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萬曆駕到 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

《萬曆駕到》 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

事實上趙廉雖然還沒崩潰,可是距離崩潰也不遠了。

在得知自己調任都察院右都史的時候,趙廉是興的。這不但是一個清貴的衙門,同時也是一個實權衙門。雖然依舊不是九卿之一,但是距離九卿也不過一步之遙。

相比較起來,南京戶部侍郎可就差遠了。

南京戶部侍郎想要調任京城九卿,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基本上需要外放督,然後轉任回京。都察院右都史就沒有這個顧慮,完全可以直接在進一步,任九卿。

可是到了京城之後,趙廉的心就不好了。

在得知都察院右都史的職責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雖然都察院右都史位高權重,現在還掌握著法紀司和貪腐司兩個大殺級別的衙門。可是這兩個衙門現在就是燙手山芋,本就不好接。

在加上聽到了自己的名聲傳說,趙廉心中就是咯噔一下,皇上這是要把自己當刀了。

歷史上酷吏沒有一個下場好的,自己該怎麼辦?做這個,前途灰暗,弄不好就是家破人亡,不做這個,估計現在就得家破人亡。

皇上對自己信重有加,把法紀司和貪腐司給自己,自己不幹,這就是打了皇上的臉,讓皇上丟面子。打皇上的臉,讓皇上丟面子,自己能好過?

走在進宮的路上,趙廉都在心糾結著,自己該怎麼辦。

此時的朱翊鈞在做什麼?

他在逗鳥。

前些年進貢的鸚鵡現在已經老了,每天曬太,不過被宦教的很會拍馬屁,整天皇上萬歲皇上萬歲的喊著,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

朱翊鈞倒是喜歡這個老鳥的,每天逗逗它,心也能好不

Advertisement

“皇爺,趙廉趙大人來了!”張鯨站在朱翊鈞的後,躬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淡笑著說道:“讓他進來吧!”

對於趙廉的安排,朱翊鈞只是覺得他在那個位置上合適罷了。至於什麼酷吏刀子之類的,朱翊鈞只能說趙廉想多了,這個時代的人都想多了。

朱翊鈞是絕對不會養酷吏的,也絕對不會藉著酷吏的手清理場。

歷史上用酷吏最出名的人是誰?當然是武則天。

終其一朝,周興和來君臣之名,震撼了多人。可是武則天當時是什麼形勢?得位不正,以子之君臨天下,有大臣心懷不軌,外有李氏宗親圖謀皇位。

在那種況下,武則天用酷吏,也是不得已爲之。

自己是什麼形勢?手握軍政大權,大明朱家天子正朔,怎麼會幹用酷吏的事。自己要的是制度,制度的反腐,爲大明的員制定新的規矩。

提拔貪腐司和法紀司的地位,擡舉貪腐司和法紀司的掌事,這纔是自己該做的。

不說其他,等到貪腐司和法紀司吸收各道使和給事中之後,朱翊鈞就準備以都察院左都史掌其事,徹底把都察院定位大明的監察機構。

到時候,都察院左都史不但會爲九卿之一,同時還會閣大學士。

其他衙門沒有定例,但是都察院的左都史必閣。無論是誰坐上這個位子,必須在閣有位子,用這種方法擡高都察院的地位。

以此來墊定大明員糾察制度的基礎,這是朱翊鈞給趙廉安排的路。

如果他幹得好,趙廉就是第一個以這樣的閣的人,絕對能夠名留青史的人。當然了,這得看趙廉是什麼態度,乾的怎麼樣。

趙廉當然不知道朱翊鈞是怎麼想的,走進來之後,心中忐忑不已。

“臣趙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廉走進來之後,恭敬的跪在地上,給朱翊鈞行禮。

朱翊鈞轉回,淡笑著說道:“起來吧!”

