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萬曆駕到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朝會 下

《萬曆駕到》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朝會 下

西郊的嚴打正式開始了,只不過關注的人並不多。

原本能夠引起軒然大波的事,放在這個時候,居然沒有引起毫的波瀾,這也是神奇的一件事。不過現在大家的目都在朝廷即將舉辦的大朝會上,倒也就能理解了。

自從朱翊鈞宣佈大朝會的事之後,朝廷上下的目就全都集中在這件事上了。

隨著徐德回宮,戚繼回京,以及張維賢回到五軍都督府,所有人都覺到了氣氛的凝重。雖然京城沒有戒嚴,但是街上各個衙門的人都有一種嚴陣以待的覺。

東廠的探不時在街上晃盪,雖然什麼都不做,可是也夠嚇人的。

順天府的人也都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搞得京城的氣氛都張了起來。

終於到了大朝會這一天,有資格參見的文武百全都穿戴整齊的準備上朝。勳貴這邊,連久不面的英國公都穿戴整齊上朝了。

作爲勳貴一系的定海神針,英國公張溶自從張維賢得到皇上重用之後,基本上就不參與政事了,也很面,可是這一次他也出現了。

這位老國公雖然年歲不小了,可是子還算朗。

原本大家以爲英國公府自張溶後,怕是要沒落,畢竟張溶的長子子孱弱,至今無子。二子也是一個不的,誰都沒想到人家兒子不爭氣,但是孫子卻深的皇上寵信。

這邊自然就是四位大學士領銜了,申時行一大紅的蟒袍走在最前面。

文武大臣分列兩廂,張鯨則第一個走上了階,手中的浮塵輕輕的甩了甩,張鯨大聲的喊道:“皇上駕到!”

隨著這一聲喊,朱翊鈞從後面走了上來。

Advertisement

今天的朱翊鈞沒有穿常服,而是特意穿了冕服,腰間著天子劍。目從跪著的大臣上掃過,朱翊鈞面無表的坐到了龍椅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大臣們三拜九叩之後,朱翊鈞大聲的說道:“衆卿免禮!”等到文都站起來之後,朱翊鈞才繼續開口說道:“今日朕召開大朝會,想必諸位卿也知道要做什麼了。”

“今日輿論沸騰,朝廷上下關於學說的討論異常激烈。”

“朕今日召卿們前來,準備爲大明定百年國策。是繼續按照以前的思想行事,還是推崇諸位閣大學士的崇古學說,廢宋儒,學漢儒。”

“亦或者是推崇新儒學,請諸位卿討論討論。”

朱翊鈞的話音剛落,下面就有人站了出來,乃是使陳剛。自從都察院立了法紀司和貪腐司之後,都察院其他使的地位就岌岌可危。

大家都看得清楚,皇上這一次是要重要法紀司和貪腐司,而其他的使基本上都被投閒置散了。

一旦皇上下了廢除風聞奏事的聖旨,那麼自己這些人的結局也就註定了。原本使和各科給事中基本上都絕了,誰想到這個時候發了思想之爭。

這件事發出來之後,這些科道言一下子就找到了方向。

他們知道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如果能夠在這一次的事件之中刷足了存在,那麼說不定會被皇帝重用,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於是這一次的思想之爭之中,跳的最歡的就是這些科道言

陳剛站出來之後,大聲的說道:“起奏陛下,臣以爲思想之爭乃大明興亡之爭,不可不慎重。縱觀古今,思想變革可有?”

