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53章 殲滅西夏之戰14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53章 殲滅西夏之戰14

王鐵將函寫好之后,命令快馬將其送到朱武手中。

拿到燕王的函,朱武和喬道清信心大增,并沒有因李和聞達的戰死而影響。

相反,因為王鐵信任,他們更能放開手腳與完宗干和完宗輔周旋。

朱武和喬道清他們在蒙古高原的作戰和李彥仙他們在靈州的作戰,有力的支持了王稟和張俊的行

他們由云中出發,進前套平原之后,與等在那里的蒙古雇傭兵匯合,然后沿著黃河“幾”字形上面的路線直撲后套平原。

此時的云中正在大戰,西夏守將完全想不到會有一支兵馬殺了過來,加上很多銳都被李乾順調到興慶府進行保衛工作。

因此守衛后套平原的兵馬并不多,王稟和張俊很輕松的就拿下后套地區全境。

初戰告捷,張俊率領本部人馬和一分部蒙古雇傭軍繼續向西,進行長途奔襲,直西夏北方重鎮,黑水鎮軍司(蒙古額濟納旗)。

王稟率領本部人馬和一部分蒙古雇傭軍南下,攻打西夏的北方重鎮黑山威福軍司。

由于王稟的兵馬大都是以騎兵為主,因此他們的速度很快,西夏兵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突破幾道防線,順利拿下了廣袤的后套平原地區。

此次的作戰目標是以西夏的都城興慶府為主,因此王稟并沒有在占領區作過多的停留,他只派量的兵馬駐守一些重要的城池就率領大軍繼續向興慶府奔赴。

Advertisement

……

西夏都城,興慶府。

西夏皇帝的皇宮。

李乾順收到一封報:一強大的騎兵從北方草原向他的都城殺了過來。

這個消息像一個晴天霹靂一樣在他頭頂炸響。

近一一段時間以來,一件又一件的壞消息搞得他焦頭爛額。

都城耶律南仙余孽不停的鬧事,很多地方的陷落……尤其是靈州大敗,李良輔和悟兒思齊的投敵,令興慶府的門戶大開。

都城危及,甚至還可能出現第二次圍城的事發生。

李乾順連忙將大軍調集在東南方向,以抵抗燕軍的進攻。

然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李乾順突然發現他幾乎不設防的背后竟然出一支部隊,這他怎麼不能抓狂?

金國不是有那麼多軍隊在云中一帶與朱武對峙嗎?

怎麼又昌出一支騎兵來?

宗干和完宗輔是干什麼吃的?

罵完金人之后,李乾順冷靜下來。

這種況要怎麼應對才行?

他匆匆召集群臣問計。

其實問與不問都是一樣,李乾順早就已經有了主意。

他只不過想讓那些臣子提出來。

很快,群臣聚集,李乾順讓太監將前線的況匯報,朝堂下頓時一片嘩然。

首先,是悟兒思齊和李良輔的投敵,讓眾人十分恐慌。

他們二人掌握全國七以上的兵力,他們一旦投敵,興慶府必定不保。

不,不僅僅是興慶府不保,它帶來的后果極為嚴重。

掌握全國七銳兵力,悟兒思齊和李良輔帶來的是滅國之災。

其次,是王稟帶著人馬從北邊而來,此用意正是想抄他們的后路。

金人也太靠不住了,怎麼能讓一支騎兵進西夏的北方腹地。

一片嘈雜聲中,自然有一清流,他們認為悟兒思齊和李良輔率領十幾萬大軍歸附王鐵,是不是有人故意搞得鬼。

目地就是為了離間西夏君臣之間的關系,好從中漁翁得利。

李乾順冷哼一聲,他又不是昏君和庸君。

分不清王鐵是不是在用離間計。

他向旁的太監看了一眼。

太監會意,立即將悟兒思齊、李良輔和他們軍中一些重要將領的家眷,早在大戰開始不久就從興慶府消失的事宣布開來。

并且還將李良輔打著旗幟率領部下攻打靜州的事講了一遍。

這事是從靜州逃回來的將領親口所說,他親眼看到李良輔帶兵攻城,沒有人會造這個假。

聽完太監的話,宮殿里一片沉靜。

證據確鑿,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臣下認為,悟兒思齊和李良輔等人辜負陛下的信任,通敵賣國,罪不容恕,應當發布誅殺詔書,以儆效尤。“

“通敵賣國的應該只有悟兒思齊和李良輔等人,與普通的士兵無關,我們應該只誅殺帶頭之人,發布赦免普通士兵的詔書,讓他們繼續跟燕軍戰斗“

……

這些自然要做,當確定悟兒思齊和李良輔等人投敵之后,李乾順第一時間想的就是殺了他們二人。

現在群臣請命,自然樂得順水推舟下了全國人員都可以誅殺他們的圣旨,并且許以高厚祿作為獎賞。

況危急,我們應當請求各方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對,我們的力量有限,可以將王鐵野心宣揚開來,相信會有很多人支持的。“

“金國肯定指不上,他們距離我們太遠了,不如向吐蕃各部派出信使,求得援兵。“

“對,吐蕃距離我們最近,他們一直跟中原王朝不對付,只要他們肯出兵,王鐵不得不顧及一下。“

“我覺得,黃頭回鶻,西州回鶻,耶律大石的西遼都可以派出使者,請求他們派出援兵。“

……

李乾順心中很不爽,請這個,求那個,等他們派兵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興慶府早被人家給攻下了。

“臣下以為,陛下是一國之君,是全國的希,正值危難之際,絕對不能困守興慶府,應該遷都暫避燕軍鋒芒,待到全國大軍聚集之日再殺回來,報仇恨也不遲。“

終于!

終于……

有人說到李乾順的心口上了。

燕軍有很厲害的大炮,興慶府的城墻本就經不起連番轟擊,遲早都會被轟塌的。

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西遷避開李彥仙的鋒芒。

“李卿,不知道前往何最佳啊?“

既然已經有人提出來,李乾順再也顧不得矜持,迫不及待的提問。

眾人一聽,瞬間明白,皇帝這是想遷都啊。

頓時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畢竟誰也不想待在興慶府等死。

上一次李彥仙圍城一事他們依舊歷歷在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