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帝凰女毒天下 第八百七十章 分戶不分家

《帝凰女毒天下》 第八百七十章 分戶不分家

(續上章)錢三修煉得不夠,別說是他,就是錢武也要琢磨半晌。

楊瑜過這幾句話,是向他示好,也是想向他傳遞什麼?

“一家出三個員,好厚的福分。錢家對分家,對外是一家才好?這是什麼意思?”

錢三又道:“離開的時候,還說了一句‘候補員也是員’,還說二兄要仕,當打點的還得去打點,機會難得。兒子是被弄得一頭霧水。”

錢武擺了擺手,“今兒時辰不早了,回去陪陪你妻兒,蘇綸中了進士,蘇絹就家姑娘,二郎與絹姑娘的婚事怕是議不了。”

蘇坊主可是正經的生意人,最會算的就是生意經。

讓他的嫡嫁蘇二,定是不,他就算尋個寒門進士,也願意把兒嫁過去。

這一次,永樂府中的進士就有七十人,其間沒娶親的亦有近二十個,挑誰不好。

錢三離去,錢武在花廳來回踱步。

“楊錦囊那些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是暗示,也是提醒,難不,我們兩房還得住在一,原分家是兩房,對外還是一家才好。”

他撓了撓頭皮,想不明白。

錢夫人道:“這件事,莫家會不會知道?你不是說要論圓會算,莫太公在你之上,只是裝得憨厚?”頓了一下,“莫太公給侄兒一份家業,早就知道他們會變賣家業悄悄離開,只要他們做事做絕,就再無臉面回來糾纏。”

Advertisement

錢武最敬重的就是莫西,這個人看似憨厚,可心裡跟明鏡一般。

該做的事,他不會有半分遲疑。

但整個永樂府誰不說他厚道善良,待人有有義,賺足了名聲。

錢武以前也以為是真的,後來接了幾次,發現莫西一早就知道莫五郎兄弟必會那般行事,既然知道為什麼不防備,這問題就來了,觀察之後,他發現莫西是故意的。

族人多了,尾大難棄。

為什麼莫家三房來永樂定居,其他莫氏族人一個也沒跟來?

難道是莫西的為人不行,可顯然不是。

這也是莫西故意的,他故意在那時選擇進永樂,但凡是正常的族人,就不會跟來,而他卻看到了永樂數年後的發展。

莫西是從那時就瞧出元龍非池中之,可他卻沒有勸說任何族人同來,只得他們一家子。

莫西的幾個兒子,無論嫡庶,都有真才實學,這次科考,就證明了這點。

收藏字畫,武功最好,亦能征戰沙場。

沒有莫西的支持,莫十一郎會去沙場?

他明知道幾個兒子裡頭,行事風格最像他,才華最好的是莫四郎,著長子,不讓他仕,而是薦了莫九郎,這裡頭的深意更令人回味,因為他的制,莫四郎是出名的好,也更是沉穩。

就憑莫四郎學了莫西八分的為人事,不急不燥,場就絕非尋常人

而此刻,莫三舅正喚了莫四郎、莫十郎兩個說話。

“我與你們祖母、母親及你們的嶽家都商議過了,莫四郎要去燕京為,帶四兒婦同去,四兒婦將孫們領上,幾位公子留在永樂府讀書,到了燕京,四兒婦可在那邊給姑娘們尋婆家。”

“十兒婦的兒們尚小,就留在家裡侍候公婆、教養兒,十郎赴任帶侍妾同往,庶出的兒恐在外頭學得任張狂,年滿六歲的俱留在永樂府,由嫡母教養。”

他們不是偏心,而是因為四兒婦的幾個兒年紀大了,尋婆家,必須得跟著莫四郎去燕京打點。

莫十夫人的兒們說大不大,最長的亦有十一歲,小的亦只得七八歲,這個年紀最是離不得母親的。

莫三舅又道:“四兒婦去了燕京,亦替阿勳、阿家的兒郎、姑娘們留心些,尤其是幾個年長的,過幾年就到了議親之齡,先好人選,待尋到機會就給們說親。”

“是。”莫四夫人恭敬地應了一聲。

是長兒婦,照道理該留在家裡的。

但這既是翁婆的決定,只管聽從就是。

再說,翁爹在教養兒孫上頭,比莫四郎更在行些,端看他們家幾位爺,個個都出息。

莫十夫人聽說是與沈家商議過,雖然想跟著赴任,但又不敢爭辯,只一句“侍候公婆、教養兒”,就不能爭辯。

莫十一夫人垂首不語。

四伯兄、十伯兄都考中進士了,當初怎就不勸阻著些,在莫十一郎的才華,只要他專心讀書,也能考中進士。

莫九夫人因有疾,被降為平妻,五公子依舊寄在的名下,但在家裡說話的分量遠不如前,尤其是的娘家,在曝出疾的事後,娘家父親竟連夜帶著全家去了他鄉,去了何方,連個話都沒留。

若再留下來,這一脈的後人不好說親,也算是被迫離開永樂府。

現在中原一帶日趨太平,鹹、長安俱沒了戰事,在哪裡都能安頓。

了平妻,沒有娘家依仗,更不敢大聲說話。

莫老夫人更是一碗絕嗣湯,斷了再育子的希

莫家不需要有病的後代,的兒就算長大,親事亦是艱難的。

說好了去留的事,隔日莫家祭祖,開始預備莫四郎、莫二郎赴任的事。

莫三舅又將兩個兒子喚來,細細地叮囑了一番,讓他們切記“謹言慎行即三思而慢行”,又講了一番為人為的道理。

正說著話兒,就聽下人來稟:“太公,錢知府求見!”

“錢狐貍,他來作甚?”

這是永樂會送給錢知府的綽號,最初是誰出來的,好像太原王氏的老太公喊的,人前人後這樣一喊,名聲就傳出來了。

莫四郎道:“父親還是見見吧。”

錢武進了莫家議事廳,揖手行禮,“恭喜莫太公,賀喜莫太公,兩子高中進士,莫四郎更是高中傳鱸膾,宗耀祖哇!”

“錢知府謬贊!來人,上茶。”

寒喧了幾句。

錢武看了看莫四郎、莫十郎兄弟。

莫三舅道:“錢知府有事但講無妨。”

“莫太公自來消息靈通,不知這一家三人仕為可有什麼說法?”

他們家可不就有三人仕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