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72章 山海關大戰5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72章 山海關大戰5

大炮雖然比不上后世那種準打擊的大炮,但是它相對于投石機來講,其準程度就已經得到很大的提高。

而且它的程也是投石機所不能相比的。

金太宗所在的位置完全在十門紅大炮的程之

兩百名炮手都是凌振心訓練出來的,他們現在的技已經完全超越當年凌振剛上梁山那會兒。

隨著調整炮口,瞄準,清理炮膛,裝填……只待魏定國一聲令下,最后一步的點火就要開始了。

所有人都將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們現在做的一切,炮擊金軍中軍,炸死金國皇帝和皇太子,還有一大幫金國大臣,那可是能夠記史冊的大事。

因此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生怕影響到炮手的作。

就連東北軍團的最高指揮許貫忠,旗下大將楊志等人都不例外。

“預備……”

魏定國一只手拿著遠鏡,一只手拿著令旗,整個威遠城的守軍部隊都將目集中在他這里。

……

“父皇……”

“兒臣覺得大軍的氣勢已經達到最高,父皇無須再守在這里。”

威遠城外,完宗磐還想做一次勸解。

他的眼皮跳得愈發的厲害了。

“讓我們帶來的預備隊準備,看現在這個架勢這威遠城有拿下的可能。”

Advertisement

金太宗沒有理會兒子,而是招呼士兵將預備隊調過來,準備對山海關的側翼——威遠城發致命一擊。

“嚯嚯嚯……”

兩萬大軍很快調過來,投到攻打威遠城的戰場之中。

……

“軍師,要不要將預備隊也調上來?”

楊志見金人的攻擊力量突然加強,立馬向許貫忠提出建議。

“不用,你帶著本部人馬頂上。”

許貫忠出言制止,預備隊是等下追擊金人所用,現在拉上城頭等下炮擊結束,戰果擴大的時候就會了一支追擊部隊。

對于金人的殺傷就會小很多,因此他果斷拒絕了楊志的建議。

“軍師,如果我帶著本部人馬離開,誰來保護你?”

雖然很想上戰場殺敵,但是楊志深知許貫忠對于東北軍團的重要,他是一把手,如果他出現任何意外,莫說對山海關守軍士氣是致命的打擊,就是燕王也不會輕易饒過自己。

“哈哈,楊志你忘記了,本軍師也是會武功的人,而且有燕王送過來的新式鎧甲,能要我沒那個金人還沒有生出來。”

許貫忠拍拍腰間的寶劍,又抖了抖上的鎧甲,示意楊志放心。

“楊家四子”

“在”

“你們留下保護軍師的安全,不得有誤。”

“義父放心,我等定當誓死保護軍師。”

楊家四子是楊志響應燕王的號召,為培養梁山的下一代英,在戰中收的四個干兒子,教授他們武功,介紹他們進梁山,讓他們效忠燕王。

這四人的武功和對梁山的忠心,跟楊志相比起來,毫不差。

得到四人肯定的答復,楊志向許貫忠行了一個抱拳禮,然后帶著本部人馬,匆匆趕去增援城頭的守軍。

楊志帶著生力軍加戰場,瞬間穩住守城部隊的陣勢,將猖狂進攻的金軍部隊打了下去。

惹得金國皇帝金太宗咆哮起來,他的聲音老遠都聽得到。

……

就是現在,可以開始了。

許貫忠松了口氣。

城下穿龍袍的正是吳乞買,不會是替

“十門紅大炮,目標金國皇帝的馬車,第一,放“

很顯然,魏定國跟許貫忠一樣,他也確定金國皇帝不是替,而是真到此,于是很及時的下達了攻擊命令。

喊到“放“字的時候由于太過激,居然都喊破音了。

不過這毫不影響炮手的作,十名點火手將手里的火把往大炮上的引線一點。

“刺刺刺……“

引線冒出一陣火花,接著就是一陣白的煙。

炮手紛紛將耳朵捂來。

“轟……“

一陣震天巨響,城上的士兵只覺得地上一陣抖,接著就看到十枚炮彈噴而去。

梁山產的紅大炮,是經過凌振和一幫徒子徒孫十年潛心發展加上王鐵的提點,技早已經得到改良,像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這一系列的優點已經很明顯的現出來。

非常符合火藥燃燒時膛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的重心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可以以此為軸調節角,再配合火藥用量改變程。

還在炮上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線來計算彈道,準度極高。

這次從海防城調來的紅大炮長基本上都有3米長,口徑110到13

0毫米之間,重量在1噸以上。

這個是時候發的可不是殺傷力較小的實心彈丸,而是以殺傷力更大、更廣和開花彈和炸彈。

作為火研發者,作者,上至凌振,下至最普通的工匠,作手,他們的地位被王鐵抬升的十分之高。

是肯定有的,功勛,田產,地產,丫鬟,仆人……都是由王鐵按照職位大小統一配備。

用他的話說,這些人是技工種,大漢民族能夠屹立于世界前列的保證,而不是以前那種不待見、地位低下的工匠。

在王鐵努力下,技工,技兵這些法被提了出來,他們的地位迅速被抬高,在燕軍的部,他們已經跟最銳的戰兵,最厲害的報人員,還有讀書人并列在一起。

因此這兩百名火炮作者上,出一傲氣、自信。

第一炮火出,除了瞭手用遠鏡觀察戰果之外,其他的人并沒有閑著,清理炮口,裝填彈藥,引線……

這些作一氣呵,沒有毫拖泥帶水,作之快、配合之默契,把一旁警戒的東北軍團士兵看得都傻眼了。

疾馳而來的十枚炮彈并沒給金太宗,完宗磐,還有一眾大將,護衛兵反應的時間。

六枚在他們四十米炸響,兩枚在三十米炸響,一枚在十米炸響,最要命的是五米炸響的那一枚。

頓時,金太宗的馬車四周炸聲連連,一塊又一塊的泥土裹挾著白煙被炸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