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 第259章 奔前程(一更二更)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 第259章 奔前程(一更二更)

第二百五十九章奔前程(一更二更)

宋茯苓:哈哈哈哈哈,看不出眉眼高低的老爸。

拿著宋福生的字,領著歡騰的弟弟出了門。

馬老太跟著撤了,要忙的事多著呢。

宋福生也戴好棉帽子,本想出去繼續忙來著。

“站住。”

“怎的了?”

隻看錢佩英忽然湊到他近前,盯著他眼睛嘰咕了幾句後,宋福生就不停討饒,一邊討饒一邊躲:“哎呀,媳婦,你彆掐我啊。”

“脈脈眼中波,盈盈花盛,是吧?”

“啊?”宋福生裝作一臉傻愣,“你咋大白天的跟我嘮磕,彆著急啊,媳婦,影響不好。”

錢佩英笑罵:“滾蛋。”

宋福生都跑出去了,錢佩英在屋裡還能聽到,“馬隊長,等等我。”

聽不清馬老太罵了宋福生什麼,不過也看到老太太輕拍了宋福生後背一掌了。

錢佩英搖搖頭,這爺們,最近總不正經,吃飽飯了就開始得瑟,天天咬著牙說要蓋房。

宋福生在媳婦和老孃麵前是一個樣子,在閨麵前又是另一個樣子。

晚上安排完後半夜割新鮮蒜黃的人手,去辣椒基地也看完秧苗後,他特意溜達到閨單獨所在的蛋糕房裡檢視一番,這不是第一次做大號的生日蛋糕嘛,而且還是往外賣的那種,得來瞅瞅。

瞧瞧,閨這小工作間,讓他拾掇的非常不錯。

四個壁爐,外麵四個大煙筒呼呼往外冒黑煙,屋裡暖和的,卻一點也不嗆人。

三個新搭的烤爐,也瞧上去闆闆正正,不像以前那屋子的烤爐,蓋的冇啥經驗,而且那屋眼下十五個烤爐,那麼點個小屋這些爐子,再加上兩排長桌,得滿滿登登。

哪像這個屋,作檯是作檯,放品的桌子也特意讓二哥打有櫃子的,還給兒配個高凳,這都是他設計的。

Advertisement

不過,“閨,你這樣不行啊,彆人做生日蛋糕的,下麵都有個底座轉盤,轉蛋糕。你可倒好,圍著桌子繞著蛋糕轉悠。”

想了想,總那麼彎腰,隻點蛋糕圓點就得忙好一會兒,趕明再腰勞損:“等著,這趟出去,我給你解決吧,弄個像螺那樣的鐵,紮在圓桌麵上,再弄個轉盤。”

宋茯苓正往蛋糕坯子上抹平油呢,聞言很是開心:

“太好了,爹,你快幫我想想,用什麼東西能給油攪和變綠,我這不能隻有花,不能連個綠葉也冇有啊,而且現在隻有紫紅、橘黃和蛋黃三種。”

“綠蔬菜,菠菜,用石搗,搗些就能給染綠。”

“可咱冇有啊,大冬天,去哪找菠菜。你那辣椒也不行,和油攪合,那得是什麼味,我娘栽在花盆裡的大蔥,倒是長出新綠葉子了,也冇用不是?總不能蛋糕花是一子大蔥味。”

也是,古代冬天綠葉菜太難得,宋福生將兒的難題放在心裡,“那屋,練一下午了,有明日就能手的嗎?”

“有。”宋茯苓始終在做生日蛋糕。

今晚必須得做出來,明日就得讓負責謠鎮得郭給推去了。

而且謠鎮那麵不止二十多鍋古早,兩鍋昨日烤好的蛋卷拿去試賣,一個十六寸生日蛋糕,還有模型。一層模型和三層模型,都很重,畢竟是木頭做的大圓墩子,要將模型擺酒樓陳列。

這也是宋福生都跟著著急的原因,希手站出來,要不然要給他閨累死了,這兩天又做模型又做蛋糕,他昨天都進來幫忙了:“誰?”

“二丫姐。”

“再就冇了?”

“再都有點笨,相對不笨的,李秀和桃花姐,倆是能記住沙時辰,記好。但是二丫明顯明日就能當手了,是做的好,估計應該是第一個往後離開沙也能做好蛋糕的。”

宋福生意外。

以為拔得頭籌的是心細的桃花或者大丫,冇想到是看起來大大咧咧傻笑的二丫。

“我跟你說,爹,貪吃的一般都比不吃的有廚藝天分,不服不行。”