事實上這是君臣二人第一次見面,趙廉爲這麼多年,一直都在外任,還從來沒見過這位天子。雖然進京朝見過,可是那也是站的老遠,連皇上的臉都看不到。

“趙卿之名,朕久聞了!”朱翊鈞笑著說道。

“無論是徐德還是定北侯,對卿都是頗多讚譽。”

“臣惶恐!”趙廉連忙躬道。

朱翊鈞一笑:“對於能臣幹吏,朕一項都是不吝惜賞賜的,也不吝惜委以重任。朕對都察院很看重,對法紀司和貪腐司很看重。”

“朕以爲卿有此才能,卿可有信心能任事?”

趙廉心中苦笑,他知道自己這是躲不過去了,咬了咬牙,既然躲不過去,那就索一條道走到黑。沒有毫的遲疑,趙廉躬道:“臣有信心!”

點了點頭,朱翊鈞讚賞著說道:“很好!”

“那就去給朕好好幹,別讓朕失。”

“是,陛下,臣定然不負陛下所託!”說完這句話,趙廉又道:“臣告退!”說完便躬著子退了回去。

人在不由己,自己皇帝都是如此,何況趙廉?他現在沒有資本拒絕。朱翊鈞也不會給他拒絕的機會,雷霆雨俱是君恩,我說了,你就得做。

“趁著這個機會,得乾點別的事啊!”朱翊鈞想了想,淡淡的說道:“王用汲去稅務司了嗎?”

王用汲自從從南京回來,一直在休息,朱翊鈞放了他大假。自從紳一納糧開始之後,王用汲一直都是忙前忙後的。

現在北直隸,然後去了山東,最後到南京,不但天南地北的跑,也一直沒有休息。

這一次回來之後,朱翊鈞就安排他好好休息,並且派了太醫院的人給他調理。稅務司現在可離不開王用汲,朱翊鈞對他非常倚重,可不能把他給用廢了。

只不過這也該休息的差不多了,稅務司該幹活了。

作爲大明風頭非常勁的衙門,居然被法紀司搶了風頭,這樣不好。現在是到了稅務司出手的時候了,同時也到了自己摟錢的時候了。

“回陛下,王大人三天之前已經回到法紀司了。”張鯨連忙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直接吩咐道:“傳來!”

王用汲這些日子休息的很不錯,再一次回到稅務司可謂幹勁十足。稅務司現在基本上已經走上了正軌,王用汲心的事倒是沒有以前多了。

在得到朱翊鈞的傳召之後,王用汲第一時間就來到了皇宮。

見到王用汲之後,朱翊鈞擺手讓他免禮,作爲朱翊鈞的心腹大臣,王用汲絕對算得上是跟的最早的一批,而且功勳卓著。

看了一眼王用汲,朱翊鈞笑著說道:“觀卿今日之神,倒是讓朕甚是欣。”

“多謝陛下掛念,臣慚愧,太醫院醫醫湛,加上陛下恩賞各種補品,臣之已經大好了。”王用汲連忙躬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隨後笑著說道:“這一次戶部尚書出缺,朕原想以卿任之。”

聽到朱翊鈞這話,王用汲頓時就一愣,心中有些不明白。事實上沒人不知道朱翊鈞對王用汲的看重,也沒人不知道朱翊鈞對王用汲的培養。

很多人都把王用汲當了戶部尚書的接班人選,只不過這一次卻沒能扶正。

要說心裡面不失落,肯定是不可能,不說自己忙前忙後的做事,單單是自己的地位也到了。戶部侍郎,稅務司掌事,進一步做戶部尚書,這也是應有之意。

只不過王用汲覺得這件事也就過去了,沒想到皇上居然又提起了。

朱翊鈞看著王用汲,笑著說道:“你還年輕,先別和其他人爭了。”

事實上王用汲也知道,自己和曾省吾爭奪,本就勝算。無論是威還是資歷,曾省吾對自己都是全面的碾,這個沒法比。

說功勞,曾省吾爲這麼多年,功勞也是不

這一次在西北,曾省吾開大明軍改之先河,也是勞苦功高。自己雖然一直在立功,可是畢竟時間短。至於皇上說的年紀小,王用汲都不知道怎麼說了。

自己過了年都六十了,還小?陛下你這是調戲臣子。

看著王用汲一臉的尷尬,朱翊鈞笑著說道:“戶部尚書是一個好位子,可是朕不想給你,爲朕立功的人,當重賞,又豈是一個戶部尚書能酬的。”

聽了朱翊鈞這話,王用汲臉一變,難道?不能吧!

