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萬曆駕到 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

《萬曆駕到》 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

作爲一個文,在場上混的開的先決條件就是聽話聽音。做小的時候,要會聽上司的言外之意,做到了天子近臣,那就要會聽皇上的言外之意。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這個也沒法當,早就被拿下了。

樑夢龍自然聽出了皇上的意思,這不是在商量,而是在讓自己去執行。這個倒是沒什麼,做臣子的,乾的不就是這個活。

可是樑夢龍從朱翊鈞的話裡面聽到了另外一層意思,一層讓樑夢龍不敢深想的意思。

皇上這是要提拔工匠的地位,一旦工匠完了分級,那麼除了俸祿不同,必然也會有不同的待遇,一旦有了特權,那麼地位自然就有了區分。

樑夢龍只是想到了這個,沒有想得更深,但是即便如此,也讓樑夢龍有些遲疑了。

開放匠籍,這一點樑夢龍是贊的,可是提拔工匠的地位,有這個必要嗎?作爲儒家子弟,作爲讀書人,踩著其他行當的人上位,這已經是習慣的事了。

從罷黜百家獨尊儒開始,儒門就打各個學派,諸子百家現在都看不到了。

等到擺平諸子百家,儒門就開始打其他的行當,士農工商,使勁的把士人給捧上去。尤其是到了大宋,那句東華門外唱名方爲好男兒,徹底奠定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當今皇上擡舉軍方和勳貴,這一點樑夢龍是看得出來的。

樑夢龍也認爲這樣做無可厚非,富國強兵,可是擡舉匠人,是不是就有些過了?有些東西是需要維繫的,一旦打破了,那麼很多東西就不在了。

事實上樑夢龍沒有想錯,只不過他想的淺,朱翊鈞就是要打破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論調,就是要打掉東華門外唱名方爲好男兒的論調。

Advertisement

朱翊鈞很清楚這個論調帶給這個國家的是什麼。

大家一窩蜂的去考科舉,然後一窩蜂的去當,然後一窩蜂的做商,如果不打掉這個論點,不打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想法,改什麼都改不了本質。

本位沒法改,無論是這個國家,還是其他的國家,有權的人說話聲音都大。

但是本位是基於,做大明的,你纔可以被羨慕,纔可以被人尊敬,而不是因爲你是狹義的讀書人,這是兩個概念。

以公務員制度做基礎,以提高匠人爲牆壁,以拔高軍人地位爲柱子,打造大明新的價值觀。

朱翊鈞下一步就是打掉東華門外唱名,徹底把科舉給打掉,想當,可以,去考公務員,從基層給我一點點的幹起來。

大明不需要閉門讀死書的,不需要五穀不分的,不需要上任帶著好幾個師爺的

很多大臣,考上進士之時已經四十多歲了,以大明這個時代的壽命,他們能幹幾年?能幹什麼?考個秀才就行了,然後考公務員當纔是正經。

工匠考級完之後,朱翊鈞會給在朝廷任職的工匠公務員的份。

時機,把文武員的散階進行掛鉤,可以進行軍轉幹,也可以進行幹轉軍。徹底打掉文的驕傲,雖然不能喊出人人平等,但是喊出平等還是可以的。

漢朝的軍功爵制度是怎麼玩蛋的,還不是漢家的天子使勁的封爵位。

天子家裡面有喜事,犒賞,加封,天子高興,犒賞,加封,原本很稀罕的爵位,直接被完了殘渣,到了後來,直接以錢財買爵位。

一大堆有錢人開始拿錢買爵位,然後爵位就徹底氾濫了。

軍功爵徹底崩壞掉了,皇上把軍方將領的任命徹底握在了手裡面,然後在找理由罷免掉這些有爵位的人。祭祀進獻的黃金不足,這樣的理由被漢家天子用的非常純

急眼了,朱翊鈞都敢賣出,比如賜同進士出

這個是皇上的權力,天子額外的賜予,先不說了是不是公開賣,一旦給勳貴子弟或者軍功子弟的賞賜從恩蔭職換同進士出

朱翊鈞都想看看文的表,在把大商人加上,也賜同進士出

即便有人想阻攔都沒用,想得到賜同進士出的人,必然會站在朱翊鈞這邊。皇上加恩封賞,你不允許,你想做什麼?