二丫就屬於貪吃的,隻是一直抑著,家裡也冇那條件。可見二丫和宋金寶是親姐弟。

——

第二日淩晨,還是上回那個時間,淩晨兩點多。

二十多個種地老把式,同時下地窩子,冇一會兒他們就割完了剩下三個地窩子裡的頭茬蒜黃。

這頭割完,那麵婦們就開始摘蒜黃,給菜拾掇得乾淨的,衝地窩子口喊一嗓子:搬筐。

外麵的立即有人往裡麵遞土籃子、遞筐,最後下來幾個人抱著家裡的棉被。

因為天更冷了,進十二月了,土籃子和筐更需要像上次似的,一層油紙,一層棉被,在棉被裡麵再放一層油紙,菜放裡麵,麻繩繫封口,給筐外麵再再捂一層棉被,最後再用草蓆子蓋上纔算完。

這次也相比上次賣的多,上次隻賣一個地窩子裡的蒜黃,這回簡單秤了秤,刨出棉被、草蓆和筐的重量,是三個地窩子共產了一千斤左右,一千斤出頭那樣,裝車。

與此同時,烤爐房門前,也火把閃

老太太們也在裝車,尤其是去謠鎮的那臺車,人家本就有訂貨,又有模型,不像其他車,這次隻是試試水,一夥才帶出四蒸籠古早。

淩晨三點多,出發。

老太太們跟在自個兒子、侄子後麵。

這次也能福,男人們推車,們給舉火把。

記路,一定要記好路線,四夥老太太紛紛在心裡默唸道。

宋茯苓今早也特意起來,第一天,得有些儀式

捂得嚴嚴實實,隻雙眼睛,帶著蛋糕師傅們齊聲衝老太太們後喊道:“一路平安。”

謠鎮,青樓。

郭婆子和齊婆子一組,倆人第一天上任,還是頂的馬老太,為了不給馬老太丟人,們特意不讓自個小家子氣,不左瞅右瞅的。

們發現,為麼這老鴇子在見到生日蛋糕出那一刻,臉上怎的出了小家子氣呢,那老鴇子都張圓了,這就對了。

隻看,十六寸生日蛋糕,邊緣隻是金黃的花瓣,隻在“柳腰春風過,百鳥隨香走”的字旁邊,圍繞著幾朵從上至下的紅蛋糕花。

“真能吃?”

郭婆子和齊婆子對視一笑,才點頭對老鴇子說:“能吃。”

老鴇子也滿意地笑了。

雲中縣。

宋福生大伯母葛二妞,在等完侄子們算完蒜黃錢後,這才和宋二婆子和老闆介紹起“鼓搗”。

要知道們可是被馬老太培訓過的,雖然先頭被掌櫃的皺眉盯著有點張,但是隨著越說越流利也逐漸放開。

葛二妞在老闆嘗過後,說,掌櫃的曉得謠鎮吧,那裡賣火了,全是訂的我家鼓搗。

“噢?”

葛二妞說冇撒謊,宋二婆子也急忙補充,將謠鎮的酒樓名、茶館名,包括青樓名都報上去了。

兩個老婆子像說相聲似的,你一句,不信,你可以打聽打聽,一句,俺們是統一的,俺們都是馬老太蛋糕鋪的,看看我們這小花巾,我們是擴大經營,才發展到你們這麵的。

謠鎮都訂了?

掌櫃的猶豫了一下,那他也訂些,確實是和外麵賣的那種蒸的點心不一樣。

就是怎麼說呢,稍微有一些不滿意的是,味兒雖然好,但是不像老手藝做出的點心形狀好看,他們酒樓裡采買的點心,中間都帶紅點。這倆人賣的可好,讓切開直接就吃。

葛二妞一臉驚歎,你竟然嫌俺們點心不好看?掌櫃的啊,俺們有好看的冇法的,有一種蛋糕,好看到你連見都冇見過。

宋二婆子也拍了下大:俺們家那種蛋糕要是不好看,我用人頭給你做保,那這世間就冇有好看的了。

掌櫃的:“帶來冇?”

瞧瞧,橄欖枝都遞過來了,倆婆子立刻開始和人商談“生日蛋糕”。

今日,們組的初步打算就是,給雲中縣酒樓先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宋二婆子的四兒子,頭回發現老孃是真能說啊。

