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玉謀不軌 第32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

《玉謀不軌》 第32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

君子可欺之以方。

顧玉有一萬種法子報復居子石對辱。

但是不會去做、不忍去做、不敢去做。

這世間唯有一種人是顧玉不敢欺辱的,便是居子石這樣剛正不阿,有著一錚錚傲骨之人。

他的正義凜然,每每讓心懷不軌的顧玉無地自容。

便如灼灼日,輝煌不可直視。

顧玉打心眼兒里敬佩居子石,也打心眼兒里害怕居子石。

不但不敢報復居子石,顧玉還要想辦法在圣上面前維護居子石。

知道,云嬪案子的所有細節,都是在刑部的檔案里找到的。

以居子石的脾氣,若是執意用那等荒唐的理由為云嬪洗白,居子石難保不會為第二個跪在奉天殿以死相的人。

只是那時,圣上可不會對添堵的居子石放水。

本就是以剛正之舉行諂之事,何必連累這樣一個直臣?

顧玉嘆口氣,離開刑部,想要做云嬪一事,只能另辟蹊徑。

裝著心事,來到一個拾箸樓的小隔間候著。

不一會兒,小二領著進來卓旭進來。

他是大禹朝負責記載史事,編寫史書的太史令之一。

一進門,就看到顧小公爺悠閑地坐在桌子旁喝茶,背后是拾箸樓為求風雅,在墻壁上移栽的竹子。

Advertisement

不知用了什麼法子,大冬天,竹子長勢依然旺盛,青翠滴。

這樣雅致的環境里,更是襯得顧小公爺面如冠玉,清風朗月。

卓旭腳步一頓,這幾天顧玉找上門好幾回,他猜到是為云嬪一案來的,未免引火燒,卓旭都避而不見。

沒想到竟在這里被顧玉堵了。

卓旭拱手道:“下見過顧小公爺,不知顧小公爺在此,無意打擾,還顧小公爺見諒,下這就離開。”

可卓旭剛轉,拾箸樓的侍從就將門關了起來。

卓旭臉一變,道:“這是何意?”

顧玉淡笑道:“我跟卓大人有緣,竟然進了一個雅間,不如卓大人坐下,我們聊聊天。”

卓旭道:“下約了朋友前來,不便跟顧小公爺一起,顧小公爺見諒。”

顧玉喝了一口茶,道:“不用等了,卓大人約的那幾個朋友,家里都忽然有事,來不了了,不如我做東,請卓大人一塊兒用些。”

卓旭臉難看,依然推辭道:“下家里還有事,先行告退。”

他說完,便拉開門想要出去。

顧玉端起茶盞,在手里晃了晃,慢悠悠道:“哦?卓大人是回卓府,還是回柳葉巷?”

卓旭臉一變,迅速將門合上,著頭皮坐了下來。

卓旭的大哥死得早,長嫂如母,是他的嫂子將他照顧長大。

經年累月的相,讓卓旭喜歡上自己的嫂子,奈何世俗不容,他便以分家為由,把嫂子安置在柳葉巷。

看似分家,實則早就跟嫂子攪混在一起。

不過好在他還算有幾分道德,跟嫂子在一起,并未娶妻,沒有耽擱其他子。

不然等著卓旭的,就不是一個溫和的顧玉了。

顧玉臉上掛著淺淺的笑意,但是細看,便知那笑本不達眼底。

顧玉道:“卓大人別張,我只是想跟卓大人聊聊天而已。”

卓旭道:“顧小公爺,我不過是太史司一個小小的太史令罷了,您何必為難我?”

顧玉放下杯子,道:“卓大人怎麼知道,我只難為了你一人?”

卓旭震驚地抬頭,顧玉這是什麼意思?

莫非被顧玉拿把柄的人不止他一個?

顧玉還是那副恬淡悠閑的樣子,仿佛剛剛說的,只是這茶不錯的話。

卓旭道:“顧小公爺的話,下聽不懂。”

顧玉道:“卓大人不需要聽懂,只需要知道,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圣上的意思。”

卓旭嚇出了一冷汗,顧玉的意思,莫非是圣上都知道了他跟自己嫂子不清不楚?

圣上對臣子的監視,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嗎?

顧玉將卓旭的反應看在眼里,臉上不

圣上自然沒有那麼大的閑工夫心一個小小太史令的家事。

卓旭的事,是神教幫挖出來的。

顧玉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點,圣上顧忌名聲,徹底當甩手掌柜。

誰都不想沾這個燙手山芋,壁,只能以非常之法達到目的。

一番威懾之下,卓旭果然了怯。

顧玉趁熱打鐵道:“其實這件事并不難辦,卓大人為何一直推呢?”

卓旭苦笑道:“若是不難做,顧小公爺也不至于到現在走路都走不穩了。”

顧玉低笑一聲,腳的確到現在都沒恢復,傷太嚴重,最近著實讓吃了苦頭。

顧玉道:“最難的路我已經幫你們走了,現在只是一些小坑洼,卓大人抬抬腳就過去了。”

卓旭道:“下的老底兒都掌握在顧小公爺手里,就不說什麼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這等冠冕堂皇的話了,只是為史,當謹記‘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之要義。

驀然篡改史實,還是要改如此離奇的故事,下問心有愧。百年之后,后人參照正史和野史,心里自有定奪,而負責記史的史,也會臭萬年。”

卓旭說了這段話,他不求能改變顧玉的想法,只求顧玉多能理解他們一些,不至于拿著他的短咄咄人。

不料顧玉再次笑起來。

卓旭不悅道:“顧小公爺作何發笑?”

顧玉靠著椅子,道:“我笑爾等迂腐,不知變通。”

卓旭有些怒火,怪氣道:“小公爺倒是不迂腐,故事寫得比戲臺子上還要彩。”

顧玉道:“不論故事如何彩,你們應當知道,到了這個地步,圣上不會善罷甘休的。還是說,你們敢于效仿太史公?”

卓旭眼神不再堅定。

說到底,他們沒那個勇氣。

既想全了名節,又不敢丟了尊嚴和命。

顧玉見火候差不多了,便道:“是你們把事想復雜了,這件事好辦得很。不如我給你們說個法子,即可全了史的名節,又不至于讓圣上與你們為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