只不過這樣的手段太過損了,也太不大氣,朱翊鈞不能突然實行,緩緩推進纔是王道。

公務員制度鋪開之後,朱翊鈞就可以這麼幹,想當,去考公務員,科舉沒戲了。一大堆進士等著排,你們且等著吧。

逐漸加大公務員員的提拔,減進士出員。

朱翊鈞就不相信這些人不會改換門庭,讀書還不是爲了當,還不是爲了出人頭地。如果進士當不上,反而秀才可以,朱翊鈞不相信天下人不會趨之若鶩。

至於有幾個衛道士,朱翊鈞也不在乎,送給他們三個字:去死吧!

樑夢龍雖然會聽音,可是他怎麼會想到自己家的皇上正在計劃如此損的事。漢代的天子外有諸侯尾大不掉,有元老列侯掌權,漢家天子才幹出那麼不要臉的事來。

自從漢代之後,基本上沒有哪朝那一代的皇帝這個幹過,太沒下限了。

可是樑夢龍不知道自己家的這位皇帝在想什麼,他不知道自己的這爲皇帝基本上也沒下限,尤其是在他看到大明的毫沒有下限之後,他的下限也不見了。

是什麼?早就丟了,不見了,誰撿到了,還給我。

從孔家各種投降,誰當權就拍誰馬屁的作風上就能看出來,儒家其實真的沒什麼下限。當的這些人,那就更沒下限了。

親政這幾年,朱翊鈞對這一點更是頗深。

樑夢龍不知道自己家的天子在想什麼,琢磨了半天,他覺得提高工匠的地位,估計也不會造太大的後果,工匠還能當

了片刻,樑夢龍心裡面就有了決斷,躬說道:“陛下聖明燭照,此議大善。”

聽了樑夢龍的話,朱翊鈞頓時就鬆了一口氣,大笑著說道:“好好,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朕就著卿去辦理,按照卿所奏,先從軍匠開始。”

“軍匠則先從軍改之地開始,卿一定要盡心。”

樑夢龍連忙躬道:“是,陛下,臣定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所託!”

看著樑夢龍離開的背影,朱翊鈞嘆了一口氣,自從自己穿越而來,到今年已經十五年了。十年潛伏培養人手,五年小心翼翼的試探佈局,今天終於到了真格的時候了。

與不,在此一搏了!”朱翊鈞面容嚴肅的說道。

最近一段時間的京城可以說是多事之秋,原本過完年還好好的,可是自從法紀司開始抓人,事就開始變得套了。

貪污八十貫以上判絞刑,皇上要嚴行大明律,百驚慌失措。

閣出了修改大明律的提議,事也就導向了另外一個方向,剛開始是爭吵,是上書,可是隨著局面的僵持,事開始向著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而去了。

朝廷和民間突然出現了一種論調,那就是“時移世易,世上無萬世不宜之法。”,看起來是爲修改大明律做註腳,可是這種思想擴散之快,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心學門人開始大肆鼓吹這種說法,一時間民間場,全都在說這個。

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閣大學士申時行就是心學門人,前閣大學士張居正也是心學門人,一時間局勢變得更爲混了。

在這個時候,在京城之地,一個並不是很大的心學門派誕生了。

這個門派胎於心學的泰州學派,創始人是李贄,人數並不多,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力。可是大明律的事鬧騰起來,他們彷彿猛然間就出現了一樣。

