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一看就有些為難。
“掌柜的……這是只有富貴人家才能戴的高帽吧?我們這種份哪能戴……”
“這什麼話?!”掌柜的不樂意了,“你們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又立志要保護全縣百姓的安危,這兩頂帽子配得上你們。”
二人想了想,老板說的不無道理,二人從小就蓬頭散發,就算穿得再鮮靚麗看起來也像是窮人。
杜羽看了看這兩頂帽子只覺得好生眼。
二人接過帽子之后,謝必安又說:“掌柜的,雖然你送了帽子給我們,但我還有個不之請。”
“您請講。”
“能不能幫我們在帽子上刺幾個字?”
“當然可以!”掌柜的說,“只是這帽子本是大戶人家的裝飾之,你們刺上字之后反而顯得不像是富貴之人。”
“我們本來就不是富貴之人。”謝必安說,“我想在帽子上刺上對鄉親們的祝愿,這樣能夠表示我們兄弟二人守護百姓的決心。”
掌柜的老淚縱橫的看著二人:“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啊!你們想要刺什麼字,盡管說出來!”
謝必安皺著眉頭微微思索著:“我沒什麼文化,也想不出刺什麼字比較好,只是我現在覺得錢財這個東西真的很重要,我想守護百姓,讓他們多掙些錢,可是該刺什麼字才好呢……”
站在一旁的杜羽默默的開口說道:“你覺得……「一見生財」怎麼樣?”
“一見生財?”謝必安瞬間睜大了眼睛,“對對對,這個好!掌柜的,你幫我刺上「一見生財」四個字吧!”
杜羽一捂額頭,好家伙,原來白無常頭上的「一見生財」,本意是讓縣的百姓看到他的時候能夠求得心安。
范無咎也開口說話了:“我和七哥想的一樣,也想刺上幾個字,我親眼見到那些百姓在戰中所到的傷害,昨日更是親眼見到一個連姓名都不知道的姑娘被他們活活刺死,我希這世上再也沒有戰……讓我想想,我的帽子就刺上……”
“「天下太平」。”杜羽又說。
“啊!對!”范無咎連忙點頭,“「天下太平」,我希這世上再也沒有戰!”
杜羽微微嘆了口氣,七爺八爺兩個人雖然是乞丐出,他們的氣節卻毫不輸給昨日那個常遇春,他們沒有愧對「英雄」兩個字。
掌柜的心靈手巧,很快就刺好了帽子上的字,將兩頂帽子恭恭敬敬的給了二人。
二人接過帽子來,扎起頭發。
戴上高帽的一瞬間,二人的氣場明顯變化了。
他們與杜羽記憶中的覺幾乎一致。
要說有什麼區別……
那自然是謝必安那丑陋的樣貌,和范無咎那蒼白虛弱的臉。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杜羽有些不理解。
正如杜羽所說,二人來到街上之后,非常百姓們的戴,他們巡邏了整整一天,確實發現了幾個找麻煩的惡霸。
原先他們只在街上乞討,到有沖突的地方便會遠離,如今換了份,自然不能坐視不管,這一天的巡邏下來,不僅沒有引起百姓們的不適,反而更歡迎了。
“杜羽,什麼況?”董千秋開口問道,“他們怎麼直接穿上無常的服了?”
“呀,千秋姐,你看得到我們的畫面了?”
“是的,剛剛才收到。”董千秋點了點頭,“他們為何這麼戴,已經是差了嗎?”
“……差?”
杜羽都差點忘了這回事,傳說中的七爺八爺從乞丐搖一變為差,難道就是因為這個契機嗎?
眼下的七爺八爺,比府還要人戴,如果這里的地方有點腦子的話,自然應該把他們二人招進衙門,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加府的威信,還能給這兩個「抗明英雄」名正言順的發放俸祿。
“七爺八爺。”杜羽住了二人,問道,“縣的縣衙在哪里?”
“縣衙?”二人一愣,“小杜子,你去那里做什麼?”
“我有點事想找縣太爺商議一下。”
“縣太爺?”謝必安眨了眨眼睛,對杜羽說,“我勸你還是別去,縣衙比城隍廟還要破,我們都好幾年沒看到縣太爺了。”
“啊?”杜羽一驚,“什麼意思,縣太爺是個宅男嗎?”
“我聽人說,一打起仗來縣太爺就帶著家眷跑走了。”范無咎話道,“朝廷自顧不暇,也顧不得咱們縣有沒有父母了。”
“怪不得這街上蕭條這個樣子,怪不得一個差都看不見啊。”杜羽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可是這樣的話,傳說的劇不就卡住了嗎?
