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萬曆駕到 第二百五十八章 案發

《萬曆駕到》 第二百五十八章 案發

京城這些日子原本很平靜,大家各司其職,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只不過當法紀司的人出現在吏部,很多人就不好了。

吏部值班房,王國看了一眼齊斐,手將手中的文書放下。

從始至終,齊斐都躬著子,一,就等著王國開口。這是對王國的尊重。在大明,沒人敢對著這位老尚書不尊重。

大明吏部尚書的職嚇人,更嚇人的卻是王國

隆慶年間,王國就已經做到了侍郎之位,萬曆元年擔任戶部尚書,萬曆五年轉任吏部尚書,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間,地位穩如泰山。

王國絕對可以說門生故舊遍天下,王天的名號可是非常響亮的。

“免禮吧!”王國沉著臉說道,等到齊斐站直了子,王國這纔開口說道:“你們法紀司的人到我吏部來,有何事?”

“回尚書大人,抓人!”齊斐臉上沒什麼表的說道。

抓人?

聽了這話王國就是一條眉,隨後淡淡的問道:“抓什麼人?”

“吏部右侍郎趙德乾!”說著齊斐拿出了文書,然後恭敬的遞給王國:“大人,這是閣的文書!”說完又退到了一邊。

說是閣文書,可是這玩意上面蓋著皇帝的玉璽。

如果是明發,那這就是聖旨了,把文書放在一邊,王國再一次問道:“說說,爲什麼抓人。”

齊斐把趙德乾的事全都講了,沒有一一毫的瞞:“尚書大人,趙德乾賣一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法紀司準備將其帶回去審問。”

半晌,王國苦笑著說道:“去吧!”

等到齊斐離開,王國苦笑著嘆:“老了老了,該回家了!”說這句話的時候,王國的語氣很複雜,有一如釋重負,又有一不甘心。

Advertisement

齊斐帶著人直奔趙德乾的值班房,此時法紀司的人已經在那邊等著了。

來到門口,齊斐一擺手,法紀司的人就衝了上去,裡面頓時一陣混,等到齊斐走進去,趙德乾已經被帶到門口了。

“趙德乾,你買的事發了,跟我們走一趟吧!”

“本乃法紀司郎中齊斐,這是你的批捕文書!”說著將閣的文書給趙德乾看了一眼,然後說道:“行了,帶走!”

批捕文書,這東西當然是朱翊鈞創造的。

雖然賦予了法紀司權力,但是隨便抓人是不可以的,四品以下的員,需要法紀司掌事批捕文書,也就是都察院左副都史王家屏。

七品以下,齊斐開批捕文書就可以了。

但是四品以上,這文書必須皇上準許,閣開

吏部右侍郎趙德乾被法紀司帶走了,這個消息旋風一樣傳遍了整個京城場。無數的吏都是莫名其妙,這是怎麼回事?

很快案子就了出來,趙德乾賣

隨著案件出來,被抓人的就更多了,單單是吏部一個衙門就有十多個人被抓起來了。連帶著古董店和趙德乾堂弟趙德坤,全都被抓起來了。

法紀司的大名瞬間響徹整個大明場,太嚇人了。

雖然法紀司立的時候很高調,可是之後卻很低調,誰能想到不聲不響的搞出這麼大一個案子。直接將吏部右侍郎給拉下馬,其他的員頓時有些發了。

法紀司這邊作很迅速,也非常的有秩序。

審問,取證,畫供,一切進行的有條不紊。

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跪在地上的王國,苦笑著從臺階上走下來,手將王國攙扶了起來。看著王國蒼老的臉龐,花白的鬍子,朱翊鈞所有的話都化作了一聲嘆息。

“張鯨,去準備酒菜,朕要和王卿喝一杯。”朱翊鈞轉頭對張鯨吩咐道。

事實上無論是王國還是朱翊鈞都知道,王國這個吏部尚書幹不下去了。非要幹,肯定會鬧得灰頭土臉得,王國的威勢是在他沒犯錯的時候。

一旦犯了錯,那就會被人抓住攻訐,你想躲都沒地方躲。

聽到朱翊鈞吩咐張鯨去置辦酒菜,王國笑了:“陛下懂臣!”

