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萬曆十五年發生了很多的事,不過大部分事都集中在上半年,到了下半年,基本上就消停了下來,事也變得沒那麼多了。
事實上朱翊鈞是故意的,因爲上半年做的夠多了,下半年才如此的。
進九月之後,張維賢從山西回到了京城,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一船一船的貨。全都是從山西拉回來了,全都是仿品。
從呢料子到線全都有,再到各種各樣的地毯,非常非常的多。
大同那邊已經攢了一年多的貨,現在正式開始起運了,各大家族可以說拳掌,準備大幹一場,把銀子全都賺到手。
割了差事,張維賢在家休息了三天,這才進宮面聖。
朱翊鈞見到風塵僕僕的張維賢,示意他免禮,然後才笑著說道:“看起來滄桑了不,也壯實了不,不錯,不錯,很好。”
“託陛下洪福!”張維賢連忙說道。
朱翊鈞笑著擺了擺手:“行了,別說這些了,和朕說說山西和陝西的事吧!”
張維賢連忙將自己在山西和陝西的事對朱翊鈞講了一遍,事實上陝西和山西基本上已經沒什麼大問題了,一切進展的都很順利。
倒是張維賢提起了三邊的事,反而多有些擔心。
三邊局勢複雜,有很多投降的蒙古將領,在那邊軍改,難度要大得多。加上面對土蠻青海部,局勢很嚴峻,張維賢多有些擔心。
朱翊鈞倒是不怎麼擔心,因爲土蠻青海部面對的不是大明。
在他們的後是剛剛崛起的莫臥兒帝國,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的後裔布爾在印度建立的封建專制王朝。在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
莫臥兒帝國上層建築是***,而基礎則是印度教。
帖木兒帝國崩潰後,其皇室後裔布爾率軍侵南亞次大陸建立莫臥兒帝國,帝國在其子胡馬雍時期曾一度衰落,現在則是莫臥兒帝國崛起的時候。
反正朱翊鈞是不想在這個時候去和莫臥兒帝國去剛正面。
戰損大,補給線長,打下來好又不多,至於地下土地蘊含是有礦藏之類的說法,現在又不能開採,有什麼用。等上幾十年,自己收拾了北邊東邊在西進也不遲。
當然了,這些朱翊鈞是不會對張維賢說的。
青海那邊的蒙古諸位爲什麼老實,一來是明軍這個時候還很能打,二來就是因爲崛起的莫臥兒帝國,比起大明,莫臥兒帝國更讓他們寢食難安。
倒是經過張維賢的提醒,朱翊鈞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不能打,可以做點生意啊!
要知道莫臥兒帝國的地盤可是不小,半個印度加上中亞的一部分,他們的好東西可不,和他們貿易好像不錯的,可以打通路上綢之路。
想了一想朱翊鈞就打消了這個問題,因爲投太大,收太小,讓民間自己去弄吧!
比起海貿和民,向西利潤太小了,不過等到以後倒是可以打過去。
聊完了西北的事,朱翊鈞便把薊遼改制的事告訴了張維賢。比起其他的地方,薊遼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那裡有土蠻,也有養寇自重的李如鬆,還有野心的努爾哈赤。
據馬監傳回來的報,努爾哈赤已經快要統一建州真了,最遲也就是明年的事。
遼東的大小員全都對此視而不見,也不知道他們是太喜歡努爾哈赤,還是努爾哈赤演戲演的太好。遼東的局勢正在變得複雜,是時候把手過去了。
“在家休息一個月,然後去薊遼上任吧!”
“先從薊州開始,穩固好基本盤,然後在圖謀保定,最後定遼東。朕要在薊州建立薊州軍區,你是第一任將軍,好好幹。”
“軍政分離的事,朕不是第一次和你說了。”
“這一次在薊州,你來做這件事,給天下做一個榜樣,好好幹,別讓朕失。”說到這裡,朱翊鈞手拍了拍張維賢的肩膀。
張維賢連忙跪倒在了地上:“臣定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重託!”
“好,起來吧!”朱翊鈞手將張維賢給攙扶了起來,隨後笑著說道:“京城到通州的水泥直道修通了,明天你賠朕去看看吧!”
