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帝凰女毒天下 第七百五十六章 各憑心意

《帝凰女毒天下》 第七百五十六章 各憑心意

(續上章)“姥姥,三舅會同意表兄們仕麼?”

陳蘅想著太上夫人的開明,長兄陳蘊與太上夫人一比,不如多矣。

太上夫人能接新鮮的事,可陳蘊還抱著自己是南晉人的想法,不願做北燕的

“為什麼不仕?連袁東珠都能懂的道理,他能不懂?沒有子弟仕為,永樂莫氏很快就會泯然於眾。四郎、十郎有多想仕,你三舅知道。我也知道,既然他們想仕,就讓他們試試罷。”

太上夫人扭頭看著莫氏,“若阿蘊願意仕,自是好事,倘若不願意……你也莫他。你們陳家與南晉皇族的關系非同尋常,且憑各自心意。”

陳蘊不願意,非仕,他也做不好,反而只會上添

只有想做的人,才能做好

莫氏道:“阿娘,東珠要為北燕效力,我可沒攔著,這些日子不在,阿闖、阿鬧,我也多有照顧。”

“那是你的親孫兒,你拉扯自己親孫兒這是本分。你二兒婦還不是為這家,若你這點忙都不幫,豈不讓人寒心。”

太上夫人語帶兩分責備。

莫氏笑了一下,早前陳蘊還就這事埋怨“我們是陳留太主的後人,弟婦又習得祖母的武功,得了祖母的神兵,怎能做北燕的將領,這是打祖母的臉……”

Advertisement

還挑唆著陳葳給袁東珠寫信,要把袁東珠給回來。

陳葳不說話。

莫氏也只道:“我一大把年紀,兒孫自有兒孫福,且由他們鬧騰去。”

陳蘊就吵吵著說,他要親自給袁東珠寫信,要把袁東珠給喚回來。

他真寫了信,可不知道袁東珠在哪營哪任將領,這信怎麼傳就了難題。

太平幫鏢行的人說他的地址沒寫清楚,這樣的信件無法讓收件人收到,陳蘊氣悶了一場,只得作罷。

此刻,陳蘅道:“北燕攻下穎川後,會是他們的機會,姥姥讓表兄們閉門苦讀,我這裡預備了北燕科考的試題,下屆科考會有所不同,曆屆前三甲的答題可作參詳。”

陳蘅再虛空一手,因莫松大娘瞧過,的隔空取,這次並沒有多好奇。

太上夫人接過厚厚的一卷,“勞你費心了!這還是給陳蘊,讓他多抄幾份,給謝家、王家、沈家、蘇家都送一份去,自有人領他的。”

莫氏道:“阿蘊不會做北燕的。”

太上夫人罵了句“迂腐”,又道:“他不想做,若是一味勉強,反讓大家難,就依著他罷,可若這試題是由他給各家,各家自會領他一份人家,他不為自己,總得替闊兒兄弟思量。”

“姥姥非尋常子,倒是看得開。”

太上夫人笑道:“你更不是尋常子,擁有包容天下的懷,比你娘出息。”

“若姥姥生於世,想來其就定在我之上。這麼多年,姥姥走過的路,也算是多姿多彩,令我等後輩欽佩。”

太上夫人哈哈大笑,“阿秋,你兒的兒比你甜,會說話,更會哄人。”

莫氏笑了兩聲,“自小就會哄人,這一點隨了阿耶。”

太上夫人看著手裡的科考試題、答題,有數份試、府試的,亦有春試、秋闈的,甚至還挑了幾個優秀的學子文章附在裡頭,厚厚的一大疊。

“我雖不懂文章,一瞧就是好的。”

莫氏依舊是尷尬地笑著。

太上夫人道:“原想讓永樂邑的文士念陳家的好,陳蘊這擰脾氣,給了他,怕他還要去解釋,說與他無幹。”頓了一下,“明兒我讓你幾個表兄抄錄了,送到八方館上,就說是永樂的意思。”

陳蘊不要這名頭,給陳蘅。

原本這東西就是陳蘅帶回來,將來陳蘅為後,也能多幾個人幫襯不是。

陳蘅笑道:“還是姥姥疼我。”

“疼你呀!從脈上說,我們才更親近些。”

脈傳給了莫氏,莫氏又傳給了陳蘅。

們都只有一個兒,可不得當眼珠子一般護著。

太上夫人道:“阿蘅此去北方,不知幾時才能得見。”

“原是親人,終有再會之時。”陳蘅輕聲道:“永樂邑人傑地靈,陳氏要在此駐足建祠,莫家也拿定主意了?”

“你不是說此地好,我們就留在這兒了,再不走了,你外祖父的墳也埋在這兒,待我百年之後,也在這兒。”

“姥姥要長命百歲,還得看阿蘅的孩兒娶妻生子,到時候,我讓孩兒繼續封姥姥做誥命夫人。”

太上夫人哈哈大笑。

做了南晉的誥命夫人,再做一回北燕的,這也不錯。

“你若要封,往後就封你母親、封你三舅母吧,們不容易,這人啊,活一輩子,活的就是一個名。”

陳蘅笑應一聲“是”,又道:“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阿蘅再添一個小公子,會更好。”

陳蘅手著微突的腹部,粲然一笑。

接下來說的都是一些趣事,太上夫人說莫氏小時候的,莫氏說陳蘅小時候的,時不時有笑語傳出。

說到近四更時分,太上夫人睡了。

莫氏也困了。

陳蘅在席上睡了。

莫松大娘抱了錦衾給們蓋上。

郡主是北燕太子妃,這真是太意外了!

而這一切,郡主還瞞著家裡人,元盟主是北燕太子,難怪他會有如此大的本事,太平幫、水幫、帝月盟全是他的。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莫松大娘知道面前的三個子,們是神裔後人,上有神族的脈。

一人得道,犬升天,若是真有人飛升仙,是不是也跟著做神仙?

莫氏喚醒陳蘅,“到牙床歇息罷,我著人抬你外祖母回去。”

“阿娘……”

“你懷有孕,夜裡睡不好,孩子也歇不好。”

莫松大娘將太上夫人抱上,一路往莫氏的瑞華堂去。

元蕓進了偏廳。

陳蘅道:“外祖母很明,什麼都知道了。”

如若太上夫人沒聽從亡母之令,習練神通法,又會是什麼樣的?

定然一切都會不同。

陳蘅“啊呀”一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