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太孫 第497章 窘迫的人

《我要做太孫》 第497章 窘迫的人

 馬和看了看朱允熥,稟報說道:“陛下,奴婢在龍江船廠負責督造的寶船,如今已經造好了的第一艘五千料寶船……”

 “哦,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馬和謙遜地說道:“這全賴陛下的恩典,和朝廷的鼎力支持……”

 見朱允熥有興趣,馬和繼續說道:“陛下,新造好的寶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

 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三千斤,能容下五千料,寶船開要用二三百人方可啟航……”

 “現在寶船正在龍江船廠涂抹油漆,裝配風帆,打理細,之后就會裝配火炮,因此再有兩個月就可以出海試航了!”

 朱允熥欣的點了點頭,對于馬和的努力他是非常認同的。

 第一艘寶船制作非常不易,因為之前沒有例,要從頭索。

 而一旦這一艘寶船功,那麼下面在制作寶船的時候,就相當容易了!

 只要按照第一艘的模型圖紙,按部就班的制作就可以。

 馬和見陛下喜悅,又繼續說道:“陛下,龍江船廠除了寶船之外,糧船、水船、馬船、坐船與戰船等幾種戰艦,按照船的大小將之分為:寶船也就是五千料、兩千料船、一千五百料船還有八櫓船等幾種……

 馬船是大型快速水戰與運輸兼用船,既可以運送貨,又可以進行水戰;糧船主要用于運輸船隊所需要的糧食以及后勤供應品,保障將士們在海上的飲食;

 坐船又“戰坐船”,也是大型戰船;戰船是擔任護航的專用船舶,這種船有很幾種不同的型號,

 既有大船的強橫,也有小船的靈活,方便在海上作戰;水船專門用來儲存、運輸淡水……”

 朱允熥笑道:“好啊,看來你在龍江船廠做的不錯,今日莫非是來向朕請功嗎?”

Advertisement

 “奴婢不敢。”

 朱允熥看著馬和笑了笑,忽然說道:“馬和聽旨!”

 馬和心頭一驚,趕跪倒在地上,“奴婢馬和恭聽陛下旨意。”

 “馬和公忠國,制造海船立有功勛,今除去馬和以及其家賤籍份,擢升為市舶司吏目!”

 馬和心頭一震,眼淚頓時不爭氣的流了下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

 “奴婢多謝陛下隆恩!”

 朱允熥道:“起來吧,市舶司的吏目,雖然只是從九品,但也是大明的員,況且你也不再是奴籍,以后你就是大明的吏,就不要自稱奴婢了!”

 “是,奴……微臣遵命……”

 此時的馬和已經淚流滿面,在地上又磕了幾下,這才站起來。

 明代沿襲前朝之制,市舶司管理海外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置提舉一人,從五品,副提舉二人,從六品,屬下吏目一人,從九品。

 提舉,或特派,或由按察使和鹽課提舉司提舉兼任。

 市舶提舉司,簡稱市舶司,明初時為掌管海外各國貢使互市的機構。

 《明史》上記載:“浙江通日本,福建通琉球,廣州通占城、暹羅、西洋諸國。”

 琉球、占城等國可隨時貢,唯日本,明太祖以其叛服無常,獨限其期為十年,人數二百,船兩艘。

 不過是從洪武七年九月,朱元璋恐沿海居民及戍守將卒私通海外諸國,并罷市舶司。

 所以現在的市舶司本沒有開設!

 馬和的職,恐怕在市舶司是個桿司令。

 張輔在一旁提醒道:“陛下,您是要重開市舶司嗎?”

 朱允熥笑道:“你倒是不笨,居然猜對了!”

 張輔:“……”

 “市舶司多年未開,大明各個藩屬國的聯系也變得冷淡許多,這次若不是朕繼位,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國家錢來朝貢,以后不能再這樣……”

 在歷史上,大明雖然把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征之國,這些國家也為大明的藩屬。

 可實際說來,大明與這些國家的聯系并不

 就拿陳祖義這件事來說,大明本沒有做好“帶頭大哥”的職責,那些藩屬國雖然上因為害怕,不敢直說,

 可實際上,他們的心里肯定有意見!

 推己及人,就不難猜想了!

