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又逢君 第三百三十四章 嚴懲

《又逢君》 第三百三十四章 嚴懲

 撲通!

 漢王在隆安帝的龍榻前跪下,一句話沒說,就開始磕頭。

 了三天三夜的漢王,此時不知哪來的力氣。一下一下猛地用力,額頭咣咣咣地用力磕在地上,很快紅腫了一片。

 隆安帝被扶坐在龍榻上,目冷冷地看著磕頭賠罪的兒子。

 隆安帝沒有發話,漢王就一直磕個不停。

 沈公公和王公公心里各自呸了一口。

 活該!

 膽敢給自己的親爹戴~綠~帽,簡直是膽大包天!這是抓了個正著鐵證如山,躲也躲不過去。不然,漢王豈會輕易認下?

 漢王既,全上下一點力氣都沒有。這般用力磕頭,沒多久就頭暈眼花了。可隆安帝沒出聲,他本不敢停。

 咣!

 咣!

 咣!

 漢王額上鮮涔涔,忽然倒了下去。

 沈公公飛快地抬眼,悄悄看了隆安帝一眼。

 隆安帝面黑如鍋底,一片冷。

 沈公公將,如蚌殼一般。王公公一個沒忍住,低聲道:“皇上,漢王殿下昏過去了。是不是請齊院判進來?”

 話沒說完,隆安帝冷厲的目就掃了過來:“多!”

 王公公心里一寒,雙,跪到了地上,重重扇了自己一耳:“奴才多!請皇上饒命!”

Advertisement

 隆安帝不耐地呵斥:“滾出去!”

 王公公低聲應是,低著頭彎著腰滾了出去。沈公公心里暗暗慶幸。他這是吃一塹長一智,絕不敢再多說半個字。

 天子此奇恥大辱,不可能就這麼輕易繞過漢王。且等著看吧!

 “用冷水澆醒他。”果然,隆安帝冷冷下了口諭。

 沈公公恭聲應了,親自去端了一盆冷水來。嘩啦一聲,這一盆冷水,全部澆到了漢王頭上。

 漢王一個激靈,一邊嗆著水咳嗽一邊睜開眼,顧不得現在的狼狽,掙扎著爬起來,繼續磕頭:“父皇,兒臣~迷~心竅,做了錯事。都是兒臣的錯!兒臣以后再也不敢了!求父皇饒了兒臣這一回。”

 隆安帝冷笑一聲,終于張了口:“朕這一輩子,還從未經過這等辱。更沒想過,有朝一日,會是朕最喜的兒子,往朕的心窩子里捅了一刀!”

 “你要人,什麼樣的人都有。偏偏要將手進朕的后宮里來,還讓瑜人懷了孽種。你是唯恐朕不被你氣死啊!”

 漢王下意識地抬頭,和隆安帝對視。隆安帝的龍目中,閃著殺意。

 心里的寒意和恐懼迅速蔓延,漢王整個人不控制地抖起來。

 他原本自信篤定,不管如何,父皇絕不會揭開此時,也不會要了他的命。可現在,他忽然不敢肯定了……

 “朕不會殺你!”隆安帝冷冷道:“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從今日起,你卸了戶部的差事,去守皇陵。”

 漢王俊臉一白。

 守皇陵絕不是什麼好事。這是僅次于奪爵流放的嚴懲!

 從此以后,他就要遠離朝堂遠離權利爭斗遠離高高在上縱~的生活。不能再進宮,不能再見父皇母妃,不能再和怨種兄弟們明爭暗斗了。

 “父皇,”漢王不甘就這麼被打發去守皇陵,跪著爬到龍榻邊,俊臉上滿是悔恨的眼淚:“兒臣悔不當初,兒臣真的知錯了!父皇要打要罵,兒臣絕無怨言。只求父皇別將兒臣打發出京城。容兒臣留在京城,以后好好當差做事,好好孝敬皇祖母和父皇母妃。”

 不提曹太后曹貴妃還好。

 隆安帝竭力抑的怒火,驟然噴發:“混賬東西!你還有臉提你皇祖母!你皇祖母都是八十多歲的人了,還要為朕心,為你這個孽障來求。”

 “還有你母妃。自小就慣著你,將你慣得眼高手低,一的臭病,偏偏還自以為是。還肖想著爭東宮之位。”

 “朕但凡沒瞎了眼,也不能將祖宗基業給你!”

 最后這一句,深深刺痛了漢王。

 漢王劇烈抖,眼底閃過無盡的怨恨和不甘。

 他不敢辯駁,低下頭繼續哀求:“父皇說的是。比起太子,兒臣差得遠了。父皇英明,挑了二哥做儲君。”

 “兒臣都知錯了。以后一定聽父皇的教誨,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父皇就饒了兒臣這一回吧!”

 說著,又咣咣咣地磕起頭來。

 淋淋的額頭,都快被磕爛了。也沒能換來隆安帝心

 隆安帝厭惡地看了漢王最后一眼,沉聲下旨:“來人,將漢王立刻送出宮,送去皇陵。”

 竟不容漢王回一趟漢王府,也不讓漢王再見曹貴妃一面。

 漢王一顆心沉谷底,全冰涼涼的,再沒有一溫度。

 兩個材告狀面容肅殺的天子親衛走上前來,“扶”起如爛泥的漢王退出了寢室。走出門口的剎那,漢王掙扎著回頭看。

 隆安帝已在沈公公的攙扶下躺回了龍榻,沒有看到漢王這充滿怨懟恨意的這一眼。

 ……

 東宮。

 太子正召屬們議事。

 楊公公悄步進了書房,在太子耳邊低語了幾句。

 太子微不可見地揚了揚角。

 漢王這一回可算是載了個大跟頭。

 當日秦王暗中派刺客刺殺他。隆安帝了秦王一年多,才放了秦王出府。漢王這回犯得錯,比秦王嚴重得多。

 秦王和他是兄弟之爭,為了儲位下手狠辣無,勉強說得過去。漢王和宮妃私~通,才是真正的忤逆不孝。隆安帝震怒之下,直接捋了漢王的差事,將漢王送去守皇陵。

 從今以后,漢王再也不能給東宮使絆子礙他的眼了。

 楊公公低聲道:“殿下現在可要去太和殿?”

 太子挑了挑眉,淡淡道:“不必。”

 漢王這一樁事,從頭至尾東宮都“置事外”“一無所知”。且等漢王被送進皇陵了,他這個太子再“驚聞噩耗”“不計前嫌”地去給胞弟求吧!

 楊公公心領神會,悄悄又退了出去。

 “義子”馮公公見楊公公出來了,沖義父挑眉一笑。

 楊公公心舒暢,心里迅速盤算起來。等此事過后,得為馮君請功才是。

 70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