等到酒菜擺好,朱翊鈞拿起酒壺給王國倒了一杯,然後笑著說道:“這杯酒,朕謝卿,謝卿爲大明鞠躬盡瘁,謝卿爲朕肝腦塗地。”

“臣謝陛下!”王國抖著端起酒杯,一口喝掉了杯中酒。

半晌,王國纔開口說道:“臣爲多年,憾事倒是有幾件的,可是這最爲憾的事,便是沒能爲陛下完陛下心中事。”

“這幾年也有人說臣年紀大了,眷不去,可是臣知道,臣不是眷職。”

“臣想求一個圓滿,臣萬曆元年任戶部尚書,那個時候張閣老剛開始秉政,臣記得很真切,張閣老說他準備幹大事,問臣要不要幫他。”

“臣就問,何大事?”

說到這裡,王國嘆了一口氣:“臣還記得張閣老的話,他當時對臣說‘中興大明’,爲了這四個字,臣便和張閣老幹了。”

“其間多非議,多艱難,這一晃都十五年了。”

朱翊鈞默然,王國的致士,代表著的是江陵黨的衰落,代表著的是張居正改革的徹底落幕。如果說張居正的死是落幕的開始,那麼現在就開始退場了。

“這天下聰明人終究是有的,張閣老改革的時候,不人都說他會赴王文公後塵。”

“張閣老不知道嗎?臣不知道嗎?天下的聰明人難道就只有他們?”王國說到這裡,略微的說道:“可是這天下事,終究要有人去做,帶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氣魄去做。”

“臣很欣,不是爲張閣老,也不是爲臣自己,是爲了大明。”

“大明有陛下才是大明之福!”說到這裡,王國苦笑著說道:“臣原本想著,如過天假以年,臣想幫著皇上完心中的大抱負。”

“現在看來是不了,不過臣會看著,希天假以年能夠讓臣看到那一天。”

再一次把杯中酒喝掉,王國袍趴在地上,給朱翊鈞磕了一個頭:“臣走了,陛下保重,臣等著陛下威凌天下的那一天。”

朱翊鈞則是笑著說道:“卿拭目以待,朕必使大明聲震寰宇,威加海。”

王國走了,朱翊鈞站在臺階上久久不言。

在朱翊鈞的側,張鯨有些擔心的看著朱翊鈞,沉聲說道:“陛下,事到如今,保重龍啊!”

看了一眼張鯨,朱翊鈞淡淡的笑了笑。

事實上朱翊鈞只是在思考王國的話,這世上的確有不聰明人,他們什麼都能看,他們看之後選擇躲開,抱著肩膀嘲笑那些沒能躲開的人是蠢貨。

可是那些沒能躲開的人,真的是不知道躲嗎?非是不知,而是不能。

這天下,終究有些事要有人做,哪怕是犧牲,哪怕是死。朱翊鈞想到的是華夏的近代史,山河淪陷,鐵蹄踏碎了山河。

無數的聰明人做出了選擇,他們躲了,閃了,甚至從了。

可是又有多人選擇了反抗,他們是看不明白嗎?只是有些事,終究有人要去做。無關對錯,無關是非,關乎的只是自己的心。

第二天,吏部尚書王國上了請罪摺子以及致士摺子。

這兩份奏摺上了之後,朝廷的風向頓時變了。吏部右侍郎趙德乾被抓,大家沒什麼太大的反應,雖然他是吏部侍郎。

擔心的也不過是害怕被牽連,其他的本不太在意。

可是王國致士,這個就是大事件了,吏部尚書致士,代表著是大明中樞的一次大盪。這盪之大,或許僅次於萬曆十年張居正之死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卻沒人傻到跳出來,京城反而給人一種詭異的平靜。

在這種況下,朝廷頒佈了宣大總督的人選,而現任的宣大總督曾省吾回京了。朝廷給的說法是另有任用,只不過是何任用,沒說。

這就更讓朝堂顯得詭異的安靜,大家都知道,大明朝廷的變更時代到了。

曾省吾去宣大之前,那就是馬上閣的存在,這一次去了宣大,軍改完的漂亮,宣大治理的也非常好。一年多的時間,曾省吾在宣大,功勳赫赫。

那麼這個時候曾省吾回京,將會得到什麼任用?

