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刺史為什麼想不開?
因為他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十年了。
十年沒有挪窩。
當年他躲過了江南場的大清洗,但無論是太上皇還是當今陛下,都沒有打算讓他挪挪的意思。
因為陛下心知肚明,當年不是他屁下面是真的干凈,是他從頭到尾就需要留下一些江南場的“老人”。
他只能在這個位置上待到頭,若是能把自家后輩扶起來接班,哪怕做個一郡之守也好。
可這愿就在陛下改了選制度之后破碎了。
他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
有些小能耐,卻是個沒大本事的。
書沒讀幾本,溜斗狗倒是學了個十十。
倒是前些年收下的那個義子,有幾分才學,又忠心耿耿。
荊州刺史心念一轉,如今正是第一回科考,再加上時間倉促,很多細節都未曾完善。
他早就向在京中的好友打探過了,此次科舉能夠參加最后殿試之人,最差也能回鄉做個學。
且最后的排名,不僅要看殿試的績,還要結合前面州縣的排名。
他那義子頂著三場頭名的名頭進京,便是殿試考差了些,也能推說不適發揮失常,到最后也能得個不錯的名次。
到時候再拖好友暗中作一番,將人安排到江南來。
就算是他過兩年致仕了,也能保他在這江南場上如魚得水!最后升到一個足以庇護他后代的位置。
更何況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便是這孩子只是個義子,并非他親生的兒子。
此事畢竟有些風險,若是東窗事發……
一切都很順利。
義子功頂替別人的份去了上京。
可趙刺史沒有想到,事竟然不是從他們荊州被出來的,而是直接從上京出來了。
就在他再次急善后,覺得最多就是損失這個義子和刺史府里一個毫不起眼的造籍文書,已經萬無一失的時候,朝廷的人也到了。
他們甚至沒有跟趙刺史打聲招呼,也沒有任何問詢。
輕車路的就找到了那些被趙刺史府上“封了口”的人。
甚至也沒管那些人故意演出來的,說他們是不是認錯了人。
整整三天,趙刺史聽見下屬來報莊大人滿世界找人,竟然把那些人還活著的一個個都揪了出來。
從刺史府坐不住了,終于在一座小院外的巷子里堵住了新晉監察院院正,也是昔日同僚——
莊煥宇莊大人。
“誒誒誒,莊大人!莊大人留步!”
他們剛從最后一家人院子里出來,帶出來一個年輕男子。
這是他們跑的第二趟了。
第一趟的時候這家人不承認自己家里有這麼個人,把他們的人趕了出去。
后來還是莊煥宇親自上門,說出了清茗的名字,那躲在柴房里的孱弱影才走了出來。
他們是怕的。
怕這些人和刺史府的人沆瀣一氣,到時候好不容易因為妥協保住的那條小命都沒了。
直到聽到清茗的名字。
那人才想賭一把,不顧家人阻攔站了出來。
他走路都還有些踉蹌,據莊煥宇多年的經驗,這不是病了,而是近期剛了嚴重的外傷。
此時,那人剛跟著這些人走出遠門,就看見一臉笑意的趙刺史。
袖子里的手指甲掐了手心,他一臉戒備的退后了兩步。
看著這些黑人和朝著這邊走來的刺史府的人。
莊煥宇一肅穆的黑袍,周氣勢如剛出竅的利刃,鋒芒畢,面上毫不見昔日在江南為時的溫潤圓。
趙刺史心下一個“咯噔”。
這樣的莊大人,還是他認識的那個莊大人嗎?
果真是回京升了,短短幾個月就大不相同了!
甭管心里怎麼想,趙刺史面上卻是笑意盈盈:
“莊大人幾個月前才回京述職,聽說已經高升,下在這里給莊大人道喜了!”
趙刺史說著,心里可不是滋味。
這麼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外放個幾年,回京后就能高升一部之首,可自己勞心勞力多年,卻一眼就到了頭。
莊大人看著面前堆著一臉笑的人,抬了抬手,止住了監察院的人前行的步伐。
聲音淡淡道:“趙刺史來得正好,也省得本再去刺史府走一趟了。”
趙刺史面一僵,就見監察院的人站了出來,直接要把趙刺史扣上。
“莊大人這是做什麼!”
