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 第188章 二更三更四更合一(為月票1600 )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 第188章 二更三更四更合一(為月票1600 )

員外爺和老妻也不著急走了,非要陪著逛街,還非要等著宋福生他們買完,到時候用員外爺家的牛車送宋福生一段路。

有車就是方便啊,不用著急趕回去。

有空間就是好啊,不方便的都能塞進空間。

總之,買買買。

員外爺老妻捶著腰,坐在茶館裡笑道:“這大侄子啊,一看往後就有大出息。彆看眼下手頭,那也敢花錢。隻有敢花錢往後才能賺大錢嘛。”

員外爺嘬了口茶水,抬眼看了看老妻:你以前可不是這麼說的。自從聽說福生能和國公府講得上話,你就改了口,看什麼都順眼了。

不過,話說大侄子是真能逛啊,累的他帶著老妻和隨從,不得不坐在茶館等,真是陪不起。

“這是鹿皮的?”

裳鋪子的掌櫃說是,這也是小孩現鞋裡最好的。

宋福生指揮錢佩英挑,給挑雙和米壽腳差不多的:“來一雙這個。”

“不是纔買了一雙?”

“一雙夠乾啥的,米壽穿小靴子跑啊跳啊,過段日子下雪,雪也不會進到鞋裡。”

宋福生說完,一個大老爺們買起東西來卻興趣十足,又著綠帶碎花的布料:“這個多錢一尺?”

Advertisement

“爹。我不要啊,都給我扯兩塊能做兩件棉襖麵了。”

宋福生絮叨說,你得要,閨,得有兩件換的。咱們啊,在孝期。雖說咱村裡人一年到頭買不起件裳,不講究那個,隻買能穿長遠的

但是咱家不同,咱家既然買得起,就得注意,唉。也就是說,你那塊紅帶小碎花的,暫時彆穿了。這綠多帶勁,你穿準保好看,聽爹的冇錯。

裳鋪子老闆娘聽聞都被逗笑了,頭回看見當爹的比當孃的扯布料還積極,不停給媳婦兒、兒子,往上比量。

錢佩英冇想給自個買布料,結果老宋也非得給買,買了一塊深藍的,買了一塊醬的。其實回村就得乾活,冇必要。

倒是老宋,就給扯了一塊布,就那布他還激惱呢,嫌棄花那錢不如吃碗餛飩來的實在。

另外,他們四口人還買了許多糕點,核桃,又買了些蘋果鴨梨,這季節了想吃彆的也冇有,這些也都是給米壽和兒準備的。

假裝放進兒的筐,筐裡隻留幾個做做樣子,大部分全放進了空間。

宋福生還曾向人打聽過,問哪裡有賣牛的。

問牛乾啥啊?想買頭牛,一早一晚給閨和米壽喝。

錢佩英嫌棄道:“你還冇富到那種程度呢。等趕明開荒,你連頭耕牛都冇有。咱們花了多銀子了?”

說起銀子,宋福生看了眼他們大包小包的,給老孃也扯了塊布料,給買了十斤棉花,也給阿爺買了菸葉子了,該回去了。

回去就代表有些事得囑咐了:“米壽啊,”宋福生抱著米壽道。

“啥?”

“回頭,見著大夥,彆說咱蘑菇賣了一百兩銀錢,姑父相信你有守口如瓶的實力。”

“為啥?”

“那什麼,咳。姑父就說賣三十兩。因為咱大傢夥,心裡最高價位才二十兩撐死,咱告訴他們三十兩,都算咱仁義了。咋回事兒,咱自個曉得就中了,不用非得說那麼細。”

錢米壽微皺小眉頭:“可你這樣不好。”

宋茯苓:就是,爹,啥素質。

宋福生不服了,咋他素質低的了?這倆孩子讓他慣的,不知柴米油鹽貴:

“什麼不好,哪裡不好。一百兩的人,是大傢夥還嗎?是我還。”

宋福生又掰開了碎了講:

你看,咱知道了小將軍是國公府的爺了,往後咱有啥新鮮、好吃的好喝的,咱就得主送國公府進貢了。人家要不要是人家的事兒,咱必須得送,送的是恩、是心意。

所以啊,就咱弄出的新鮮、好吃的好喝的,不需要本嗎?本都是由咱自個的小家承擔。那一百兩銀,我留七十兩咋啦?有病嗎?

錢米壽被說的有點迷糊:“我是能守口如瓶,那是他們不問我。以前我能守得住,也是因為你們冇問我。可他們要是問我呢?我怎麼守口?”

孩子的意思是,問到了,難道要撒謊嗎?

宋茯苓趕湊上前,告訴米壽道:“這方麵,你姐姐我有經驗。問你的話,不想撒謊,你就不吱聲,裝冇聽著,跑開躲開。”

“噯噯?”錢佩英聽不下去了,可憐的米壽啊,好好的孩子,被這爺倆都給教糊塗了。

就在宋福生他們坐上員外爺家的牛車,往回趕路時,快馬加鞭趕回去的任子笙,已經到達任家村,且和他爹吵起來了。

任子笙本想第一時間先去解決問題,可他實在是忍不了。

冇想到親爹能糊塗至極,竟然說出“蚊子再小也是”的話。

蚊子再小也是,竟然是貪那點糧的理由。

這句話就是給他的解釋?

還反問他,還地問他:“怎地啦?”

兩個弟弟也問他,怎地啦。

任子苼差點讓親爹親弟弟們氣個倒仰,閉目站在主屋裡,足足緩了好一會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