“當然有,漢重儒,遂有漢室之強。”

聽到陳剛這話,朱翊鈞頓時鬆了一口氣想,顯然這是支持申時行崇古學派的。這就讓朱翊鈞放心不,這要是被反對派打了第一炮,那後面就不好辦了。

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幾位閣大學士,朱翊鈞自嘲的笑了笑。

自己還真是關心則,現在自己可不是自己一個人,這個崇古學派和學漢儒的主張是他們四個提出來的,現在最著急的應該是他們。

一旦事通過了,他們的好自然不言而喻,名留青史絕對不爲過。

要是失敗了,這四個人估計直接就被打回家了,這一點是他們無法接的。那麼在這個時候,最想事通過的,自然也就是他們四個。

那麼他們自然不可能不做安排,加上自己的安排,問題不大。

在陳剛站出來痛陳了一番厲害之後,又有幾個人接連站出來了,基本上也和陳剛一個意思,全都支持改制,支持推崇崇古學派。

隨著時間的推移,站出來的人越來越多,級別也越來越高。

雖然偶有雜音,可是基本上都淹沒在了贊的浪裡面。

“臣以爲,當斷不斷,反,大明到了今時今日,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吏部侍郎沈鯉站在大殿之上,大聲的說道。

今時今日,吏部沒有上書,沈鯉暫代,他急需功勞穩固自己的地位,即便不能夠在吏部扶正,調任六部的其他部升任尚書也是好的。

這個時候,沈鯉自然不會和朱翊鈞作對。

“廢宋儒,學漢儒,此乃我大明盛世中興之始,臣請陛下廢宋儒,學漢儒!”說著沈鯉直接跪在了地上,以頭杵地。

有了沈鯉的帶,大殿上其他的員也全都反應了過來。

的跪下了一大片,全都大聲的喊了起來,一時間聲勢震天。

朱翊鈞依舊沒說話,而是轉頭看向了依舊站著的勳貴和幾位閣大學士,緩緩的開口問道:“還有哪位卿想說說?”

“老臣有話說!”這個時候英國公張溶站了出來。

袍,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跪下,張溶大聲的說道:“盛世將臨,中興有,此乃大明曆代先帝兢兢業業之功勞,此乃大明忠臣良將前赴後繼之功勞。”

“此乃陛下英明神武聖明燭照之功勞。”

所有人都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英國公張溶,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張溶,這爲公國爺久不出來,這一出來難道就爲了拍皇上馬屁的?

英國公張溶不理會衆人,繼續大聲的說道:“今日陛下雄心壯志藏於腹,當有遠超漢唐之志,創建至今未有之盛世王朝。”

“大明今日之思想,大明今日之制度,已經不足以爲陛下尾翼。”

“臣請陛下改弦更張,正本清源,開萬古新篇章,創萬古未有之強大王朝。”說到這裡,英國公張溶以頭杵地,大聲的說道:“爲此,臣甘願碎骨,爲陛下之階。”

隨著英國公這話,勳貴那邊頓時站出來十幾個,全都嘩啦啦的跪下了。

“臣等願意碎骨,爲陛下之階。”

大明勳貴久不出聲了,這一次站出來,氣勢還真是驚天地的。事實上大明的這些勳貴雖然勢弱,可是隨著軍方的崛起,他們的威勢已經不同了。

勳貴這邊的震撼還沒過,那邊戚繼也站出來了。

在戚繼後,則是京營和軍的將領,如果是勳貴代表的是傳統的軍方勢力,那麼這些人代表的則是現在軍方的實權派。

這些人手握兵權,擔任要職,絕對的軍方實權派。

這些人除了是實權派,還是大明的鷹派,他們當然能看到改制的好,將軍人上的枷鎖一招解開,實乃一掃霾之契機。

崇古,學漢儒,他們想到的不是什麼董仲舒,而是漢朝的名將。

大將軍衛青,冠軍侯霍去病,名將李廣,哪一個不是聲威赫赫的人。一旦崇漢儒,那麼他們這些人是不是也有了爲漢朝那樣名將的機會。

這纔是軍方這些將軍想要的,當今好武之心,誰人看不出來啊!

“臣等願碎骨,爲陛下之階!”