所有人都看的出來,曾省吾閣已經是不可阻擋的事了。

五月之後,雨水漸漸的多了起來,朱翊鈞也更喜歡看雨了。站在文華殿的屋檐下,看著外面的雨滴砸在地面上,朱翊鈞的心就會平靜下來。

在這個時候,思考一些事,是朱翊鈞很的事

“皇爺,王家屏和齊斐求見!”張鯨站在朱翊鈞的後,恭敬的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讓他們進來吧!”

時間不長,王家屏和齊斐就從外面走了進來,兩人的表都很嚴肅。見到朱翊鈞之後,跪在地上行禮,等到朱翊鈞擺手,兩個人才從地上站起來。

“兩位卿今日前來,所謂何事?”朱翊鈞看著兩個人,開口說道。

“陛下,朝廷準了王大人的致士摺子?”王家屏沒說什麼事,反而反問了朱翊鈞一句。

回頭看了一眼王家屏,開口說道:“是,原致仕。”

在大明,原致仕就相當於後世的退休待遇了,原致仕就代表退休之後依舊沒退休的待遇。錢糧就不用說了,原致仕由一個非常重要的權力,那就是可以繼續向皇上奏摺。

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待遇,當然了,原致仕也是一種殊榮。

王家屏倒是不關心王國致仕的事,他和王國也沒那麼悉。關鍵是他手上還有兩個案子,一個是刑部侍郎案,一個是戶部侍郎案。

一旦這兩個案子發了,那是不是得比照這一次的事辦理?

戶部尚書和刑部尚書怎麼辦?是不是也致士?一旦他們也致士了,那自己這邊就把六部尚書搞下去三個,法紀司的名聲直接就得臭大街。

當然了,這還是小事,可是吏部尚書沒了三個,怎麼做事?

沒有一個吏部尚書加一個吏部侍郎,這就已經很麻煩了,可是再沒兩個尚書和侍郎,那就是大麻煩了。可是案子也不能不查,王家屏都不知道怎麼辦了,這纔是他帶著齊斐進宮的原因。

事實上王家屏帶著齊斐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齊斐的份。

雖然不知道齊斐出廠,可是王家屏卻知道這個齊斐必然是皇上心腹,把他帶來就是告訴皇上,這是他搞出來的,別牽連我。

王家屏倒不是不想承擔責任,實在是這個責任不好承擔。

“陛下,這是法紀司正在查的兩個案子。”王家屏躬把自己帶來的兩份卷宗呈了上來,然後就站在了一邊,等著皇上看。

朱翊鈞有些不明所以,查就查唄,拿給自己看做什麼。

拿過卷宗翻看了一眼,廖原就無語的著窗外的水滴,看雨的心瞬間就沒有了。這兩個案子都是大案,牽扯到了兩個六部侍郎。

如果照例辦理,那戶部尚書和刑部尚書都得回家。

在加上兩個侍郎,這一次的吏部尚書和吏部侍郎空缺,朝廷六部瞬間了一半大佬。可是不查,那就更不合適了,這是大案。

朱翊鈞把卷宗給了張鯨,然後看了一眼齊斐,淡淡的說道:“說說看,你怎想的?”

齊斐這個人朱翊鈞很悉,廠一期的優秀畢業生,非常的有能力,是自己嫡系之中的嫡系。在山東表現優異,尤其是在偵查白蓮教的事上,展現了無與倫比的天賦與能力。

朱翊鈞爲了獎賞他,也爲了更好的發揮他的才能,這才把他調到了法紀司。

事實證明朱翊鈞的眼一點都沒差,這法紀司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就是三個侍郎,很有可能還要饒上三個尚書,絕對的大手筆。

此一戰之後,法紀司的大明必然響徹大明,絕對力東廠和錦衛。

比起東廠和錦衛,法紀司辦的可是鐵案,人家不怕查,不怕翻案,這就要了命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