“是,陛下!”張維賢連忙躬答道。
第二天,朱翊鈞去視察了新修建的水泥直道,坐在馬車上,毫覺不到顛簸,這讓朱翊鈞大滿意。木頭子的馬車,即便是加了減震,那也顛簸的厲害。
現在卻不一樣了,馬車非常的平穩,朱翊鈞起車簾,看向道路的兩邊。
雖然沒有栽種各種樹木,但是朱翊鈞已經讓人去弄了。當然了,不會是後世的觀賞樹木,而是楊樹和柳樹,上一個樹枝就能活。
相信過幾年之後,這裡將是一條綠樹如茵的道路,定然不勝收。
視察了道路,朱翊鈞回到了宮裡面,宣佈開修北京到天津的道路,同時開修的還要北京到薊州的道路,做準備的則是北京到錦州。
道路採取了分段承包制,由務府下屬的路橋司承建,分包給各地的商戶。
一時之間,途經的府縣全都熱鬧了起來,大戶人家全都開始四託人,想要承包。只不過他們的速度慢了,這塊早就被人給盯上了。
京城的勳貴和勳戚一口就撲了上來,那架勢很瘋狂。
西北發財的機會他們錯過了,這個機會他們可不想錯過,於是這些路段全都被他們給承包了,然後就是如火如荼的開工了。
萬曆十五年的秋天,大明的秋收完了很順利,非常的順利。
賦稅也全都收了上來,紳一納糧徹底平穩了下來,在執行兩三年,基本上就不會出現反覆了。修路也進行的很順利,商貿也發展的很快。
大明的第一家大型鋼鐵廠已經完了選址,正在進行籌建,基本過完年就開工了。
進冬天之後,朝廷依舊很忙,只不過朱翊鈞基本上就不管他們了,而是在皇宮裡面陪著自己的皇后和妃子,王皇后二胎得男,朱翊鈞更是連續一個多月沒上朝。
倒是年底的一份奏摺,讓朱翊鈞有些吃驚。
上這份奏摺的是宗室,是藩王,而這個人是鄭王。說起來鄭王一脈也是倒黴的,第一代鄭王朱瞻埈是明仁宗朱高熾庶第二子,明朝第一代鄭王,乃李賢妃所出。
原本只是安安穩穩的藩王,但是到了嘉靖年間,出事了。
嘉靖二十九年,時任鄭王的朱厚烷上書勸諫明世宗,希他不要服用丹藥以求長生,希他不要過於崇信道教,結果被降爲庶人,發宗人府,錮在高牆。
一直到隆慶元年,穆宗繼位後復爵,加祿四百石。
這份奏摺就是現在的鄭王朱厚烷上的,容也很簡單。
朝廷在開藩,鄭王府願爲藩王表率,遷鄭王府於北京,至於封地王府,全部上繳國家。只希皇上在京城給一座安之即可,言辭非常的懇切。
紫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鄭王朱厚烷的奏摺,心中慨萬千,鄭王一脈,在大明之中,堪稱藩王典範,同時非常有代表的藩王。
不貪財,不斂財,一家子對學問非常的有興趣。
這一點不現在朱厚烷的上,同時也現在他的兒子上。朱厚烷的兒子名朱載堉,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青年時自號“狂生”、“山酒狂仙客”,又稱“端靖世子”。
在歷史上,他的評價很多,但是卻和他藩王世子份沒關係,他是明代著名的律學家(有“律聖”之稱)、歷學家、音樂家。
對音律有著深厚的研究,非常有才華的一個人。
當然了,這還不是最特殊的,最特殊的是他對王位嗤之以鼻,只恨生在帝王家,應該是對朱載堉最好的形容詞了。
鄭王朱厚烷去世,作爲長子的朱載堉本該繼承王位,他卻七疏讓國,辭爵歸裡,潛心著書。在父親被囚的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長歲月裡,朱載堉拜結賢哲,出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神,專心攻讀音律、歷算,並開拓了邊緣學科的廣闊領域。
朱載堉越祖規,破故習,注重實踐和實驗,一生刻苦求真,嘔心瀝,共完《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辨》、《嘉量算經》、《律呂義》、《律歷融通》、《算學新說》、《瑟譜》等。
朱載堉的就震撼世界,中外學者尊崇他爲“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因此,朱載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爲“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如果不是這份奏摺,朱翊鈞都快把鄭王一脈給忘了,也實在是事太多了。
現在鄭王朱厚烷上了這份奏摺,朱翊鈞一下子就想起來了,大明的藩王之中,居然藏著這樣一位人才。朱厚烷老了,不堪用了,但是他兒子正值壯年啊!
這是大明藩王的表率,這樣的人不捧起來,朱翊鈞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穿到深山裡,有戶青山家,攜兒又帶女,吃喝來發家,四季五穀味,山林茶香美,忠厚丈夫好,渣男滾邊去.別拿豆包不當乾糧,老虎不發威你也別當我是小奶貓~ 這是一個吃貨逆襲,發家致富的故事.穿到深山裡,有戶青山家,攜兒又帶女,吃喝來發家,四季五穀味,山林茶香美,她,一個當著僱傭兵的特種兵,腹黑狡詐,陰招層出不窮.本來是海上游玩來著
被小三和前男友害死,命喪車輪,再次醒來後卻發現意外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成了未來雍正皇帝後院裡一枚不受寵的小妾,在遇到與小三一模一樣的鈕鈷祿氏後,在發現李氏是全能的老鄉後,文楊覺得,怎麼看她都是一個配角的命,用來襯托全能的,看似是女主的李氏,隻是,誰能想到四大爺的胃口已經偏的沒邊了呢!
慕容瑾燕王小說介紹一朝穿越,她成了禦醫世家的嫡小姐醜八怪不過是小小胎毒,輕而易舉就能清除醫學白癡廢物那就讓他們看看,廢物是怎麼逆天的姨娘和庶妹欺淩那就百倍千倍地還回去皇上賜婚等等,王爺不近女色正好合她的心意洞房花燭夜,一道征戰聖旨,偌大的燕王府就成了她的天下王爺凱旋而歸,發現那些個鶯鶯燕燕居然都被處理了。嘴角邪魅一笑“既然王妃這樣的貼心,那之後就由王妃侍寢了”騙子,不是說王爺不近女色嗎“這個騙子不僅騙了本王妃的清白,還騙了本王妃的心”丫鬟在一旁擦汗“王妃,不是你心甘情願被騙的嗎”
林宜上輩子是個腦子不太好的,她愛得死去活來的男人謀她家財、害她性命,她甩了三巴掌的男人卻成為眾人仰望、求著供著的大人物,高攀不起的她死于他的床上。 重活一世,她總算活明白了,害她的她要全部報復回來,至于她踩過的男人……那位應先生,對,說的就是您,您今天又帥了,渴嗎?餓嗎?缺什麼您開口,我愿為您做牛做馬。 應寒年心下奇怪,一向眼高于頂的林家小白癡最近姿態越來越低了,連衣服的領口都一件比一件低。 應寒年喉嚨發癢:做牛做馬就算了,做我女人。 林宜:別別別,我只是想抱大腿,沒想過再賠一次身體。 應寒年瞇起眼: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