 換做自己臣服于別人,而別人只顧自己的利益,對自己的死活不管不問,自己心里能服氣?

 這對大明的威嚴不利啊。

 當然了,朱允熥說要收拾陳祖義,也不單單是為了他們,吃力不討好的事,咱們的主角怎麼能做呢!

 關鍵是陳祖義太可惡了!

 東南沿海也被他搶過!

 而且下一步朱允熥要進行海上貿易,要通過武力和經濟的手段,把大明的勢力擴展出去,

 自然先要收拾攔路虎!

 以確立大明的威嚴,和不可侵犯的形象!

 朱允熥吩咐道:“各個藩屬國要進行朝貢貿易,他們的船只現在還停在海上,不設立市舶司怎麼與他們接?

 傳我命令,從新在太倉黃渡設立市舶司,市舶司暫時不隸屬任何一部,只在年終接戶部核查。”

 市舶司從管理系統上說,原本是屬于各省布政使司,收獲的錢財也是他們的政績之一。

 現在因為多年未開,所以朱允熥直接把市舶司獨立了出來,以避免任何人掣肘!

 既不屬于布政使司,也不屬于朝廷六部當中的任何一部,那就只有一個意思……

 指揮皇帝管理,只向皇帝負責!

 朱允熥的話,馬和當然聽得懂!

 “馬和,你的職雖然只是市舶司的吏目,可現在市舶司只有你一個人,你就暫代提舉吧!另外,這套鎧甲配劍,就賞賜給你了!”

 “多謝陛下賞賜!微臣遵命,微臣叩謝陛下重!”

 職雖小,職權卻不小!

 而且頭上沒有別人指手畫腳,市舶司全聽自己一人的,可以放心大膽的為陛下盡忠!

 關鍵還有陛下上次的鎧甲和佩劍!

 這些東西雖然這些在達顯貴的眼中算不得什麼,可是這表明了陛下支持的態度!

 有了陛下的賞賜,別人就會知道自己不僅僅是朝廷委派的一個小而已!

 可想而知朱允熥對他的看重!

 陛下竟然如此厚……

 這讓馬和怎麼不心生戴!

 朱允熥問道:“今日在武英殿的那番話說的很好,對于陳祖義此人了解的也很是徹,那你覺得,陳祖義能否招降?”

 馬和想了想道:“陛下,陳祖義此人心狠手辣,在西洋各國屢次行強盜之事,兵強馬壯,

 現在更是竊取一國為國王,如此狼子野心,恐怕不會甘心制于人,而且……”

 “而且什麼,只管說來不必忌諱。”

 “是,微臣遵命!”

 馬和之前不知道陛下對于海盜的態度,態,雖說在各國使臣面前,說要懲治海盜,為各國主持公道。

 可是對付海盜,是剿滅?還是安

 亦或是招降?

 既然陛下讓自己直說,馬和就繼續說道:“陳祖義縱容底下的兵馬燒殺擄掠,毫沒有憐憫之心,此人已經失去了做人的良知,泯滅人

 而且陳祖義被西洋各國所痛恨,許多藩屬國對他都懷有敵意,恨不得食其,飲其!”

 “只不過各國沒有力量將之打敗而已,所以微臣覺得,即便是陳祖義想要歸附于大明,大明也絕不能接!”

 朱允熥點點頭,“既然陳祖義已經自覺于各國,那麼大明對于此人就要行剿滅之策!”

 “陛下圣明!”

 “你在管理市舶司的時候,要注意此人,大明絕不容許他多加猖狂!”

 “是!微臣遵命!”

 此時馬和的心中大震撼!

 陛下這話……

 似乎不僅僅讓自己管理市舶司的朝貢貿易之事啊……

 要對付陳祖義,就需要率領水軍下西洋,與之在海上進行決戰!

 目前陳祖義兵馬過外,大明要解決這個麻煩,必然也會至萬名士卒!

 難道陛下想讓自己……參戰?

 元宵節過了之后,諸位親王陸續離開京城返回自己的封地。

 沒有來得及多想,耳中就聽到朱允熥問道:“王忠,你弟弟來了沒有?”

