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太孫 第544章 鐵鉉被脅迫,文官入坑

《我要做太孫》 第544章 鐵鉉被脅迫,文官入坑

 駙馬爵位?

 陛下難道對現在的駙馬爵位不滿意?

 在眾人疑當中,朱允熥看著眾人說道:“前幾日朕陪皇爺爺出宮,在閑聊之際就說到了駙馬歐倫辜負皇恩一事,

 他為皇親國戚,地位尊崇,可是……唉,皇爺爺與朕,心中甚痛呀……”

 “在閑聊當中就說到了駙馬爵位品級的事,剛好商貿司郎中鐵鉉上書說到此事,那今日諸位朝臣都在正好議一議……

 鐵鉉,你提議的事,那就由你說說吧!”

 鐵鉉見朱允熥手里拿著自己上奏的奏章,不由得心中發苦。

 奏章是自己寫的不錯,可那不是自己的本意呀,自己是被人良為……的!

 可是這樣的“吶喊”鐵鉉只能放在心里,不敢聲張出來,否則就是“彷徨”了!

 時間往回倒一點。

 那天朱允熥陪著朱元璋出宮賣菜,二人坐在菜攤上聊起了家事國事,自然不了歐倫一世事。

 回宮用完午飯,朱允熥休息之后就讓人把鐵鉉招進宮來,與他商談了很大一會兒,而且還把太監宮趕了出去,二人商議了什麼只有他們知道。

 也就在那個時候,鐵鉉當著皇帝的趴在椅子上寫下了一份奏章,在寫的時候他眼的多次向龍椅,可是上面坐著的人瞪了他幾次,

 眼神之中那種威脅不言而喻,傻子都能看得出來!

 鐵鉉就是在這種被“脅迫”的況下,不得已上書……

 現在看著朱允熥手里拿的奏章,鐵鉉當真是頭皮發麻,您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

 可是奏章已經上了,如今被皇帝在手中,想要反悔也不行了!這了自己的把柄!

 鐵鉉暗暗吸了一口氣,心想“死道友不死貧道”!

 與是在朝臣關注的目當中,出列行禮道:“啟稟陛下,各位大人,關于駙馬之爵位,下覺得我大明所給予的太過厚了!”

Advertisement

 此話一出盡皆嘩然!

 鐵鉉,還真有膽量啊!

 陛下剛剛置幾位干涉皇族之事的員,你就跳出來議論駙馬爵位……

 不過,陛下似乎并未生氣?

 鐵鉉沒有理會眾人的想法,繼續說道:“諸位大人,駙馬都尉這個職是西漢武帝始置,皇帝出行時掌副車,秩比二千石,為侍從近臣,帝王心腹,可謂位高權重……

 魏晉沿置,與奉車都尉、騎都尉并號三都尉,多用作宗室、外戚、功臣子、貴族、親近之臣的加,或亦加于尚公主者,

 至梁、陳漸定制,專加尚公主者,只是這等爵位已經非兩千石之高,而是職七品,俸祿六百石。”

 “之所以降低職品級和俸祿,就是因為駙馬都尉的職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不再是朝廷高,因此品級和俸祿自然要減,如此才合乎制。”

 他所說的,眾人也都知道。

 簡單一點說就是駙馬都尉原本是天子近臣,是位高權重的,可是后來逐漸演變了帝王的婿,沒有什麼實權,因此待遇問題自然要降低……

 鐵鉉接著說道:“此后歷朝歷代,對于駙馬都尉的職位都不高,北魏太和十七年將駙馬定為從四品上,二十三年又改回了六品。

 北齊是從五品,歷朝因之,專加帝婿,簡稱駙馬,這也正是駙馬之稱的由來。

 隋朝初年,隸左、右衛府,職也是從五品,而且在大業三年還一度被廢。

 后來唐代復置,無定員,品級也只是從五品下,宋代是從五品……諸位大人,由此可見歷朝歷代對于駙馬的品級都不過是五品上下而已,而我們大明呢?!”

 鐵鉉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高呼道:“正二品!比從一品!歲食祿米二千石!”

 也就是說駙馬都尉的品級是正二品,但是工資待遇的福利是從一品的。

 “大明實授功臣爵位為公,侯,伯三個等級,國公為正一品功臣授,勛為上柱國,侯為從一品功臣功臣授,勛為柱國,駙馬都尉授正二品,比從一品。

 伯為二至三品功臣實授,也就是說駙馬都尉的職比伯爵還要高!和侯爵一般無二!”