他們反對存天理滅人慾,大肆抨擊理學,倡導與百姓同,人人生而有,此乃天理,譬如不食會,不喝會,皆爲人之慾

在政治主張是上,他們倡導知行合一,躬行於百姓之間。

行走於阡陌之間,爲百姓做實事,反對高高在上的形式主義,倡導四民皆本,行業無分高低。人之高地,當以修養和行爲來斷定,而不是以所從事之職業。

倡導勞榮,我之酬勞供養父母妻子,當被人尊重。

對於勳貴勳戚,他們倡導貴族榮耀,凡勳貴勳戚,當有貴族之準則,殘害生民百姓,當鄙視之。對員,他們倡導清廉自守,倡導富民強軍。

員不應該坐在衙門裡面,應該行走於阡陌,與百姓躬耕。

對於個人,他們倡導人無完人,要正視的缺點,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要學會知人善任,謙虛謹慎,學會向別人請教。

三人行必有我師,哪怕是普通的匠人,也可以唯吾師。

整個學派出現的很突兀,倡導的思想也很激烈,從四民皆本到倡導人慾,從倡導時移世易到躬行合一,從倡導明鬼到天志,這一學派一出來,瞬間就震撼了不人。

因爲這個學派雖然打著心學的旗號,可是很多地方都和心學背道而馳。

比如明鬼和天志,那都是墨家的思想,倡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是法家的思想,倡導的人慾說,則是荀子流派的思想。

整個學派雜糅了儒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並且選取的是儒家荀子學派的思想,高舉的是公羊春秋的大復仇思想,打著的是開宗明義正本清源的旗號。

從誕生之初,這個學派就一副要把理學掃到垃圾堆的架勢。

雖然心學和理學一直都在爭論,甚至不乏相互鎮況,可是最近這些年,心學和理學也算是相安無事,這樣高舉大旗的況,當真是見啊!

當然了,學說一出來,自然被無數人斥責人異端。

人鼓譟著到衙門告狀,可是朝廷上下對這件事全都緘默了,沒一個人開口。外面的人不知道,可是朝廷裡面的主要大臣都很清楚。

那個李贄是公務員學堂的先生,公務員學堂是什麼地方?

那裡是皇上的地方,可以說水潑不進針不進,現在這個李贄跳了出來,皇宮一點反應都沒有,他們也不傻,自然明白這是宮裡面的意思。

單憑一個李贄,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鬧出這麼大的事來?

這些當然是朱翊鈞弄出來的,這一次調了朱翊鈞在京城安的所有輿論人手,大肆宣揚新的思想,這門稱爲新儒學的學派一時間名京城。

皇宮大,朱翊鈞臉上的表很淡然,眺著宮牆之外,朱翊鈞知道那裡正醞釀著什麼。

事實上這件事朱翊鈞醞釀很久了,等待的就是這一天。這一招是和自己的爺爺嘉靖皇帝學的,要知道嘉靖皇帝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大禮儀。

要給自己的老爹上尊號,事實上他真的是想給自己的老爹上尊號嗎?

朱翊鈞看來並沒有那麼簡單,他只是需要開闢一個戰場,然後讓大臣站隊。支持我的,那就是我的人,不支持我的,那就不是我的人,就這麼簡單。

把戰場放在禮儀之上,不會牽扯到朝廷政事,損失會小很多。

明末黨爭的主戰場是遼東,爭來爭去的結果是什麼?遼東徹底糜爛了,這是要不得的。朱翊鈞吸取了教訓,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把戰場放在思想之爭上,贊同我的,那就是好同志,不贊同的,那就回家去吧!

朱翊鈞這一次打定了主意,朝堂上的這些大臣,無論是誰,只要站出來抨擊新儒學,站到自己的對立面,那就必然要收拾掉。

沒有毫商量的餘地,清洗朝堂是自己早就該做的事了。

自己接下來的改革作會很大,自己需要的是一支無條件服從的員隊伍。哪怕是爲人有些瑕疵,也沒有關係,只要能辦好自己代的事就足夠。

在這一刻,朱翊鈞更加理解張居正的用人了。

有些人看起來很不錯,有能力,有想法,可是他和你的想法不一樣,自己沒心也沒力和對方爭論,索就拿掉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