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玉謀不軌 第509章 你有病嗎?這個時候出來干嘛?

《玉謀不軌》 第509章 你有病嗎?這個時候出來干嘛?

圣上涼涼地掃了君澤一眼,道:“濫用私刑?引起嘩變?君卿,可有此事?”

君澤在心里憋了口氣,人倒霉的時候真是喝口涼水都塞牙。

最近他謹言慎行,還是沒能躲過被人存心挑刺。

君澤上前一步道:“三日前,有幾個兵演武時故意踩踏百姓田地,臣知道后,便按軍規懲罰了幾人,可若說濫用私刑,引起嘩變,是萬萬沒有此事。”

史道:“王爺都說了演武,那幾個兵也是為了盡快完您布置下的軍務,踩踏田地有可原。可是事故已,您一來沒有安百姓,彌補百姓的損失,二來對兵的刑罰過重,聽聞那幾個完刑昏迷不醒,引得人心惶惶。”

君澤臉難看起來。

他之所以沒有安百姓,及時彌補百姓的損失,是因為踩踏的田地歸屬于一個宗族,而且踩踏況并不嚴重,影響不了今年的收

若他把那片土地的主人單獨找出來,大張旗鼓去彌補那一戶人家,免不了被那幾個兵子記恨在心。

他們可能對整個宗族有些忌憚,族長也不會不長腦子,為了那麼一點兒莊稼把田地主人推到兵子面前。

可若是知道這塊兒地屬于哪個人,那個人要是在宗族里沒有地位,就會被這幾個兵子懷恨在心,揪著不放。

而僅僅罰那幾個兵子,則是按照軍規辦事,他們不敢不服。

Advertisement

這次他下手的確狠,超出了軍規的懲罰范疇。

況不同,如今正值收之際,秋高氣爽,也是練兵的好時候。

一些壞心眼兒的兵在練兵時想要抄近路,就會多發踩踏農田事件。

農戶礙于軍戶的威嚴,敢怒不敢言。

所以他要狠狠罰,以儆效尤。

這些話他本可以辯駁的。

以他的舌頭,三言兩語就能把這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老史懟得啞口無言。

可是他看著老史自以為是的面容,圣上比天還有郁的臉,忽然不想辯駁了。

罷了罷了。

就算今日他不被罰,明日還會有其他理由。

加之罪何患無辭。

君澤道:“臣一時魯莽,請圣上降罪。”

史驚訝了,沒想到向來囂張跋扈的逍遙王竟有乖乖認罪的一天。

他還以為要廢許多口舌,又要生一場氣,速效救心丸他都悄悄備在袖子里了。

其他人心里也有了數,逍遙王果真失了圣心,竟對這種小事低頭,看來五皇子派真的完了。

圣上道:“濫用私刑...你對那些兵用了多刑罰?”

君澤道:“四十軍。”

在場員倒了一口涼氣,下手真夠狠的。

圣上似乎對君澤很失,道:“廷杖二十,給你長長記,你可有異議?”

君澤下心里的不平,道:“是臣罪有應得,謝主隆恩。”

不需要宮衛來拖他,他徑直走了出去。

他趴在邦邦的凳子上,任由宮衛高高舉起長杖,然后用力落下。

秋風微冷,空氣醞釀著

他咬著牙,握雙手,思緒卻飄得很遠。

之前顧玉也像他這樣在奉天殿外刑的嗎?

的心境又是如何?

有著怎樣的不甘心?

二十杖說多不多,說,行完刑,君澤帶著傷痛跪在奉天殿前。

目是高高的門檻,輝煌的宮殿。

他思緒萬千,最終只剩下滿腔憋屈。

廷杖的悶響聲好不容易結束,接著就聽到外面噼噼啪啪,下起了秋雨。

高坐龍椅的圣上似乎忘了這一茬,與一些朝臣議事。

顧玉握雙手,眼神愈發冰冷。

廷杖過,疼痛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心底的屈辱。

對于順風順水的君澤來說,這種屈辱會更加深刻。

雨聲逐漸大了起來,讓顧玉心煩意

這時,王丞相上前一步,道:“臣要彈劾逍遙王和鎮國公,目無法紀,當街行兇。臣的兒子至今纏綿病榻,行不便。求圣上為臣做主,嚴懲兇手。”

圣上皺起眉頭,對顧玉道:“顧卿,可有此事?”

顧玉聽到自己的名字,才稍稍回神,道:“確有此事,臣是打了王家四公子王沛。”

“王家四公子”幾個字一出,當場人心里都暗道:活該被打。

圣上也頗有此

王丞相趁機道:“我兒王沛與逍遙王的馬車在小巷相遇,逍遙王似尋常般蠻橫霸道,對我兒極盡嘲諷,我兒氣不過,但是顧忌逍遙王往日的行徑,便忍氣吞聲想要退讓。”

“孰料逍遙王不依不饒,竟然把我兒拖下馬車,這時顧小公爺經過,不知為何,二話不說竟與逍遙王一起行兇,拿著子擊打我兒腦袋。”

“可憐我兒重傷昏迷,府醫說若顧小公爺這一若再重上幾分,便無力回天了。臣懇請圣上為臣做主。”

圣上聽完只覺荒誕,道:“顧卿,你怎麼會跟君卿一起毆打王沛?”

顧玉知道打王沛那天除了幾個王家的侍從沒其他人看見,便心安理得地胡說八道。

“是因為王四公子出言不遜。”

圣上道:“他說了什麼話?讓你二人一起毆打他?”

顧玉道:“王四公子說的話不堪耳,臣無法復述,有污圣聽。”

雖然顧玉沒說王沛的話是怎麼不堪耳的,但鑒于王沛的日常行徑,都覺得顧玉脾氣這麼好的人,都上手打了,一定是王沛的錯。

王丞相怒道:“我看不是顧小公爺無法復述,而是心虛。”

顧玉毫不懼,跟王丞相暗地里的鋒不,鬧到明面上還是頭一遭,口舌之上怎麼也不能落了下風。

道:“知道王丞相慈父心腸,但晚輩還是建議王丞相回去問問王四公子,挨打那天都說過什麼,到時就知道晚輩為何無法復述了。”

王沛的確沒說什麼牽扯到的話,只是他的形象已經深人心。

顧玉篤定王丞相沒有細問,就算是細問了,王沛也不會坦言。

果然,連王丞相都不信他兒子里能吐出什麼好話,猶豫起來。

但他不甘心就這麼退讓,道:“口舌之爭罷了,顧小公爺卻想要我兒的命,虧顧小公爺還在刑部待過,可曾將王法放在眼里?”

顧玉不與他爭辯。

論輩分,論資歷,論事真相,都不能強辯。

讓其他人以為是王丞相胡攪蠻纏,被迫退讓就夠了。

顧玉跪下朗聲道:“臣知罪,不該當街行兇,傷了王四公子。”

于是奉天殿外又多了一道影。

君澤刑時一言不發,看到顧玉出來,淋著雨跪在他邊,當即怒了。

君澤罵道:“你有病嗎?這個時候出來干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