隨著戚繼緩緩的跪下,站在戚繼後的人也跟著跪下了了,這一下整個大殿都安靜了。軍方如此鮮明的表態,一下子改變了局勢。

顯然,反對派知道大勢已去了,反對無效了。

申時行等幾位閣大學士看到這一幕,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他們雖然幫助了皇上,可是他們也知道,從這一天開始,大明將進一個新時代。

這個新時代,未必是他們願意看到的,皇權將再一次達到巔峰。

他們也知道,這是不可逆轉的,當今聖上勵圖治,不就是爲了這一天?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掌握著東廠廠錦衛,握著務府,同時有著軍方和勳貴的強力支持。

加上民間的聲,以及員之中的鐵桿支持者,皇上已經從事實上掌握了朝廷的力量。

從這以後,皇上將徹底掌握大明的權力,至朝堂中樞已經被握在皇帝的手裡面。從現在開始,大明的問題是如何將皇帝的意志貫徹到地方。

“好,既然如此,朕宣佈,從今天開始,大明改弦更張。”

朱翊鈞猛地站起子,大聲的說道,隨之而來的是下面山呼海嘯一般的萬歲之聲。從這一刻開始,朱翊鈞終於爲了這個國家真正的皇帝。

大朝會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外界頓時大譁。

雖然很多人都想到了可能會是這個樣子,可是真的到了這個時候,更多的卻是無所適從。說是改弦更張,可是這也來的太突然了。

朱翊鈞也知道如此做太突然了,可是沒辦法,朱翊鈞覺的時間迫。

在宣佈了改弦更張之後,朱翊鈞下了第一道聖旨,重修大明律。以閣大學士曾省吾主導,調六部和都察院大理寺人手,開始正式修訂大明律。

除了這一道聖旨之外,朱翊鈞沒有在下別的聖旨,看起來事就這麼過去了。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不過是第一步,真正的政策在大明律上。一旦大明律修訂完,那麼新政將藉由大明律開始貫徹執行。

塵埃落定,大明朝徹底開上了改革的快車道。

稅務司。

王用汲看著面前的一份一份文書,黑著臉說道:“這些人還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隨著武清伯府繳納了土地款項和三倍的罰款之後,整個西郊修建園子的人,也都陸續開始繳納了錢和罰款,沒有人在敢遷延。

比起這些勳貴,反而是那些寺廟的最痛快。

時間很快就進了七月,夏日的炎熱徹底來臨了,朱翊鈞的大殿裡面雖然門開著,窗戶也開著,可是依舊覺異常的悶熱。

在朱翊鈞的面前,站著一排臣子,這是一次小型的會議。

左側以順天府尹張國彥爲首,五城都史海瑞也在這裡,在海瑞的後則是徐渭徐文長。另外一側,公務員學校的校長呂慎行。

在呂慎行的後,還有一個人,務府順天府管事廖斌。

廖斌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材瘦削,留著一抹八字鬍。與很多務府的人不同,他不是出廠,而是出於武清伯府的賬房。

能夠以賬房出,做到務府順天府的管事,可見其能力。

“朕今日找諸位卿來,有一件事要和卿們商量。”朱翊鈞目掃過衆人,沉聲說道:“朕準備了一個新的計劃,諸位卿可以聽一聽。”

衆人神都是嚴肅了起來,只有海瑞顯得有些激

朱翊鈞也不知道是自己醫學院的那些人醫好,還是現在的工作讓海瑞有了幹勁。歷史上應該死掉的海瑞,這兩年越活越神。

小老頭幹勁十足的樣子,讓朱翊鈞都有些慚愧。

可能也和海瑞在京城有關係,要知道海瑞的飲食和健康都是有專門的人負責的。朱翊鈞已經把賜予私人醫生,作爲一個專門的福利給大臣了。

當然了,必須是有大功之臣,你以爲誰都能太醫院私人醫生的待遇。

見衆人都看向了自己,朱翊鈞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朕的這個計劃就是打造新順天,朕要把順天府,打造整個大明的範本。”

說白了就是集中全國資源建設順天府,進而向外輻,與後世建立四個直轄市是一個道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