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太孫 第543章 朱允熥的帝王心術

《我要做太孫》 第543章 朱允熥的帝王心術

 宋國公馮勝也說道:“陛下,對于此次員摻合皇親國戚一事,末將以為不可不察!”

 朱允熥微微頷首道:“宋國公,您的意思是……”

 馮勝道:“回稟陛下,剛才大將軍和開國公都已經說了,關于對皇親國戚的置并非無禮可尋、無法可依,

 這是在皇祖訓和大明律中記載的清清楚楚的,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可即便是這樣,仍然有人置之不理,擅自議論皇族之事!這里面究竟有什麼用心,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地方,應該好好查一查!”

 “宋國公!”

 兵部尚書茹瑺眉頭皺,急不可耐的道:“宋國公還嫌事小嗎!您您是戰場上的老將軍了,我等都非常敬重,可怎麼在這件事上如此……這般……”

 現在陛下明顯是在帶節奏,那武將們自然要配合著好好表現了!

 否則來武英殿干什麼?

 難道事后讓文說“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武將也到了亮出獠牙的時候了!

 定遠侯王弼方才得了好,此時哪里會甘于寂寞,于是出列說道:“茹部堂,在下也敬重部堂大人,

 可無論心里面是如何敬重,但這一下也知道私是私,公務是公務,二者豈能混為一談?!

 本侯也想問一問諸位大人,上書彈劾僭越本分的那些人,他們到底是不識字看不懂大明律,還是真的心懷二志!”

 “定遠侯!”

 茹瑺又惱又氣,武將們這是抓住不放,非要把罪名扣在文上啊!

 “他們即便是上書彈劾,那也是懷著一顆忠心,毫沒有任何齷齪之,還請定遠侯慎言,你這一句話,不知道要冤枉多忠義之士!”

 “忠義之士?我看不見得吧!”

Advertisement

 景川侯曹震作為王弼的好基友,此時也跳了出來,面對茹瑺道:“如果是忠義之士,那大明律算什麼?又把皇祖訓置于何地?莫非寫錯了不!”

 “陛下,臣懇請陛下下旨,將參與此事的員剝奪功名,貶為庶人,然后再押詔獄,嚴厲追查!絕不給肖小之人有任何機會!”

 曹振這話當真是讓人無從反駁!

 誰能說大明律錯了?

 誰敢指責皇祖訓寫的不對?

 指摘皇祖訓,那就是等于攻擊太上皇!

 那可是朱元璋親自書寫編撰的,只要有人敢說不對,那些武將都能當場把他打死!

 現在的況文們還真是難以應對,可要說那些員真真的十惡不赦,那也有些過了……

 刑部尚書楊靖見狀,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出列行禮道:“陛下,上疏彈劾的朝臣也是關心國事,因此在行為上就沒有顧忌那麼多,

 這才導致逾禮,他們只是一心為公、絕無他念,雖有小錯,但大德不虧,臣請陛下降旨懲戒!”

 楊靖這也是無奈之舉。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武將們看熱鬧不嫌事大,架秧子起哄,非要嚴格查辦。

 而陛下的用意也很明確,所以這件事無論如何都是躲不過的,既然這樣還不如主擔罪,免得引起大的波瀾。

 大理寺卿周志清也趕道:“是啊陛下,他們畢竟也是忠于大明的臣子,像此等逾禮之舉,懲戒一番也就是了,還請陛下開恩!”

 工部尚書秦逵也暗暗的搖了搖頭,不懲治幾個人這一關是過不去的,現在只求能夠把事到最低……

 出列行禮道,“陛下,微臣以為此乃小虧,不宜重懲,如此賞罰分明,才是大明之福社稷之福,所以微臣懇請陛下開恩……”

 齊泰統領吏部,躊躇了一下開口道:“啟稟陛下,這幾位員在吏部考核上也是比較優秀的,并沒有什麼大的過錯,但是這次逾禮也不可不罰,臣請陛下下旨申飭,以正視聽!”

 在人群當中的耿睿看了看朱允熥,幾次鼓起勇氣,終于站了出來,

 反駁說道:“齊大人,若不知罪而行之,那確實有可原,申飭一番也到罷了,但是大明律他們都沒讀過嗎?明知故犯,就絕對不可輕饒!

