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帝凰女毒天下 第八百八十三章 擔心長兄

《帝凰女毒天下》 第八百八十三章 擔心長兄

陳蘅與韓姬遞了個眼

韓姬抱了個錦盒過來,“大巫,這是你閉關之後,巫族傳來的書信。”

這麼多?

藍月亮接過錦盒,有十幾封了,最近十日幾乎隔日就發一封出來,莫不是族中出了大事。

取了最近的一封書信,信是大巫師寫來的,催回族,說巫族到拜仙教的攻擊,族人們的蠱蟲被奪。

“丫丫個呸,拜仙教跑到西南去了,搶了我族的蠱蟲,除了大巫師那兒,連雲朵師妹、大長老養了多年的蠱王亦被搶了。”藍月亮站起,“阿麗,傳令下去,預備行裝,明日一早我們回巫族。”

陳蘅道:“這麼著急?”

“我的蠱王還在大巫師那兒,那可是我的寶貝,要不是為示誠意,我就帶在上了。”

的寶貝要被搶了,這大巫的臉面就算丟盡了。

陳蘅道:“我著人給你備一份厚禮帶回去!”

“不用,不用!待我回族瞧瞧,若是太平,我再出來尋你。”

大巫藍月亮走了!

在次日一早,帶著的巫族勇士與侍走了。

陳蘅近來正在指點慕容慬書法,甚至傳授了《書法譜》的髓,慕容慬的書法更是一日千裡,連大臣們都瞧出新君的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大氣。

看新君的字就是一種,尤其是永樂府留任各部院的庶吉士們,時不時聚在一看慕容慬批閱返回的奏章。

Advertisement

中秋節前,陳蘅念著九月初一是昊兒的周歲生辰,預備了兩車的禮,讓行雲挑了醫族弟子送回神木城,許是太久沒有張羅,陳蘅給兒子備完禮,又給娘家預備了中秋節禮,莫四郎一家在燕京,不得也要備一份。

定王府、平王府、魯王府、晉王府等都不能

慕容慬一進儀宮就在大罵:“夏候滔要登基了,想在利州建後晉,近來消息傳出,永樂府有幾個文士帶著家眷逃去投奔夏候滔了。”

陳蘅問:“沒我長兄罷?”

陳蘊若是投了夏候滔,就該頭疼了。

對於陳蘊死不做北燕的之事,陳蘅頗是無語。

說到底,陳蘊就是個一個書呆子,要不是因著,像陳蘊這樣的迂腐很難在這世道活下來。

慕容慬凝了一下,“你……你怎會想到他?”

“他不是心向南晉?”

“他是想去,可你母親和長嫂哭鬧著不許,你母親又尋死覓活地說,若是他去利州,就當沒有他這個兒子,還說兄妹三個投了兩,他是不是要害死你二兄與你?你三舅不糊塗,去陳府將他狠訓了一頓。

今兒一早,永樂知府遞來了急奏上來,說永樂府文士出逃之事,問朝廷要不要派人攔截?”

陳蘅問道:“出逃之人,都是些什麼人?”

“一群老酸儒,連秀才都沒考中,能有甚本事?不過是早前在民間有些名聲,就以為他們是天下第一的大名士。”

這些老文士,還說北燕的科考不公,他們一才華竟未得中,可見北燕瞧不上他們,此沒有他們一施抱負之地,自去他另尋機會。

慕容慬想到這事就覺得氣惱,他們是故意添

錢武的奏章寫得詳細,還將出逃的文士名單都擬出來了,詢問朝廷的意思。

他遞過奏章。

陳蘅卻只看了上頭粘著的一張名單,“南晉的文士?都是些與太原王老太公走得近的,用酸儒形容還真是切。他們的子孫後人也跟著逃了?”

“太原王玄齡的後人也有幾個逃去後晉。”

“世間,難免有名不符實的讀書人,這名單上的就是,既然逃了,就由他們去,曆來讀書人可沒有多大事的,除非是智謀過人的,可這三國諸葛亮般的智者寥寥可數。”

慕容慬問:“你說放過了?”

陳蘅點頭,“一群文弱老書生,不放還能如何?令錢武將他們從永樂府戶籍除名,著一路關口的將士收回戶帖文書,他們想出北燕,端看他們的本事……”

轉而,突地一笑。

這是又要開始坑人了?

慕容慬靜靜地等著。

“讓太平幫出面,將他們的名簿傳往利州,就說這些是心向後晉的忠臣,寧死不屈,問夏候滔要不要贖人?要做是江湖人所為,這件事要鬧得越大越好,最好天下皆知。他們不是要心向夏候滔,我們就瞧著他會不會出重金贖‘忠心名士、大儒’。”

若不贖,夏候滔的名聲就會損。

倘若贖人,他們白得一筆銀子。

你不坑人,就等著被人坑。

慕容慬摟住陳蘅,連親幾口,哈哈大笑,“歌此計甚妙,一定要太平幫的燕楚索要天價贖金。哈哈……”

夏候滔早不登基,晚不登基,卻在這個時候登基,在永樂府有一大批讀書人科考失利後,他若登基,確實能走一批文士。

陳蘅道:“夏候滔雖有心為帝,此時登基的主意是誰給他出的?”

“夏候滔任命狄大將軍為帥,攻打綿州,現綿州已是他的地盤。”

“魏人怎會不堪一擊?”

昔日,西魏與陳葳對恃,就算實力懸殊,也沒眼下這麼大。

現在的烈焰軍實力,在昔日歐大郎算計陳葳夫婦之後,軍中一些將領有的告老還鄉,一個老兵趁著戰亦離開了烈焰軍回到家鄉。

只永樂邑,就有四個從烈焰軍回來的老兵,四十多歲了,卻依舊娶了世之中的妙齡為妻,生兒育,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據他們所說,他們就是在陳葳離開後,不願再效力那些的朝廷,趁逃回來的,四人作伴,又會些武功就回到了家鄉。

夏候滔為了掌握烈焰軍,迎娶狄老將軍的孫狄喜為嫡妃。

慕容慬道:“西魏老皇帝病弱,他的五個兒子正忙著爭帝位,一個掌了都城衛軍,一個掌了侍衛軍,還有一人掌了鎮邊軍,鎮邊軍都被主子給調回魏都爭帝位去了。他前頭一調兵,後頭狄帥就進攻綿州,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奪下了綿州城。”

世之中,最忌的就是國不穩,給敵軍有機可乘。

夏候滔奪下綿州,擴大了地盤,近來又往梓州等地延,直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