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打開手中的奏章,只見上面所寫的,駙馬品級當為從五品。
自己在朝堂上已經對朝臣們說過,大明駙馬的品級絕不能低于盛唐!
而唐朝是從五品下,現在他們所議為從五品,顯然是沒錯的,而且這里面還留有給自己施恩的空間。
從階二品一下子來到從五品著落差不可謂不大,他們肯定會不滿意的,但是這就不是朱允熥所關心的了。
“朕記得禮部呈送上來的奏章,說駙馬梅殷已經到京城了?”
王忠文言有些忐忑不安,道:“回稟陛下,梅駙馬前天來宮中拜見陛下,奴婢看陛下公務繁忙,梅駙馬又沒有其他的要事,就擋了他打發他走了,沒有通報陛下……”
“嗯……”
朱允熥只是輕嗯了一聲,也并沒有怪罪他擅作主張,因為自己下令讓皇親國戚來到京城,所來的有很多人,自己要是一一接見,那得多累啊!
況且他們前來拜見也只不過是例行公事,盡臣子的禮儀而已,并沒有什麼正經事,所以太監一攔,他們也心安理得的回去了。
自己就算要見他們,也不會單獨召見,而是會當人都到齊的時候,選個合適的日子見一見。
所以王忠雖然沒有通報,卻也在理之中。
朱允熥吩咐道:“看好下面的人,讓他們別手,有些人可以攔著,有些人有公務在,要是耽誤了朝廷大事,他們的腦袋可不夠砍的!”
盡管理解王忠,可是也得提點一下,免得下面的人日漸猖狂,為了索要好什麼人都敢攔著!
王忠跪倒在地上,急忙道:“奴婢明白,一定謹慎,絕不容許此等事發生,請陛下放心!”
“起來吧。”
朱允熥道:“以后有人宮求見,即便是朕不見得,也要報到通政司去,讓他們做好記錄,過段時間給朕查看,懂嗎?”
王忠趕躬道:“是,奴婢明白!請陛下放心!”
另一方面有王忠的提點,下面的人不敢胡來,二來有了通政司的記錄,也可以查補缺,真要有什麼是自己所忽略的也能及時知道。
做皇帝的有時候就怕耳中只有一種聲音。
朱允熥吩咐把梅殷召來,小太監連忙出宮去傳旨。
“微臣梅殷,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過了不久,駙馬梅殷就來到宮中,跪地行禮山呼萬歲。
朱允熥也放下了手中的奏章,笑著說道:“是梅駙馬來了,快快請起!”說著自己也站起來,走到他旁手虛扶。
梅殷忙道:“微臣惶恐,多謝陛下恩典!”說著站起來,必然微躬,保持著謙遜的姿態。
朱允熥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來,偏殿說話,李福,命人奉茶!”
說著就帶著梅殷來到偏殿,自己坐在躺椅上,舒舒服服的靠在上面,手指了指一旁的凳子道:“坐,梅駙馬不必拘謹。”
“是,多謝陛下!”梅殷行了一禮,也就落座。
朱允熥這才打量起他來,只見他看起來三十七八歲,材適中,行事舉頗為有理,臉上也很沉靜,一表人才,頗有幾分溫文爾雅的模樣。
朱允熥客氣的問道:“一直聽皇爺念叨,說梅駙馬當年任山東學政的時候就通經史,評價你堪為儒學宗師,這倒是讓朕羨慕不已呀,梅駙馬進來讀什麼書?可有什麼悟?”
“陛下謬贊了……微臣近來正在讀司馬公的史記,倒是讀得不甚通……”
“哦,史記啊,司馬遷這部史記寫的倒是不錯,古往今來著書寫史的司馬遷最為出類拔萃,可謂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
梅殷眼睛一亮,行禮道:“陛下之評價,當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歷史歷代評價史記者,與陛下相比相去甚遠矣!”
看到梅殷那極其認真,有略顯激的神,朱允熥也不由得一愣。
這句評語……司空見慣吧?
但凡讀完了九年義務教育誰不會說這麼一句?難道……這句話是后人說的,現在還沒有?
朱允熥這個學渣當然不知道,這句話是迅哥對司馬遷《史記》的評價,而且是一個相當高的評價。
“呃,梅駙馬過譽了……”
朱允熥又說道:“不過嘛,史記終究是一家之言,有時候難免偏頗,對司馬遷本人所不認同的人,評價也有時公允,這個也是需要注意的,讀史記不能盲從!