就算七爺八爺城管做得再功,有朝一日能夠為「城管之王」,可若沒有方的認可,他們就始終不是差啊!
可如今縣太爺已經不在了,到底要怎麼才能讓他們二人為差?
七爺八爺已經備百姓戴,僅僅只是差一個「名分」而已。
杜羽心中慢慢浮現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要不然自己去冒充個縣太爺?
仔細想想還是算了,自己冒充了縣太爺,然后封七爺八爺為差,這不就是占地為王,了造反的人嗎?
杜羽在雜的思緒中,和幾人回到了客棧。
他來到傳說中已經三天了,雖然傳說的劇進展還算湊有序,可隨時都有被卡住的可能。
更讓他擔心的是「小年」,那個詭異的人不知道何時會出現,能夠變化任何人,自己必須要時刻小心才是。
幾人在客棧的大廳里吃晚飯,發現這里的人還不。
杜羽跟他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傳授他們「怎樣才能為一個好城管」的心得,可旁邊一桌人的談話卻引起了杜羽的注意。
“兄弟,聽說了沒,昨晚上元順皇帝帶著三宮后妃和太子逃出「大都」了啊。”
“聽說了聽說了。”另一個男人說道,“據說他們舍棄了皇宮,現在正奔著「上都」去呢,唉,這世道要變咯。”
杜羽微微一皺眉頭,元順帝已經逃離皇宮了?
皇宮被朱元璋占領了嗎?
這不就代表元朝的統治已經結束了嗎?
“千秋姐!”杜羽道,“我能不能在這個傳說中多待些日子?我覺七天不太夠。”
“啊?”董千秋沒想到杜羽會提出這個要求,“也不是不可以,但你需要在第七天的時候回來一趟,超過「頭七」之后你們回魂會有困難。”
“好的,我明白!”
杜羽總覺這件事不會那麼快就結束,黑白無常的傳說劃錯分類了,這個傳說和「無鹽」一樣,應該是一個「長期傳說」。
果然如杜羽所料,改朝換代的影響非常深遠。
原本無人問津的縣城里面居然隔三差五的出現各種差,他們也只是在此地考察了一下之后就紛紛離去,誰也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
第七天,杜羽趁機離開了一會兒,帶著阿慚和阿愧一起到傳說管理局「回魂」,之后又馬不停蹄的再次降臨。
這幾天里七爺八爺一直兢兢業業的守護著街道的秩序,整條街都顯得規范了很多,有更多的人都選擇出來擺攤做點小生意,基本上看不見流氓惡霸了。
謝必安跟范無咎了百姓心目中認定的「管理者」,這個縣城也因為他們的出現而日漸繁榮。
讓杜羽比較在意的是,「小年」一直都沒有出現,這讓杜羽一度懷疑「圣」已經放棄這個傳說了。
終于在第十三天的時候,縣里發生了變故。
一大隊人馬風風火火的走進縣城,直接站滿了街道。大隊伍停穩之后,由轎子里走出來一個矮胖的男人,他的胡子很稀疏,表中帶著一溫和慈祥的氣質,此時正面帶笑意的看著眾多鄉親。
百姓們紛紛圍了過來,在這種地方連馬匹都難得一見,自然不必說轎子了。
他一揮手,旁的一個書生樣貌的中年人就走了上來,從懷中掏出了一卷金黃的帛書,當著眾多百姓的面緩緩的將帛書展開,宣讀了起來。
杜羽幾人恰巧經過,看到這一幕也都駐足凝。
聽了一會兒,杜羽微微皺起了眉頭。
原來那書生樣貌的中年人是一位師爺,正在宣讀的是「委任狀」,「委任狀」里講明,天下已經更改國號為「大明」,眼前的矮胖男人做「郎伯儀」,是奉天子之命前來管理縣的「新知縣」,而他后眾多壯的年輕人,便是從京城帶來的親衛軍,暫時負責充當衙役。
杜羽總有一種不祥的預。
是的,給縣重新安排一個知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樣城市的發展有了保障,百姓們也有了父母。
可是——
這個新知縣是「大明」的。
聽到眼前這人是新來的父母,有幾個人不由自主的跪下了,百姓們見狀都紛紛跪了下來,畢竟他們很多年都沒有見到「知縣」這麼高的階了,他們心的并不是這個天下跟誰姓,只希有人能保佑他們過上正常的日子。
朗大人微笑著沖大家擺手,讓大家免禮平,等到大家都站起來之后,他才笑瞇瞇的開口說話:
“本聽聞這個縣里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反明英雄」,不知是哪兩位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