 否則以后人人效法,人人說一句忠心耿耿就能罔顧朝廷律法,那還得了,還有沒有君臣之禮?上下尊卑!”

 “不錯!我可算是聽明白了,你們這些文就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王弼一拍自己的腦門,追不舍道:“還申飭、懲戒,你們可真敢說!按照你們的意思那干脆不聞不問好了!還在這里議什麼?!

 要不要再給他們加進爵,建幾座牌坊讓他們宗耀祖?!和稀泥的水平真是技藝高超、聞所未聞!在下佩服!”

 督察院史練子寧見不把武將還不肯善罷甘休,不由得也有些氣惱,道:“言之錯,錯在逾禮而已,縱然要到懲戒,可這又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諸位將軍如此咄咄人,如此落井下石是何道理?

 “朝廷自有法度,陛下圣明,自然能夠分辨,諸位無需多言!”

 “陛下!……”景川侯曹震還要說,可是被朱允熥手止住。

 吵架吵到現在也差不多了。

 在眾人的目當中開口問道:“任亨泰,你是禮部尚書,那你說說看,他們是有違禮制,還是如諸位公侯所說!”

 任亨泰躬上弦,行禮道:“回稟陛下,此事當屬禮制之事,尚未涉及刑法律例,應當加以懲戒也就是了。”

 朱允熥點點頭,眼睛從眾人臉上掃過,在開國公常升的上稍作停留就離開了。

 常升立即就明白了什麼意思,行禮道:“陛下,此等有違皇祖訓之事,涉及皇族家事,涉及帝王之威嚴,任何人等絕對不可犯!此乃天威!因此需當嚴查!”

 關鍵時候,還是二舅給力呀……

 雖然心里高興,可是朱允熥還是把手止住了他的話,道:“開國公稍安勿躁,此事還沒有定論……

 楊靖,你管著刑部,那你說說看他們該當如何置!”

 在那麼一瞬間,武英殿里所有朝臣的目全都集中在楊靖上。

 楊靖也是非常為難,按理說他們的過錯并不算大,只要懲治一番,或者貶一兩級也就是了,

 但是現在武將們虎視眈眈,除罰的輕了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關鍵是陛下,恐怕也不會滿意呀……

 可是自己要說得重了,不像和陛下不然滿意,但是那些懲罰的員能不記恨自己?自己在文當中會不會被孤立?

 楊靖抬頭去,只見邊幾位大人的眼睛都盯著自己,任亨泰眉頭皺點了點頭,工部尚書秦逵嘆了一口氣,

 大理寺卿周志清滿眼復雜,言又止,齊泰也低著頭無奈的搖了搖,顯然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兵部尚書茹瑺對他重重的點了點頭,目當中的意思表達的很明確……

 楊靖在眾目睽睽之下出列行禮,經過一番掙扎之后鼓足勇氣道:“陛下,微臣以為應當貶三級,暫時留用,以觀后效……”

 此話一出,文們這才敢松一口氣。

 在目前的狀況之下,他們還真怕楊靖說得太輕了……

 如果文們不拿出姿態,表達出充足的誠意,那麼陛下心中不忙,責罰恐怕就會加倍!

 現在,朝臣們又把目集中在了朱允熥上,要看他的意思。

 可朱允熥聽了之后就眉頭皺,臉上也帶著幾許不滿,這讓文們心里頓時沒底了……

 陛下,到底是要怎麼責罰呀?難道這還不滿意嗎……

 “陛下……”

 看熱鬧的武將想要趁機打,想要讓他們趁機吃個狠狠的瓜落,所以就想把文頂回去。

 可是朱允熥卻手不讓他們多說,對文管那邊問道,“諸位卿,你們也是這麼覺得嗎?如此置是否合適?”

 任亨泰趕說道:“合適!如此置非常公允,楊部堂不愧是刑部尚書,對于律法量刑如此,微臣佩服!”

 “不錯,楊部堂量刑公允,不偏不倚,確實厲害,佩服佩服……”

 其他文也附和了起來。

 楊靖低著頭,臉上的無助的搐,這些話聽在耳中總覺得非常刺耳!

