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我要做太孫 第489章 藩屬,講什麼平等!

《我要做太孫》 第489章 藩屬,講什麼平等!

 常升看著自己弟弟那財迷的模樣,不搖了搖頭,說道:“你放下吧,都看多長時間了還看!

 難道你非得把這里的東西全都看一遍才心滿意足?”

 常森笑道:“二哥,這麼多好東西得分我一點吧?我可是允熥的三舅,要論關系的親近,可比你這個二舅親近多了!給我分點東西也是合合理吧?”

 常升瞪了他一眼,“你喜歡什麼東西就挑一點,誰還攔著你不!可是有一樣,這些都是宮里賞賜下來的,絕對不能拿出去變賣,那可是大罪!也不能轉贈他人!記住了嗎!”

 “哎呀……”

 常森既欣喜又無奈的說道:“二哥,這我能不知道嗎?你就放心吧!我就放在屋里看一看,觀賞一二罷了。”

 “對了,今年送給魏國公府的禮我帶去吧?他們家出了一位皇后,我得去祝賀祝賀呀……”

 常升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自己弟弟存在什麼心思他能不知道嗎?

 皇帝的親舅舅上門送禮,你總不能一頓好酒好就打發了吧?

 就算不直接送金送銀,也會送上一些珍寶古玩!

 “你趁早斷了這個心思吧,實話告訴你,前兩天魏國公府閉門謝客,不接待任何人……”

 常森詫異的問道:“還有這事?這都要過年了,為什麼要閉門呀?”

 常升有意提點他,又說道:“就連兵部要給徐增壽敘功的事都被他們給辭了……”

 此話一出,常森的心就往下一沉,看了看滿屋子的賞賜,頓時覺得左右為難……

 最后還是意志力占了上風,艱難的移開了眼夢,放下手中的好東西,轉了個背對著那些東西,似乎想要拒絕

 眼不見為凈嘛……

 常升道:“你明白魏國公府為什麼要這麼做了吧?”

Advertisement

 不知道就是傻子了!

 作為勛貴之家,避嫌的事他又怎麼會不清楚呢!

 “兄長,你的意思是咱們家也得閉門謝客?”

 “那倒不用,不過也不能太過張揚了,就按往常的年份吧,只是今年家里人就不要去了,回禮讓下人送去就好了……”

 “行!聽兄長的!經常說什麼就是什麼!

 ……不過這些賞賜沒事吧?我挑選了……”

 “……”

 也不怪別人謹慎。

 就算朱允熥念及自己母親的娘家,即便開國公府再張揚也不會拿他們怎麼樣,還要知道朱元璋還活著呢!

 別看他現在退位了太上皇,可沒有一個人敢輕視小看他!

 反而在這個時候會越發小心!

 一旦讓他發現有什麼人威脅皇位,他的手可不會

 朱允熥搬離了東宮,居住在乾清宮,而謹殿就了他日常理政務的地方。

 在偏殿里面點上了地龍,盡管外面正在飄著雪花,可是整個偏殿溫暖非常,讓人覺得非常舒適。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將手里的國書遞給李福,示意他拿給坐著的四位文淵閣學士。

 說道,“這是倭奴國使臣呈送上來的國書,你們都看看。”

 鐵鉉一接過來,暴昭、景清、蹇義三人也湊過來觀看。

 “陛下,看來倭奴國已經知道了咱們與南朝的貿易,現在足利義滿請求通商,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嗯看完國書之后,鐵鉉詢問說道。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淡淡的說道:“之前與南朝的貿易雖然在暗中進行,可只要是有心之人,想要探查得知并不是件難事,他們知道是理所當然的,

 只是過了這麼久才知道,哼哼,多有些無能啊!”

 “陛下說的是,確實有些無能!”

 “倭奴國而已,不無能也說不過去呀。”

 鐵鉉幾人笑呵呵的附和說道。

 笑過之后,朱允熥詢問說道:“現在倭奴國請求通商,現在就帶來了一批貨,請求照例進行朝貢貿易,你們是什麼想法?”

 通商是一回事,朝貢貿易又是另外一回事。

 朝貢貿易,亦稱“隨貢貿易”、“貢舶貿易”。

 宋代以后,中原政權準許外國使節在進貢的前提下,隨所乘船舶、車馬攜帶商貨來進行的貿易。

 源于宋代市舶司的“買”、“解”和“進奉”。對海舶輸商貨中的榷品,由政府全部收買。

 對非榷品,除分一部分外,又收購一部分,其余許民間買賣。

 收購的部分,除供宮廷消費和賞賜外,也有再行出售的,元代行分,明代實行貢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設市舶提舉司,管理朝貢和朝貢貿易。

 暴昭回答說道:“陛下,如今多個藩屬國前來恭賀陛下的登基大典,隨行都帶有貨要進行朝貢貿易,而倭奴國只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微臣以為大明不應當區別對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這對于大明的聲不利……”

 蹇義也說道:“確實,再怎麼說倭奴國都是大明的藩屬,該有的禮遇應當給到。”

 景清道:“微臣以為朝貢貿易可以照常進行,但是通商絕對不能答應!倭奴國的倭寇時常擾大明沿海各地,導致百姓苦不堪言,大明豈能與之通商!