趙刺史沒想到莊煥宇這廝竟然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要扣下他?
他沒料到朝廷的人來了后本不提審,不過堂,直接抓人。
這次出來也只是想從莊煥宇口中打探消息,好歹是朝廷派來的欽差,他為一州首,順便表表忠心,所以帶的人并不多。
眼見莊煥宇不為所,他帶來的幾個下人也很快被那些黑人制住。
趙刺史冷聲喝道:
“莊大人,我乃荊州刺史,就算你是監察院院正,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扣押于我!”
“放肆!本乃一州之首,你們這麼膽大妄為,不怕本到陛下面前參你一本嗎?”
莊煥宇等趙刺史喊夠了,這才溫和一笑:
“趙刺史不必著急,本這就帶你回京,讓你在陛下面前親自參我一本。”
趙刺史就這麼被當街帶走了。
那名學子也終于放松了繃的脊背,他看著站在最前方的黑男子,抿了抿,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莊煥宇已經把清茗名單上那些人給找到了,就決定第二日一早啟程回京去。
當然,要帶上趙刺史了。
荊州守備帶著人聞訊趕來,試圖攔下莊煥宇一行人。
被數百人攔住了前行的道路,莊煥宇面不變,視若無。
“怎麼?胡守備這是要護送本回京?”
胡守備了額角的汗水,朝著莊煥宇拱了拱手。
“原來是莊大人!”
------題外話------
晚上六點開始停了四個小時的電,
四十度的天氣,
來電了也覺自己丟了半條命……
先給老爺萌呈上一章,我緩緩再續
古武世家的慕鳳煙被暗處仇家的熱武器把她的靈魂給一炮轟到了一個平行時空,歷史都沒有記載的年代。醫毒雙絕的她怎麼也沒想到,她明明已經把仇家一個個的都送上西天了,無聊的在家里腳指頭都快摳出三畝地了,怎麼就被哪個犄角旮旯里冒出來的仇家一炮就把自己一命嗚呼了呢。她真是相當的郁悶。。。。。。。某冰山王爺剛回府,就看到小廝跑來急報:“王爺,王妃留下話就帶著小世子走了。”“王妃說什麼?”“王妃說,王爺您敢違背當初誓言迎娶側妃入門,她就帶著小世子還有肚子里的球浪跡天涯。”某冰山王爺雙目赤紅:“誰說本王要迎娶側妃...
唐窈出身侯府,姿容昳麗,家世顯赫,嫁給鬱清珣十一載,兩人鸞鳳和鳴,夫妻情深,兒女雙全,不知羨煞多少京中貴婦。 無人知曉,她將來會被囚在院裏悄然死去,就連一雙兒女也無法避免夭折命運。 而這一切,只因鬱清珣帶了個養女進府。 他視那養女如親女,處處庇護,處處關心,甚至超過自己一雙兒女。 唐窈懷着不甘死去,再一睜眼,卻重回到那養女初入國公府時。 此時,兒女尚在,一切還未發生。 她不再隱忍,也不再自欺欺人地以爲對方待她有情。 堅定甩下和離,不再回首。 * 京中傳聞,國公鬱清珣甚愛妻子唐窈,愛到爲她忤逆母親,不碰通房不納妾侍。 鬱清珣聞言卻不以爲然。 他愛唐窈的身體,愛她的美貌,愛她的溫柔體貼,卻從不認爲自己有愛過她這個人。 兒女私情於他而言只是累贅。 娶她不過是父母之命,縱她不過是看她嬌軟可人,重她愛她不過是因爲一雙兒女。 至於私情,從未有過。 卻沒想有朝一日,唐窈會想跟他和離! 更沒想遭他否決後,她竟膽大妄爲地將他告上公堂,寧願承受杖刑也要放言休夫,與他恩斷義絕! 他不明白她爲何如此決絕,更不懂爲什麼她說不愛後,自己會如此難受。 * 後來,那位權傾朝野的鬱國公求而不得,想要入贅,甚至不惜爲面首。 唐窈卻只是微微一笑,“國公曾言情愛無用,還請自重。” 再後來,他懷着卑微愛慕,不求迴應,只甘願做她裙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