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19章 西夏使團遇襲

《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華夏!》 第919章 西夏使團遇襲

一個月前,朱武派人到燕京府給許貫忠傳信。

一支西夏人組的使團躲過他們的眼線,進大興安嶺,請求燕京方面派人攔截。

許貫忠當即派出以解珍和解寶為首的叢林特戰兵前往大興安嶺攔截。

結果因為不知道對方走哪條線路,加上又有金兵接應,解珍和解寶的行宣告失敗。

為此,許貫忠大為惱火。

西夏使團進金國,就意味著金夏之間的結盟會更加的牢固,這對于燕王的計劃是大大的不利。

沒辦法的許貫忠只能急啟埋伏在金國都城的報人員。

當然,打聽到金夏之間談了什麼是不可能做到了。

金國的報人員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

但是探聽到西夏使團什麼時候離開,走哪條線路這些消息,他們還是可以做到的。

就在西夏人離開金國都城的第三天,許貫忠旗下的報人員就打聽出這些消息,并且通過飛鴿傳書的方式通知給燕京方面。

許貫忠立即派出欒廷玉,解珍,解寶三名大將,率領三千銳進大興安嶺的森林之中攔截西夏的使者。

因為燕山一帶的各關口已經被東北野戰軍占據,而且他們會時不時聚集兩到三千的騎兵進山后打秋風。

與金人進行激烈的鋒,搶人,搶牛羊,搶地盤,搶糧食……

Advertisement

攪得金人日夜不寧,在這樣的況下,走燕山通道肯定是不安全的。

因此西夏使團只能選擇翻越大興安嶺,到達蒙古草原。

路程雖然遠一點,但是卻很安全。

畢竟山后的控制權還是在金人手里。

三天前,欒廷玉和解氏兄弟終于抵達報上說的山中路線,并且悄悄的潛伏下來。

三千兵馬的服并不是普通的服,而是王鐵讓通臂猿侯健做的迷彩服。

這種服能夠很好的跟森林中的環境融為一,加上這三千是專門為叢林作戰打造出來的,因此很難被人發覺。

五百西夏使團,三百護送的金兵,一共八百人直到全部進伏擊圈,都沒有人察覺到危險。

隨著一個個陷阱的出現和一排排冷箭從樹林中出來,他們才明白中了埋伏。

本來就一肚子氣的西夏使團有意在金人面前展現出黨項人的實力,因此他們拒絕了金人的庇護,主戰斗。

然而很快,他們就驚恐的發現,對方無論戰法,武裝備,作戰陣形,對叢林的悉程度,乃至對地形的利用……都甩他們幾條街。

最關鍵的是人家還沒現,八百人就死了將近四分之一。

等將埋伏的人得現,又倒下了四分之一。

轉眼之間,八百人就剩下一半。

這種打法不僅令西夏人到驚恐,就連金人都十分害怕,這些人分明都是叢林中最頂級的獵人。

遇到對手了!

金人依靠著與生俱來的本事沉著應戰,意圖尋找機會突圍。

西夏人就沒有那麼鎮定了,在戰死大半的人員之后,他們終于不住,陣形開始慌

這是銳,真正的銳!

他們是從哪里來的?

屬于那一邊的人馬?

“你們是究竟是什麼人,為何要襲擊我們?“

看著一個個同伴倒在泊之中,西夏使團首領絕的吶喊。

想了想,可能覺得對方聽不懂西夏語,又分別用真語和漢語喊了一遍。

然而,對方卻沒有人理睬他,他們手里作反而越來越快,手里的鋼刀跟砍瓜切菜一樣,收割使團人員的命。

“不用喊了,他們肯定是漢人,而是還是王鐵的人。”

護送部隊中的金人很篤定地沖西夏使者說道。

因為只有王鐵的部隊才會這麼無恥的搞襲。

也只有他部隊才有這麼大的膽子深到金人地盤搞事。

“這是你們金國的地盤,快想辦法啊?”

“能有什麼辦法,四散逃吧,能出去一個是一個,將這里的況告訴給附近巡視的兄弟,讓他們派兵支援。”

……

“傳令下去,速戰速決,留下那為首的那幾個西夏人,其他人都殺。”

欒廷玉見對方想逃,下達了死命令。

一個時辰之后,這場圍殲戰匆匆結束。

欒廷玉帶人理戰場并且斷后,解寶打前戰,解珍押解幾個西夏俘虜走在中間,眾人快速向燕山一帶移

第二天中午,金人發現西夏使團遇襲,立即組織大量的人馬前來搜查。

說是大量也不為過,因為在短短的三天時間他們差不多聚集了五萬人馬。

然而欒廷玉將痕跡理的很好,金人本就沒判斷不出他們往哪里個方向離開。

不過金人也不傻,既然判斷不出欒廷玉他們往哪個方向跑了,他們就直接殺到燕山幾個關口。

你們總要回山前的燕京吧,我們守株待兔就行了。

結果一連等了十天,他們連欒廷玉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這幫人馬就跟憑空消失一樣。

如果不是三百真士兵和近五百西夏人的尸擺在那里,他們本就不相信對方曾經派過士兵出來,悄悄潛到金國的腹地。

就在金人疑的時候,在草原駐守的完宗干派人傳來消息。

他們當時正在跟云中府出來的一萬多騎兵正在鏖戰,正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一隊兩千六百多騎兵突然從大興安嶺沖了出來,襲擾了他們的后方。

以致軍心不穩,慘敗而逃。

宗干在消息中嚴厲質問,為何會有數量如此巨大的騎兵出現在他的后方?

大興安嶺上布置的哨騎和兵馬都在做什麼?

遼西平原這邊的兵馬這才恍然大悟。

他們上當了,被這幫南人狠狠地擺了一道。

原來,對方在襲擊西夏使團之后,本就沒有想過從燕山的關口進燕京一帶,而是轉道向西,進草原,與云中府的軍隊匯合。

將到手的功勞送給云中守軍,而不是帶回燕京府。

燕王這幫手下太狡猾了,你認為他們會往東,而他們卻偏偏往西。

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將一些防守部隊調到燕山各個關口喝西北風,他們好從大興安嶺安然穿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