儀式。

許貫忠的東北軍團,李俊和費保的水師,以王煥為代表的中央軍,三支部隊組的獻俘軍,押送著俘虜,出河北,過黃河,進河南,然后迤邐而來,進東京開封城。

這個時候的東京城又換了一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王鐵帶著宗澤,張伯,蕭嘉穗,權邦彥等人出面接了三支部隊的貢獻的俘虜。

作為燕王,還是僅次于皇帝的監國,王鐵自然要發表一番講話。

他也不客氣,當場就定下日后發展的基調。

強軍則強國,富民則強國,發展科技則強國,發展教育則強國,無貪腐的則強國,百姓滿意則強國……

王鐵的份早已經不是當年的梁山賊寇,而是人人敬仰的燕王監國,因此他當眾說的話被人們奉若神明。

……

人群中,夾雜著兩支使團。

分別是高麗使團和倭國使團。

燕軍在山海大勝兩場,不僅轟,震了整個金國,還驚了高麗和倭國兩個國家。

金國在十年時間滅遼,滅宋,強大恐怖,令人而生畏。

但燕軍面前卻被打得節節敗退,損兵折將,丟失大片土地。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金國總有一天都會被燕軍消滅。

強大如斯的金人都被揍這樣,更何況他們這些小國。

因此高麗國和倭國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東京城,試探王鐵這位監國的口風。

至于像大理國,吐蕃各部,回鶻各部,耶律大石的西遼……因為距離太遠的緣故,他們還沒有收到山海關大捷的消息,所謂的使團也就還沒有派過來。

雖然只來高麗和倭國兩國,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王鐵和他的燕軍的威名已經開始漸漸顯現出來。

王鐵對所謂的威名沒有什麼興趣。

所謂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程之

如果國家不強,這些國家只會撲上來狠狠地咬上幾口,撕下幾塊下來。

本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原則,王鐵還是通知報人員暗中打聽清楚這兩個國家的派出使團的意圖,以作打算。

因此在高麗和倭國進東京城之前,王鐵就已經了解到他們來的目的。

這次山海關大戰和渤海大戰,高麗派了不馬步水軍參戰事。

雖然有屈服金國的威勢、被迫派兵的意思,但是總歸是派兵了啊!

為了搶在被王鐵報復之前行,高麗國就匆匆派了一隊使者過來,到東京城求和修好。

而且帶了不好東西和,希王鐵平息怒火不要怪罪于他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