自己乃是隆慶二年進士,而且位列三甲,自己的第一個位是淮安推,可見自己的考試績之低。可以說,自己就是那一屆的倒數。

有時候回憶起來,王用汲都覺得神奇,自己居然做到了戶部侍郎的位置。

在王用汲想來,自己這一輩子,如果能做到尚書致士,也算是足平生了。可是聽皇上現在的意思,自己怕不是要閣?

卿可知此殿何名?”朱翊鈞看著王用汲,笑著說道。

這個王用汲哪裡不知道,這裡是文華殿啊!

原本文華殿只是皇上的書房,學習的地方,可是現在的大明誰都知道這個地方在皇上眼中的重要。皇上年登基,張閣老就是在文華殿教皇上讀書的。

皇上親政之後,基本上都是在這裡辦公,也是留宿在這裡,爲此都不怎麼回乾清宮。

當年張閣老置屏風於文華殿,上面寫著大明所有七品以上員的名字,現在這些屏風還在,這裡是對陛下有著非凡的意義。

王用汲頓時就想到了一個可能,難道陛下要以自己爲文華殿大學士?

大明的閣之中,大學士都是以殿爲名的,華蓋殿、謹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但是文華殿大學士卻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文華殿大學士,雖然也屬大學士之列,但是它卻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文華殿大學士有輔佐教育太子之責任,地位很特殊。

想到自己要爲文華殿大學士,王用汲就有些激

雖然皇上年輕,皇后沒有嫡子,可是聽說皇后有有孕了,很可能誕下皇子。現在自己這個文華殿大學士,看起來可能有些尷尬。

可是一旦皇后誕下皇子,冊封爲太子,那自己立馬就不一樣了。

或許自己教導不到太子,可是名份地位卻有了。

以自己的年紀,哪怕進了戶部尚書,或者閣,估計這輩子也就是排名最低的大學士了。不說其他的,排隊都能把自己排死。

現在皇上給了自己文華殿大學士的位子,顯然這是給自己的特殊酬勞。

想到這裡,王用汲激的有些不能自已。雖然方逢時以非翰林之閣了,可是王用汲從沒想過自己也能閣,而且還是特殊的文華殿大學士。

“回陛下,這裡是文華殿!”

雖然強自制,可是王用汲的聲音還是有些抖。

朱翊鈞笑著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是啊!文華殿!朕卿爲文華殿大學士,卿莫讓朕失,好好幹!”

聽到朱翊鈞這話,王用汲直接就跪下了。

“臣謝陛下!”王用汲激子都抖了。

王用汲不善科舉,考中進士之時已經四十歲了,原本以爲這輩子也就這麼回事了。在場上誰不知道,二十歲中進士,那是前途無量。

三十歲中進士,也算是前途明,可是四十歲中進士,也就那麼回事了。

如果四十歲中進士,考得好,也還好說,像自己這樣四十歲中進士,位列三甲邊緣,能夠做到今日的位,已經堪稱奇蹟了。

現在不但能閣,而且還是文華殿大學士,這已經不是足平生,而是登上人生巔峰了。

朱翊鈞走到王用汲的邊,手將王用汲攙扶起來,笑著說道:“朕從來不會虧待功臣,紳一納糧,多虧卿運籌帷幄。”

“大明稅務司能今日,卿也是功不可沒,卿對得起朕的獎賞。”

朱翊鈞說道這裡,又笑著說道:“不過卿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再立新功啊!”

朱翊鈞給王用汲文華殿大學士的位子,一方面是爲了獎賞,一方面是爲了給外人看的,好好幹,朕捨得賞賜,另外一方面就是激勵王用汲了。

幹大事之前,先給王用汲好,要想馬兒跑,不喂點好草怎麼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