 再說了,現在大明還沒有與哪個藩屬國允許民間通商,進行海上貿易,怎可為了那些倭寇賊子例外!”

 “就算是通商,第一次的這份殊榮也不該給他們!”

 朱允熥點點頭,現在大明確實沒有和藩屬國進行通商貿易,以后肯定會的!

 但是這份殊榮必然是給予大明關系親近的屬國,而不是時常劫掠自己的敵人!

 鐵鉉臉上掛著一笑容說道:“陛下,為什麼覺得進行這次朝貢貿易,對于南朝的人也是一次警告!”

 “他們這幾年得到大明很多的援助,實力已經大為增強,可現在他們依然沒有大的作,如果長此以往,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朱允熥吩咐道:“既然如此,與倭奴國的朝貢貿易照常進行,倒是通商就不必了,鐵鉉,你之前與他們打過道,這次還由你會同鴻臚寺,見見他們吧。”

 “是,微臣遵命!”

 鐵鉉道:“這次倭奴國派遣來的使臣是大義弘,此人不單單是一個使者而已,他在倭奴國也頗有勢力,是南北二朝紛紛拉攏的對象……”

 “哦,那倭奴國還派他來,就說說明他們對這次出使的看重了……這個大義弘真有這麼重要?”景清對這個人不太悉,不由得問道。

 鐵鉉解釋道:“諸位有所不知,倭奴國的山名氏,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明德之”后走向敗落,大氏一躍為了本國西部最強大的守護大名,

 大氏和許多土生土長在日本的武士團不同,他們自認為并不認為自己是倭奴國人,反而認同是“渡來人”份,其祖先為朝鮮百濟圣明王的三皇子圣琳親王……”

 鐵鉉就把大氏的來歷說了個清清楚楚,最后又說道:“因為大氏的據地周防國,距離高麗很近,所以大想要做與高麗、大明的海上貿易,

 大義弘曾經還鎮了一批在朝鮮為非作歹的倭寇,得到了高麗國王的激,義弘便給高麗國王寫了封信,

 上面就提到了他們的來歷,請求高麗給他們一塊兒靠海的地盤作為貿易,只是高麗國王有些猶豫,現在并沒有答應……”

 朱允熥道:“這件事你看著辦,必要的時候可以幫南朝一把,朕不希倭奴國仍舊太平!”

 鐵鉉行禮領命道:“微臣遵命,請陛下放心!”

 在雙方沒有徹底撕破臉皮的況下,別人前來祝賀,怎麼能將人拒之門外呢?

 只是不知道倭奴國這次,是得,還是失……

 鐵鉉會同鴻臚寺卿,在會同館接見了大義弘。

 大義弘現在只是使者的份,又不是倭奴國王來,所以由鴻臚寺接待就行了。

 真要是被大明的皇帝接見,那也太給他們臉了!

 會同館大堂里面,雙方見過禮之后,便各自落座。

 寒暄一陣,來到正題。

 鐵鉉示意了一下鴻臚寺卿,他便對左右吩咐道:“你們都下去吧。”

 侍者點頭,便遵照禮儀退了下去。

 大義弘臉上始終帶著笑容,態度非常謙遜的說道:“二位大人,在下此次代表倭奴國前來,是為了恭賀大明皇帝新君即位,普天同慶,倭奴國能夠到這份殊榮,實在多謝大明……”

 “我們在國里面請求與大明進行朝貢貿易,并進行通商,不知上國可有了答復?……不是在下著急,實在能得到大明恩典,讓人難以自持啊,呵呵呵……”

 鐵鉉直言不諱的回答說道:“貴使不必如此謙虛,貴國人口眾多,富,比之一些小國不知道要強上多倍,大明的恩澤對于貴國來說,不過就是可有可無罷了……”

 “哪里哪里……”

 大義弘趕說道:“大人此話真是讓在下承不起,誰不知道大明是天朝上國,最是富饒,百姓富足,兵馬強盛,倭奴國還要仰仗大明的鼻息才行……”

 現在講究兩國邦平等往來,可那時候卻不是這樣……

 我如果本來就是大明的藩屬,姿態放低一點兒沒有才是正常的況。

 真要講究“平等”,那就是反叛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