 “在輿服上,也與侯爵相同,可戴七梁冠,籠巾貂蟬,立筆四折,四柱,香草四段,前后金蟬,不用雉尾!”

 “在禮儀上,洪武二十年定,公、侯、駙馬相見,各行兩拜禮。一品見公、侯、駙馬,一品居右,行兩拜禮,公、侯、駙馬居左,答禮”。

 鐵鉉解釋說道:“我大明禮儀以左為上,可見公,侯,駙馬的地位已經超越一品之上!

 如此高的品級,就算是漢武帝時期也未嘗有過吧?當然,這是朝廷的恩惠,何必皇帝隆恩,

 但是如此高的品級,如此厚的俸祿,按照他們的德行和對朝廷,以及天下蒼生的功勞,這是該有的嗎?

 所以微臣以為,大明應當仿效歷朝歷代,降低駙馬品級,以正朝廷職!請陛下明鑒!”

 鐵鉉說完以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滿面決然,當真有一種視死如歸,不畏刀斧的氣概!

 朱允熥打開手中的奏章看了兩眼,語氣溫和的說道:“鐵鉉,歷朝歷代雖然駙馬的品級不高,但我大明與之不同,天恩隆厚,也未嘗不可吧?”

 “陛下!”

 鐵鉉面如堅石道:“陛下,朝廷政令與制當合乎常規,如此才能夠政通人和,順應天意,如今我大明有七大國戚家族,

 這七家即為:皇后家,皇妃家,東宮妃家,王妃家,郡王妃家,駙馬家,儀賓家,并且除了非謀逆大罪,駙馬家犯罪,各級司法衙門皆不可擅自拿問、罰,只可向朝廷據實稟報,

 這已經是天恩浩了,如果再加恩典,實在不妥,臣冒死進諫,懇請陛下三思!”

 朱允熥眉頭一皺,合上了自己手中的奏章,看著跪在地上的鐵鉉不由得搖了搖頭,

 這才轉向朝臣們問道,“諸位卿,鐵鉉所說的事,諸位有何看法?”

 看著陛下那和煦的面容,還有那沉穩肆意的姿態,眾人也怎麼出來一點味道……

 剛才陛下提到駙馬爵位的時候,可是說他和太上皇也談到了此事,那麼可以說出來,其中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啟稟陛下!”

 齊泰出列道:“陛下,微臣以為鐵鉉所說甚為合理!駙馬一族所得到的恩典厚的無以復加,而且對于朝廷和天下百姓并沒有什麼實際的功勞,卻能夠居此高位,實在不合理!臣肯請陛下將駙馬爵位,以正制!”

 “微臣附議!”

 暴昭也出列道:“陛下和太上皇對于皇親國戚之護和恩典有目共睹,但此事涉及到朝廷,卻不可不慎重!臣也以為當效法歷朝歷代,降低駙馬品級……”

 “微臣附議!”都察院史景清道。

 “微臣附議!”督察院副史練子寧道。

 “微臣附議!”兵部尚書茹瑺。

 “微臣附議!”刑部尚書楊靖。

 “……”

 面對著一聲聲附議,朱允熥滿臉無奈的眉頭,好像有許多煩心事,讓他甚為難一樣……

 最后見眾人一心,實在不好反駁,值得說道,“唉,朕想要親族多些恩惠,你們為什麼不理解朕的心意呢……”

 鐵鉉此時脖子一,道:“陛下,非是臣等不理解陛下關親人的心意,而是此事與禮不合,與社稷無福,

 為了大明的天下,為了江山社稷,臣等只好懇求陛下了!臣等一片忠心,日月可鑒,請陛下恩準!”

 朱允熥看著跪在地上的鐵鉉,不耐煩的瞪了他一眼,又看到眾人的懇求的目……

 最終只得十分無奈的道:“既然這樣,你們就議一議吧,但有一條,絕對不能低于盛唐!我大明不屑于類比其他朝代!”

 “臣等遵命!陛下圣明!”眾人行禮道。

 朱允熥的心好像很是煩躁,不等眾人行禮完畢,就“呼”的一下站起來,一甩袖就往回走去。

 一邊走一邊說道:“就在這里議!議不出個所以然來不許下朝!”