例如,《史記》所記述的時間度過長,其中的許多記載缺乏佐證,只不過是司馬遷的一面之詞。
其次,《史記》的來源并不嚴謹,不容都僅僅是道聽途說,還有,在里面有些場景的描繪,讓人很難信服,
比如在鴻門宴里,馬遷詳細記載了當時每個人的座次、發言以及作,就好像是自己親眼目睹過一樣,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并且《史記》與年代更早的《竹書紀年》,也就是春秋時期晉國史與戰國時期魏國史共同完的編年史書《竹書紀年》,存在大量出……”
朱允熥的一番話,當真是把梅殷轟的外焦里!
實際里面的一些事后世也有存疑慮,但是能夠像陛下說的那麼多,那麼有理有據的,還真是第一次聽到!
對于一個極其熱讀書的駙馬,梅殷到非常震撼,眼前這位皇帝年不到二十,卻有這樣的學問,實在讓人震驚!
“陛下的學問,當真是……天下有!”
朱允熥笑了笑,謙虛了幾句,又和梅殷談起學問來。
洪武十一年,梅殷娶朱元璋次寧國公主,任駙馬都尉,而寧國公主卻又是朱元璋的嫡長。
朱元璋評價他通經史,堪為儒宗。
《明史》:天恭謹,有謀略,便弓馬。
傳說他也是朱元璋的托孤重臣之一,曾對他說“汝老忠信,可托主。”
解縉曾經說他“克忠于國,克孝于親。帝日汝諧,乃配天潢。承詔,篤以忠貞。赍志以沒,含笑丹青。”在他的話中就提到了承詔的事,看來朱元璋托孤一事應當是真的。
建文三年十二月,奉命鎮守淮安,對防燕王謀反之事很上心,發布號令都很嚴明。
建文四年四月,朱棣大敗建文帝軍隊,平安、馬溥、徐真等將領皆被俘虜,朱棣派遣使者以進香為借口圖借道,梅殷說:“進香之事,先帝有令,不遵守的人可是不孝。”
朱棣聽聞大怒,寫信給梅殷說:“如今我興兵清君側,是順應天命,不是常人所能阻擋的。”梅殷決然的割去送信使者的耳、鼻后,將其放歸朱棣,
朱棣氣得不行,只得從揚州進軍南京。
朱棣登皇帝位,那時梅殷仍駐軍淮安,朱棣迫梅殷妻子寧國公主咬破手指,寫書一封送與梅殷。
永樂二年,都史陳瑛上奏稱梅殷培養死士,和秀才劉氏勾結,詛咒朱棣,最后慘遭錦衛溺死。
因此,梅殷忠義之心尚可,領兵的才能也有,只可惜當時建文帝失去人心,軍心已經歸向朱棣,再加上他在軍中也沒什麼底,手下的兵馬是指揮不的。
這才在歷史上留下了手握重兵,而無力阻擋朱棣的尷尬局面。
但是不管怎麼說,梅殷的才能還是不錯的,否則也不會得到朱元璋那樣的嘉獎和信任!
朱元璋的眼從來沒有錯過!
此人可用!
二人聊到最后,朱允熥開門見山的問道:“梅駙馬,朕聽說你從你叔父汝南侯那里學了兵法謀略,也悉行軍打仗之事,朕的神機營還缺一位主事,職不高,你想不想過去試試?”
沒人趕站起來,跪地行禮道:“微臣愿意,多謝陛下!”
“不必客氣,起來吧!”朱允熥笑著將他扶了起來。
他之所以要用梅殷,是因為要降低駙馬的爵位品級,而那些駙馬豈會心甘愿?
就算他們不敢鬧騰,可終究心里不痛快,自己任用梅殷這個駙馬,也算是給他們留下一條路,免得沒有晉升的空間和途徑,就心生怨懟……
畢竟人最怕的,就是失去希……
一家人,還是要和和的嘛……
而且梅殷這個人也實在可用,既能夠安親戚,又能夠得到一位人才,何樂而不為呢。
黃昏,大善殿。
朱允熥悄悄來到大善殿,殿門口值守的護衛和服侍的太監要行禮,都被他手止住了。
輕手輕腳的進了偏殿,見朱元璋坐在桌子前正準備用飯,
尚膳監太監而聶正在把幾樣小菜擺到桌子上,見朱允熥來到,剛想要行禮就看見他的手勢,便會心一笑就接著放菜。
“皇爺爺!”
朱允熥湊近朱元璋突然喊了一聲,不過聲音不高,畢竟他也怕真嚇著老人家!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又是這一套,你就不會換個花樣!咱在戰場上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尸山海都爬出來了,還怕你這一聲驚嚇!”
