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萬曆駕到 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

《萬曆駕到》 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

朱翊鈞讓張學去任三邊總督,目地只有一個,那就是軍改。宣大的軍改早就傳出去了,現在大家都知道朝廷議要軍改。

如果說哪裡的軍最期待軍改,那就只有三邊。

三邊太苦了!

無論是當兵的還是軍,在那邊喝西北風吃沙子,朝廷不給撥付糧餉,至於土地出產,那也得有出產。真要是膏之地,那還好了。

連黃河九套唯富一套河套平原都要完蛋了,何況其他的地方。

軍改那是給錢給糧食,對於他們來說,那就是非常期待的事。朱翊鈞原本是不想改那邊的,因爲那會給朝廷增加很大的負擔。

三邊這些年遠沒有東北來的重要,尤其是在打了瓦剌之後,三邊的作用更是小了很多。

朱翊鈞算了很多,但是唯一沒有算的就是人心。三邊之地,蠻荒苦寒,那裡有著最苦的大明士卒,他們在那裡苦熬苦業。

現在朝廷有能力了,那麼就應該先著他們。

給朝廷增加負擔的事,朱翊鈞現在不太在意了,有了法紀司的抄家行,肯定能夠得到一大筆銀錢,足夠朱翊鈞拿去軍改了。

加上朝廷現在鬧出了這些事,自己也需要一個地方安置張學

隨便找個地方倒是可以,可是張學這樣的人才就這麼閒起來,朱翊鈞又不甘心。三邊這個位置就很合適,可以把軍改的事給幹了。

至於張學能不能幹好,這個朱翊鈞倒不是很擔心。

張學可不是詞臣出,他在遼東干了很多年,那還是隆慶年間的事,大學士高拱用張學右僉都史巡遼東。

在任招流亡,充實軍伍,整頓戰備,與大將李樑擊敗土蠻,進右副都史。

Advertisement

張學在這方面其實很擅長,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朱翊鈞相信到了三邊之後,完軍改對張學來說難度不是很大,朱翊鈞相信張學的能力。比起曾省吾,張學只強不弱。

手段上,張學也非常的高超,隆慶年間爲高拱所用,到了張居正秉政,他又爲張居正重,後來得到了自己看中,這是一個人才。

“臣定然不負陛下所託!”張學連忙躬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此去三邊,上高水長,卿保重。”

等到張學走了,朱翊鈞陷了沉思,他知道自己的當務之急是任命吏部尚書。王國要走,吏部侍郎趙德乾被抓,現在的吏部就只剩下了一個侍郎了。

剩下的這個人事實上就是朱翊鈞培養的後備人選,準備將來接班的,這個人就是沈鯉。

萬里十二年,沈鯉調任吏部,任吏部侍郎,現在也是到了用他的時候了。事實上這個時候,從其他六部調一個尚書到吏部是不合適的。

吏部乃六部之首,吏部尚書又有天之稱,想要以侍郎之進階,很難。

可是現在也顧不得這些了,吏部三個大員去了兩個,現在自己需要的是穩住吏部。沈鯉在吏部三年了,正是合適的人選。

“張鯨!”朱翊鈞了一聲張鯨:“著閣擬旨,沈鯉暫代吏部尚書。”

即便是朱翊鈞,直接將沈鯉提拔到吏部尚書的位子上,也是不合適的。這需要一個過渡,暫代就好了,過些日子在扶正。

這是政治妥協的手段,朱翊鈞現在玩的很

“是,陛下!張鯨答應了一聲,躬退了出去。

沈鯉是高拱的同鄉,同時還得他的座師,這個人爲人很正直,非常得張居正的喜歡,是張居正非看看重的年輕人。

不過有一點朱翊鈞也知道,沈鯉和申時行不和!

沈鯉這個人爲人喜歡鑽牛角尖,剛正不阿,與申時行這個喜歡和稀泥的和事佬格,完完全全的不同。兩個人以前同在張居正門下就有多不和,如果朱翊鈞任命沈鯉爲吏部尚書,申時行肯定會反對。

只不過現在暫代,這是朱翊鈞的權力,現在朱翊鈞也不想鬧騰,暫代就合適的。

暫代多久,這個就不好說了,沒有合適的人選,那就先暫代著吧!

