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的,背叛諾克薩斯的決定,一定和杜倫家族不開關系——但除此之外,伊諾還有一個疑問。
貝西利科的駐軍怎麼辦?
要知道,貝西利科此時是有諾克薩斯戰團駐扎的,考慮到這座城市相當關鍵的地理位置,恐怕駐軍的數量相當不,這種況下,如果貝西利科想要離諾克薩斯,就必然對當地的駐軍有所理。
杜倫家族能影響貝西利科民眾,但他們恐怕無法控制這支軍隊,諾克薩斯的戰團向來自一,不依賴于地方后勤,地頭蛇還影響不到駐扎當地的戰團。
而想要控制(至是安)這些諾克薩斯駐軍,就必須有一個足夠分量的家伙才行。
在貝西利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要麼是當地駐軍戰團的軍團長(軍事長),要麼是貝西利科的勤務(行政長),就算不是這兩位,也得是他們的副手。
這種涉及到核心人的問題是相當的,但對于伊諾來說,想要弄清楚卻并不困難——只要看看這兩個家伙,哪一個知道修葺城墻和囤積資的消息就夠了。
造反的準備,肯定是不能告知忠臣的!
在這里,卡爾亞找到了一條的邏輯鏈——貝西利科人想要造反這件事,伊諾知道;但貝西利科人不知道伊諾知道。
所以,他們必須以“伊諾不知道貝西利科要造反”為前提,來接待伊諾和祖安的施工團隊。
這種況下,伊諾完全可以打著合作的幌子,希杜倫家族聯系覲見。
而杜倫家族為了避免伊諾不應該的消息,必然會引覲見那個和杜倫家族合作、打算背叛諾克薩斯的那個。
于是,伊諾大大方方地找到了杜倫家族的族長,以“祖安需要賺取外匯”為理由,希能夠聯系貝西利科的地方長,最好能得到一點優惠的政策和待遇。
而杜倫家族的族長在客氣的一番之后,最終表示可以介紹貝西利科的勤務,奎列塔·瓦恩和伊諾認識一番。
“你們都是事業有的士,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相愉快的。”這個老狐貍笑瞇瞇的開口道,“不過奎列塔士比較嚴肅,希伊諾小姐不要太在意……”
……………………
做戲做全套,伊諾還真的和卡爾亞一起,連夜整理出了不“合作草案”。
為了最后確認這個奎列塔是不是那個和杜倫合作、背叛諾克薩斯人的,在合作草案之中留下了幾條可以供對方發揮的條款——比如表面上看起來是和皮爾特沃夫搶生意、實際上是給貝西利科提供額外后勤支援的“海上運輸合作”。
如果奎列塔沒有其他心思,那這些條款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商業合作,沒有任何問題。
一旦奎列塔有舉起反旗的打算,那這些合作項目將會為貝西利科重要的戰略通道!
拿著這份草案,伊諾第二天在勤務辦公室里,見到了貝西利科的最高行政長,奎列塔·瓦恩。
正如杜倫族長所說,這是一個嚴肅的人——表剛毅而堅定,雖然只有一條胳膊,但行事作風卻有著軍人一般的干凈利落,哪怕見到了年輕得過分的伊諾,也沒有出任何意外的表。
在簡單的寒暄之后,兩個冰山一樣的人就貝西利科·祖安貿易問題,開始了一次半方的談判。
談判之中,奎列塔的話不多,但卻總能切中要點,如果不是有卡爾亞的幫助,恐怕伊諾完全不是這個人的對手!
在經過了一下午的槍舌劍之后,雙方就合作達了一些基礎的共識,并針對伊諾的這份草案深換了意見——說人話就是,談判并沒有什麼實質效果。
但沒關系。
從奎列塔對于這些條款的重視程度上,伊諾和卡爾亞終于得出了一個確信的結論。
奎列塔就是那個和杜倫家族合作,要背叛諾克薩斯人的家伙!
哪怕不聲,但凡是伊諾在草案里準備的鉤子,一個沒放過,全都咬上了。
可是,一個地方長,要怎麼才能控制和安駐扎在貝西利科的諾克薩斯戰團呢?
伊諾一面在和奎列塔就“合作條款”一條一條地扯皮,一面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其實主要是通過杜倫家的大爺,他本不學無,但對于八卦卻頗有了解),打探起了這位士的背景份。
然后,得到了一條相當驚人的消息。
奎列塔也是貝西利科人,從十幾歲開始就加了諾克薩斯軍隊,算得上是行伍出。
在剛剛結束的艾歐尼亞戰爭中,為諾克薩斯效力,結果卻是失去了一只胳膊——至于怎麼失去胳膊這一點就沒人知道了。
至于這支駐扎在貝西利科的戰團,據說是由不艾歐尼亞戰爭中返回后方修養和整編的戰團所重新拼湊起來的。
好了,這下子所有的線索都串起來了。
艾歐尼亞戰爭的失敗導致諾克薩斯對地方控制力減弱,杜倫家族這條地頭蛇開始蠢蠢。
而奎列塔這個參與了艾歐尼亞戰爭的老兵也因為某些原因而對諾克薩斯產生了不滿——這里原因雖然不清楚,但理解起來卻并不困難,畢竟按照影流的消息,諾克薩斯人一向喜歡自己給自己拖后——然后,雙方一拍即合。
因為當地的駐軍本就有不奎列塔老部下的緣故,所以哪怕當地的軍團長未必參與其中,但他們依舊有把握控制駐軍。
“所以,我們想要給諾克薩斯人找點麻煩的話,應該去聯系奎列塔,對麼?”伊諾得出了結論道,“才是那個能幫我們忙的人?”
“那為什麼不是杜倫家族呢?”卡爾亞考校道,“他對貝西利科的控制力可遠超奎列塔。”
“他們曾見勢不妙投降諾克薩斯,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現在的伊諾已經不是那個跟在拉克后,怯生生的鄉下了,這個可靠的白發非常自信地給出了答案,“整個事件中,只要杜倫家族足夠小心,如今的諾克薩斯應該拿他也沒什麼辦法——相較而言,奎列塔才是絕對沒有退路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