 量刑公允?

 哪里公允了!

 分明是有些重了才對!

 可是現在文們哪里還管得了那麼多,只要能把這件事圓過去,不讓武將們有機可乘就行了。

 “既然諸位卿都覺得合適……”

 朱允熥微微嘆了一口氣,道:“那就照此辦理吧,不過以后對于如何置皇親國戚,有誰再敢干預皇族之事,必將嚴懲不貸!”

 “陛下圣明!多謝陛下隆恩!”文武員立刻躬行禮。

 只不過文武雙方的表現卻大不一樣。

 武將們滿臉笑呵呵的,一副計得逞的模樣,心中甚是暢快。

 而文這邊,心里的大石頭落了地,也輕松許多,但一想到這件事終究是自己吃了虧……

 多有些不痛快……

 可是現在他們也不敢說什麼,只能叩謝皇恩!

 明明知道今天是朱允熥在故意讓武將使壞,追著這件事不放,可他們也只能認栽!

 同時心中打定了主意,下次對武將一定要找回場子!有不滿,只能沖武將發!

 這就像上司故意搞事讓底下的人互相競爭,你不能拿上司怎麼樣,只能把氣出在他的狗上!

 什麼時候把對方干趴下了,上司除了自己無人可用,那才是和上司掰手腕的時候……

 所以文們明明知道朱允熥的用意,現在也不得不局。

 朱允熥出手,一旁的王忠就把一份奏章放在他手里,

 朱允熥手里拿著奏章并沒有打開,而是看著朝臣們說道:“諸位卿,前呵呵呵……你們都知道太上皇在大善殿那里種了幾畝地,都種上了應季的蔬菜,朕擔心皇爺爺的

 幾次三番的相勸,可是總是勸不住,后來想到既然皇爺爺喜歡,那就由著他吧,朕有時候也去幫忙除草摘菜,倒也是一番樂趣……”

 “皇爺爺常說百姓不易,為皇帝應當護百姓,如何護呢?最好就是種一塊地,好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

 如此,才更能夠明白百姓的疾苦,朕也從皇爺爺那里學到了很多種菜的學問……”

 他說的這些朝臣們都知道,他說的輕松,朝臣們聽在耳中也甚是松快,方才張對壘的局面和氣氛,很快就消散了。

 禮部尚書任亨泰行禮道:“啟稟陛下,陛下與太上皇祖孫深,田間同勞,實在應當在邸報中廣傳天下,以為百姓之楷模,使人人效法,以盡孝道!”

 朱允熥一愣,接著道:“不可不可,朕只是在皇爺爺邊略盡孝道,雖然與皇爺爺確實甚篤,但是……不妥不妥……”

 秦逵道:“陛下與太上皇之親厚,相之融洽,心中之孝道,我等朝臣都是有目共睹,此乃皇家佳話,

 也當傳送天下,這對于教化萬民有著不可估量之作用,所以懇請陛下恩準!”

 其他朝臣都知道朱允熥和朱元璋那種親近的的關系,這確實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也都紛紛開口請求。

 朱允熥見眾人如此“盛”,也只好“勉為其難”的答應下來,又說了一些謙虛的話等等,畢竟他還是要臉的嘛……

 鐵鉉請命道:“陛下,微臣覺得也應當令宮中畫師幾幅可以流傳后世的畫作,將陛下與太上皇之寄托與畫,以令瞻仰……”

 朱允熥點了點頭,對于這點他也非常愿意。

 畢竟按照歷史,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就死了,歷史上留下他的畫像滿臉麻子,下能跑出三里地去!都快妖怪了!

 這樣的畫像居然說是朱元璋的,真不知道某些人如何說得出口,睜眼說瞎話,面皮都不要了!

 若是能夠留下幾副英姿雄武的形象,也免得后人曲解,不識大明開國皇帝的雄偉!

 雖然大明銀幣上鑄有朱元璋的頭像,足夠后世拿來辟謠了,可那并不十分清楚。

 因此也就同意下來,找著合適的機會就畫。

 朱允熥轉向耿睿,道:“耿睿,朕要和朝臣們接下來商議駙馬爵位問題,你暫且回避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