葭縣。

本來一起出來賣蒜黃的幾個漢子,想繼續陪王婆子和宋阿爺家大兒媳一起出去賣蛋糕來著,但是兩位老太太冇讓。說帶你們麻煩,瞧你們這形象吧。

王忠玉:母不是不該嫌子醜嗎?老孃那話啥意思。再說他們一個賣蒜黃的,放下菜算完銀錢就走,誰還能淩晨出來特意打扮打扮啊。

所以,幾個漢子就冇跟著。

卻冇想到,貪心的王婆子今日不僅想搞定酒樓,實在是眼熱青樓,認為那裡藏著大商機,能不能掙大錢很是關鍵,就非要進青樓推銷,被幾個打手給一掌推了出來。

還讓們滾。

當這地方什麼人都能進?富貴人進的,你們也配。

也就是說,不僅冇推銷出去,還連推帶搡被罵了一頓,說們兩個老婆子總探頭探腦,一看就不是好鳥。

倆老太太坐在青樓門前的地上,顧不上旁的,急忙去撿掉落在雪裡的蛋糕。

幾塊“鼓搗”,本是想攀關係讓門口人嚐嚐,試吃,再嘮兩句拜年磕給們引薦放進去,冇想到此時全廢了,掉雪裡了。

王婆子用凍得不直的手,撲落蛋糕上的雪,一臉心疼:唉,回頭拿家給蒜苗子吃吧。

宋阿爺大兒媳剛纔被推搡的不輕,是一屁坐地上那種,了下好像磕青了的屁,吸溜吸溜鼻涕心想:他娘滴,打俺們就打俺們唄,毀俺們蛋糕作甚,這得虧多錢啊。

回頭,倆出師不利的老太太,在見到自家的小子們,卻一句話也冇敢

王忠玉問王婆子:“娘,你後腰怎的都是雪?摔啦?”

“啊,冇事兒,蹭哪了吧,撲落撲落就中。”

奉天城。

有三兒子宋福生在邊的馬老太,氣質更從容了,

馬老太的表,實在是不太像第一次來最大的城。

尤其是和旁邊的田婆子比。

田婆子表是無助和不知往哪走的茫然,馬老太著城樓隻有稀奇,和眼裡帶笑,就像看到了銀子在從城樓上往下掉似的。

酒樓。

宋福生賣完蒜黃,收好銀錢在旁邊瞅了一會兒,他就喊大郎和郭老大跟他走,因為他們得趕去買牛的地方,今日都趕不回家,明日晚上能到家都算快的,著急趕路。

大郎問三叔:“這裡隻剩我和田能行嗎?”

宋福生站在街上,回頭了眼酒樓裡麵笑道:“能行。”

心想:哪是能行,是行的都不能再行。

那老太太比他還能忽悠,跟人家談起來的那種自信啊,也不知茯苓怎麼給洗腦的,真是讓他都刮目相看。

知道老太太和人家酒樓說啥嗎?眼不眨地說,確實在奉天城屬於是新吃食,但是在下麵卻不是新吃食,是已經風靡了三個縣、謠鎮、葭縣、雲中縣的蛋糕,高高興興的寓意。

可今早,不是才向雲中縣和葭縣推銷嗎?

還和人掌櫃的瞎白話,大概意思是,鋪子的經營理念是從下麪包圍上麵的理念,從農村走向城市的意思。

宋福生離開前,聽到馬老太跟人訂完古早塊數後,也已經說到生日蛋糕了。

說馬老太鋪子不僅經常接宴會、花會、詩會的點心大單子,讓主人家更有麵子,一個月裡在外縣常出99大塊的單子,還接生辰點心,且生辰蛋糕一經出現,震驚四座。

並且這個三層蛋糕啊,也完全可以用在宴會、花會、詩會等場麵上,主人現場切開……

你說都這樣了,他宋福生還有什麼可不放心的,他個現代人親自賣蛋糕,也就這程度了唄。

快要出奉天城時,宋福生住大郎和郭老大,說咱們得買些吃的路上帶著,因為走到賣牛那個地方,不定得啥時辰。

有時候捎腳的車,它隻走一半,人家就拐了,往旁去了,不一定恰好去賣牛的那個村。

而且這回,由於郭老大和大郎跟著,雖然能省力也安全,但是不能進空間取兒給的熱乎飯吃了,真得上備些乾糧。

找了家城邊小店,小店啥都賣,包子麪條饅頭。

宋福生讓包起來十個饅頭,又甩了甩水囊問店家:“哪有熱水,我想裝些熱乎水。”

店家人,說去後麵,新燒的。

小店後院,宋福生瞅著凍芹菜在心裡呀了一聲。

因凍芹菜拿屋裡緩緩霜,搗碎了不就仨綠的嘛。能給閨整出綠,做蛋糕花。

他還想到,等明年的,上秋收芹菜時,一定要多多留些芹菜

因為,眼下凍芹菜就不要提了,已經冇有挽救機會了,就是給它吃雲南白藥治療也長不出新的。

但是明年上秋,留下些新鮮的芹菜後,就可以栽土裡了。

芹菜還好伺候吶,那個栽土裡後,它自己就往外長。也不用扣大棚什麼的,就各家各戶多做些木槽子,木槽子裡放些有勁的土就行。多種些,一冬天又有個新鮮菜賣了。

這裡的古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

宋福生就出去了問,店家,能否賣我些凍芹菜?

“你要它乾啥啊,我這留著一冬天包包子用的,冬至過年包餃子用的。”

宋福生帶著大郎和郭老大離開後,店家樂顛顛的拿著六十文錢倒空去灶房裡找老伴,都不招呼前麵的客了,實在是激的想和老伴嘮兩句:

“你瞅瞅,那仨人腦子好像有病,非要買咱凍芹菜,你看看,給了這麼些錢,我就留了點冬至用的,剩下全賣與了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