 “回稟皇爺,他在宮門外面等著,沒有皇爺的口諭不能宮。”

 朱允熥看著他,臉上帶著笑容說道:“你直接把他帶過來不就行了,大冷的天,還讓自己的弟弟在宮門外凍,真不知道你這個兄長是怎麼做的。”

 王忠悻悻的道:“宮里是天子居所,是朝廷威儀所在,奴婢的弟弟承蒙陛下厚,已經是邀天之幸,惶恐不已,

 而今未立尺寸之功,不能報答陛下天恩,俯仰之間滿懷愧疚,而奴婢為兄長,豈敢放肆了規矩!”

 “哈哈哈,王忠,從哪兒學來這麼幾句文縐縐的話,這可不像你平常的樣子!”

 王忠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皇爺圣明!自從皇爺讓那小子回來,奴婢就絞盡了腦……

 想了好幾天才想出這麼幾句,這幾天一直都在練……沒想到一下子就被皇爺看穿了……”

 朱允熥也知道他是故意讓自己開心,便說道:“好了,以后別弄這些沒用的,你不嫌拗口,我聽著都覺得別扭!”

 “既然你這個做兄長的很狠心自己的弟弟凍了半天,就罰你親自去接他吧。”

 “是,奴婢遵命!多謝陛下!”

 王忠的臉上立刻綻放出來欣喜的笑容。

 因為二人雖然是兄弟,可一個在宮里面當差,一個在海上漂泊,本難以相見!

 而且就算王義進宮,王忠也要恪守著宮中的規矩,不能隨意談話。

 即便心中有無限的疼和關心,也不能訴說,陛下雖說是“罰”,可又何嘗不是創造機會讓兄弟二人私下見面呢!

 “小人王義,拜見陛下,陛下萬安!”

 謹殿的偏殿里面,凍得有些發紫的王義,也有些僵,按照規矩跪地行禮。

 只是他的作略微有些發,不甚協調。

 “平吧,不必多禮……”

 “是,小人……小人遵命……”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面前擺放了一個火爐,里面燒著旺盛的銀屑炭,他正在手烤火。

 見王義上穿著一件薄襖,穿在上倒是極為合,只是這樣的不好卻擋不住冬日的寒風,凍得瑟瑟發抖,便說道:“來人!給他準備一只火盆!”

 王義急忙行禮:“多謝陛下,小人……小人……”

 他想要說推辭的話,覺得這樣在陛下面前烤火不自在,也不合規矩,

 可是話到邊,卻不知道如何開口。

 因為自己的兄長有過代,到了宮里,別人怎麼吩咐自己就老老實實怎麼做,

 他怎麼有膽子拒絕皇帝?

 “王忠,瞧瞧你這個做兄長的,把弟弟都凍什麼模樣了!下次朕再有召的時候,讓他直接宮就是了!你倒是謹慎!”

 王忠陪笑道:“是,奴婢知道錯了,請皇爺恕罪!”

 朱允熥又轉向王義,問道:“你怎麼搞這副模樣,莫非連一件保暖的裳都沒有嗎?這要是傳出去,別人非說朕苛待你不可!”

 王義咧了咧,窘迫的說道:“回稟陛下,小人接到陛下的召喚,立即快馬趕回京城,這次因為回來的急,就沒有多帶,

 誰料想在快到京城的時候,突然一個馬失前蹄把小人摔到水里去了,也全都了,

 因為小人常年不在家,冬天都隨攜帶,所以家里也沒有可以更換的,不得已只好去當鋪買了一件估……”

 朱允熥忍不住笑道:“那你也買一件厚實的裳啊,這樣才可以寒。”

 王義的臉上頓時紅了起來,覺在陛下面前丟了丑,實在有失統……

 “回稟陛下,當鋪別的裳小人穿著不合,只有這件還行,再加上時間迫,來不及去別尋,小人……小人只好,小人失儀,請陛下責罰……”

 朱允熥明白,想必是王義沒有到合的估,而他又要進宮面見自己,

 穿著不統,松松垮垮,或者太過改小,那可是要治罪的!

 輕則打板子,嚴重的都會治一個大不敬之罪!

 華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出席什麼樣的場合,要穿什麼樣的裳那是非常有講究的!

 今天宮面圣,王義怎敢馬虎!

 所以哪怕穿的單薄一點兒,一點凍,也只得如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