 “呃……”

 還沒有等眾人反應過來,朱允熥已經出了武英殿不見了蹤影。

 “嗯,都督府還有公干,告辭了……”馮勝這個老狐貍對著文那邊一拱手,也邁步離開。

 “我也有軍務要理,告辭了!”大將軍藍玉留下一句話,也轉離開。

 “大將軍,有些軍務還要向大將軍請教……”開國公常升也跟著藍玉一同離開。

 “呵呵呵……景川侯,你不是要向我請教兵法嗎?走,我教教你如何行軍打仗!”王弼拉著曹震也往殿外走去。

 而曹震心里早就已經把他罵了遍,論行軍打仗還用你教?充什麼大尾狼!老子比你厲害好不好!

 心里雖然萬分抗拒,但是腳下卻非常誠實,走的比王弼還快……

 接著反應過來的武將們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開始離開,有的人甚至開啟了尿遁屎遁模式!

 他們之所以敢走的一個不剩,是因為明白陛下的話,就是讓文來議,本就沒有說讓谷將參與!

 畢竟,議降低駙馬爵位,可是文提出來的!

 最后武將們通通都走了,唯獨留下文們在武英殿里秋風蕭瑟……

 而文們也非常無奈,陛下的意思表達的已經很清楚了,況且駙馬的爵位確實高得不合常理,他們能不據理力爭嗎?

 本以為會在陛下的主持下,文武將全都參與來議如何降爵,給駙馬什麼品級最為合適,可是誰能想到陛下卻走了!

 武將也跑了個干凈!

 這下好了,得罪人的事又落到了文頭上!

 本來能夠降爵是一件好事,起碼在武將的場子里找回一些話語權,但是這個結果卻讓他們心里有些憋屈……

 所以他們看向鐵鉉的目漸漸的就不一樣了……總得找個出氣筒不是!

 剛才大義凜然的鐵鉉,此時只能極其尷尬的陪著笑臉,生怕姿態放的不夠低,為眾矢之的!

 同時他心里也萬分委屈,陛下代的事,迫我干的事,我能不干嗎?

 我也是被無奈好不啦……

 出了武英殿,走在回謹殿的路上,朱允熥臉上洋溢出了滿意的笑容。

 相信他們所議的一定“合合理”。

 果然,朱允熥午睡之后,活了一下筋骨,就詢問朝臣們商議的結果。

 王忠就說朝臣們商議的決定已經報給了通政司,現在已經在朱允熥的案頭了,

 說著就找到擺放在最顯眼位置上的那份奏章,雙手奉送到朱允熥面前。

 朱允熥手接過來,可是并未打開,而是問道:“王忠,你知道的畫師誰的畫作最好?”

 王忠躬答道:“陛下,宮里并沒有開設畫院,會畫畫的被安置在工部營繕司,還有錦衛里也安置了一些,不過洪武二十六年就沒再設立了……所以奴婢,也不清楚……”

 朱允熥想到了什麼,問道:“那你有沒有聽說有西洋人來大明的?聽說他們的西洋畫也不錯,畫上兩幅也不錯,可以試試看……”

 王忠頓時了一張苦瓜臉,“陛下,奴婢平常都在宮里,都外面的事實在不知呀……”

 朱允熥也并沒有為難他,只吩咐道:“行吧,你給蔣瓛說一聲,讓他找幾個畫技高超的畫師,來宮里給朕和太上皇畫像。”

 “是,奴婢遵命!”

 “另外也讓蔣瓛留意一下有沒有西洋來的人,有的話就帶回來,朕想見一見,對了,馬和管著商貿司,與西洋的各個藩屬國接,對他們也是很是了解,讓他也留心。”

 王忠回答道:“陛下放心,奴婢一定傳到,西洋人有的也去那些小國進行貿易,偶爾也來到大明,只要留心想必不是難事。”

 朱允熥點了點頭,他之所以要找西洋的人,還并不是為了畫像,而是要從他們的口中了解那一片地方的經濟和軍事等消息!

 在自己有限的記憶里面,那一片地方現在人就是小國林立,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非常落后,起碼完全不能和大明相提并論。

 他地理學的不好,對于大的山脈河流,或者著名的平原還算知道個大概,但的細節就不知道了。

 目前雖然用不著,但卻可以未雨綢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