京城,城門口。

挑開馬車的簾子,向外面看了一眼,曾省吾臉上沒什麼表。雖然僅僅離開了京城一年多,可是曾省吾還是有一種恍如隔世的覺。

看著忙碌的城門口,曾省吾覺得這京城好像又熱鬧了。

雖然沒有在京城,可是曾省吾對京城的事還是很瞭解,他記得他聽張維賢說過一次,皇上好像要打造什麼大京津,的張維賢也不清楚。

到了吏部割了文書,曾省吾直接去了皇宮。

歸來之後先去見皇上,這個待遇一般人可沒有,但是曾省吾自然是沒問題。這邊通報進去之後,那邊曾省吾就看到了張鯨。

曾省吾連忙抱拳說道:“張公公,多謝,多謝!”

張鯨現在的地位非常高,作爲朱翊鈞最信任和親近的大太監,掌握著東廠的張鯨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加上出京辦案子樹立的威信,能讓張鯨親自出迎的人可不多了。

現在太監們都知道,只要張宏一死,那麼張鯨就會爲大明第一宦

“曾大人客氣了!”張鯨對著曾省吾抱了抱拳,笑著說道:“皇爺還在裡面等著曾大人呢!”說著就在前面給曾省吾帶路。

走進文華殿,曾省吾連忙跪在地上說道:“臣曾省吾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翊鈞笑著從臺階上走了下來,手將曾省吾給攙扶了起來,然後笑著說道:“卿辛苦,今日見到卿如此健康,朕就放心了。”

“託陛下洪福,臣子尚可。”曾省吾連忙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拉著曾省吾說道:“宣府的事辦的不錯,朕很欣!”說著朱翊鈞又接著說道:“這一次回來,要不要休息幾天?”

休息幾天?

曾省吾知道自己沒辦法休息,京城發生的事他都知道了,法紀司大發神威,兩個侍郎被拿下,吏部尚書王國致仕。

想到王國,曾省吾還,那是照顧他的一位老大人。

不過誰都有這一天,如果連這一點都看不,那麼也不用在場混了。曾省吾做這麼多年,什麼沒見過,自然不會陷其中。

“臣不用休息!”曾省吾開口說道,語氣很堅定。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早就想到曾省吾會這麼回答,畢竟現在是什麼時候,是曾省吾上位的時候,跑去休息算怎麼回事。

“那好,卿去戶部吧!”“朱翊鈞沉聲說道:“戶部尚書張學去了三邊,戶部侍郎錢遷被抓起來了,但是戶部不能。”

卿去把戶部給朕穩住,沒問題嗎?“

當然沒問題!

曾省吾以前也做過戶部侍郎,去戶部問題不大,自己戶部尚書的位子到手了,這讓曾省吾頓時鬆了一口氣。雖然皇上答應的閣大學士還沒落實,可是一個戶部尚書,自己不虧。

“是,陛下放心,臣一定盡心盡力,儘快穩定戶部。”曾省吾躬著子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那卿休息兩天就去戶部上任吧!”

“是,臣告退!”曾省吾連忙躬退了出去。

曾省吾的尚書銜給了,剩下的就是閣大學士的位子了,這個位子肯定也要給,這一點沒得商量。一來朱翊鈞不能做一個失信的皇帝,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二來,這也是給大臣們的一個信號,用心給朕做事,恩賞一定不會差。

這一點同樣很重要。

曾省吾爲戶部尚書的事本沒有引起太大的意外和波瀾,大家都知道,曾省吾這一次回來,必然會到重用。

在去宣大之前,曾省吾就要閣了,現在宣大的事辦得那麼漂亮,怎麼可能不獎賞。甚至有的人已經猜到了,不久之後,曾省吾就要被爲曾閣老了。

送走了曾省吾,朱翊鈞也鬆了一口氣,下一步自己要做的就是安排曾省吾閣了。

薊州的軍改也要提上日程了,這個倒是沒什麼難度,關鍵是遼東的軍改,那是一個大問題。遼東的軍改會到什麼利益?當然是李樑。

樑現在已經有擁兵自重的趨勢了,養自己的親兵,並且將商民之利全都攬自己名下,爲人也日漸驕橫,軍改他估計會很反對。

可是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遼東可是朱翊鈞非常看重的地方。

大明有兩大糧倉,分別是華北平原,西起太行山,東至海濱,北達燕山,南抵淮河,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中原地區。

第二個是長江中下游平原,自巫山向東至海濱,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後世不是有“湖廣,天下足”的說法。

至於秦漢之時的關中、漢中和蜀,到了大明的時候,也就剩下一個蜀了。蜀還不方便運輸,本指不上。

剩下的兩個糧倉,現在大部分都種植了經濟作

比如浙江的桑田,各地的茶葉等等,種植糧食的地方其實已經不多了。隨著自己對商品經濟的推,大明的糧食肯定會不夠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