朱允熥順勢做到椅子上,陪笑說道:“是是是,皇爺爺您是大英雄大豪杰,經歷的風浪不是孫兒能比的,可您都把大明境所有的敵人都打敗了,孫兒就是想效法您的文治武功,也沒有人供孫兒練手呀!”
“北邊不是還有瓦刺韃靼嗎,夠你打的!”
“皇爺您就放心吧,今時不同往日,草原上的外族今后恐怕對大明構不了太大的威脅,鏟除他們也是遲早的事。”
“口氣倒是不小!來,給咱看看你的飯量是不是和口氣一樣!”
“這是什麼菜呀?干豆角、瓜、茄子、黑木耳……皇爺爺,您就拿這個招待孫兒,也太摳了吧!”
在和朱元璋懟來懟去的當中,一餐晚飯就在愉悅的氣氛當中吃完了。
朱允熥意猶未盡的說道:“今晚這頓飯最讓人滿意的就是南瓜小米粥,澤金黃,口糯,確實好手藝!”
朱元璋揶揄道:“既然手藝好,那你不賞嗎?就上褒獎兩句?”
朱允熥頓時一滯,“皇爺爺,這應該您賞吧,這里可是大善殿!”
……
二人又斗了一陣,最后終究是朱允熥敗下陣來,乖乖的讓王忠拿錢賞賜。
一旁的太監而聶、慶,以及王忠、李福都低著頭,臉上也帶著笑意,天加親,祖孫深,確實令人羨慕啊。
朱允熥手拿起茶壺,給朱元璋倒了一杯熱茶,對左右吩咐道:“都下去吧,我陪著皇爺爺說會兒話!”
“是,奴婢遵命……”幾人都躬退了下去,偏殿當中只留下他們二人。
朱允熥這才說道:“皇爺爺,今日我讓朝臣議了降低駙馬品級一事,最后的決議是駙馬按照唐朝時期的,為從五品,不過我想按照正五品來定。”
對此朱元璋并沒有太大的反應,道:“這個你來拿主意就行了,辜負皇恩的畢竟只是數,其他人還是可以的,不過他們的品級確實有些高了,對于他們嚴厲一點也沒什麼。”
朱允熥點了點頭,他里面很是激朱元璋的理解。
此時朱元璋又問道:“允熥,這次是駙馬犯罪,那下次呢,若是皇族中人有人敗壞國法,你準備怎麼辦?”
朱允熥知道他所說的指的是誰,想了一下道,“皇爺爺,人無畏懼之心,則人人皆有可能為犯國法,所以孫兒這次才這麼嚴厲的對待歐倫,甚至針對所有駙馬,降低他們的爵位俸祿!”
“他們畢竟是外人,就當是殺儆猴,有他們這樣的下場,相信必然能夠起到警示作用,咱們朱家的皇親也能夠有所收斂,
否則日益縱容,不加約束,時間久了他們必然心無所懼,行事就會肆無忌憚,孫兒不想他們惹來大禍,所以就讓駙馬們些委屈吧……”
朱元璋點點頭,看著他欣的笑了笑,顯然非常贊同。
正取朱允熥所說的,皇族,尤其是那些掌握實權的親王,如果覺得新君弱可欺,覺得朝廷律法可以任意踐踏,
那以后指不定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所以,一開始就要表明態度!
強的態度!
只有這樣才會讓他們畏懼而謹慎。
也只有這樣,才能保全他們的命!
這點,朱元璋明白。
戰國之末,華夏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貴為公子。他卻重生成秦國小卒黑夫,雲夢秦簡中的小人物。為免死於溝壑,為掌握自己命運,他奮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趕上了一個大時代。六王畢,四海一!千年血統,敵不過軍功授爵。六國豪貴,皆被秦吏踩在腳下。黑夫只想笑問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南取百越,北卻匈奴,氐羌西遁,樓船東渡。六合之內,皇帝之土。在他參與下,歷史有何改變?秦始皇固有一死,天下將分。身為秦吏,又當如何抉擇,是推波助瀾,還是力挽狂瀾?
周衛意外成為了周衛國。曾經的蕭雅在南京城破那日絕望飲彈自盡、范小雨為周衛國而亡……,這一次,成為周衛國的周衛還會讓那一幕重演嘛,不,他在心中,絕對不會讓那一切在發生。他要有手中的刺刀和槍,告訴毫無人性的日軍,我華夏雖弱,但不是任誰都能來欺辱…
一代梟雄剛剛穿越到了紈绔王爺身上,就遭到美人計的陷害,進入了皇權斗爭。警告你們,老子不是紈绔,招惹老子后果很嚴重!怎麼?不相信?那老子便讓你們嘗嘗什麼叫做最強扮豬吃虎,什麼叫做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