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為子做了嫁,曹可不想再繼續陪著唱戲。
這出戲就算唱到荒地老,自己也隻能是配角,盡可能的討點好才是上策!
當下向城樓上的子拱手道:“大軍隨行,進城不便,就不城了吧!”
就在曹施禮的時候,劉辯用敏銳的目悄悄打量他周圍的文武幕僚,看看自從虎牢關分別之後,曹手下又增加了哪些謀臣猛將?
除了曾經見過的夏侯兄弟以及曹洪之外,人群裏最為惹人注目的就是三大猛漢。高九尺,臉偏黃,滿臉虯髯,手提一雙大鐵戟,麵貌兇悍如古之惡來的家夥想必就是典韋了?
“給我分析檢測一下典韋的各項能力。”劉辯不聲的向係統下達了指示。
“叮咚……檢測完畢,巔峰典韋——武力99,統率78,智力45,政治5.”
“當前典韋——武力99,鑌鐵雙戟1,統率7,智力45,政治1.”
挨著典韋的家夥稍微矮了半頭,大約八尺五寸的高,型比典韋稍微胖,但同樣健壯剽悍,碩大滾圓的腦袋顯得憨厚而樸實,手中一口虎頭大砍刀,看起來六七十斤重的樣子。
“想必此人就是失之臂的許褚吧?真是可惜了!”
劉辯在心裏歎一聲,同時向係統發出指示:“給本宿主檢測一下許褚的各項能力。”
“叮咚……檢測完畢,巔峰許褚——武力98,統率75。智力9,政治0.”
“當前許褚——武力98。統率71,智力9。政治18.”
劉辯的目繼續轉,掃到了最後一個猛漢上,隻見他同樣高九尺,隻是比起典韋來稍微偏瘦一些。生的虎背熊腰,鷹鼻隼目,目中著毒和詭譎,最為惹人注目的是他手中的那條長達一丈七的鐵槍。
有野史提到王彥章的鐵槍有碗口般細,重達一百斤,這是不正確的。按照正常邏輯來。就算一個人的手掌再大也無法將碗口般細的鐵槍攥穩。
而劉辯此刻看到的王彥章手中的長槍約莫有茶碗般細,整條槍都是用鑌鐵鍛造,比普通的槍長了將近五尺,達到了一丈七的長度,幾乎就要趕上張飛的丈八蛇矛。
按照劉辯的心得,槍的長度超過一丈三之後將會非常難用,而王彥章的的大鐵槍竟然長達一丈七,折合到穿越前就是三米九左右的樣子。王彥章竟然使用這麽一條怪異的鐵槍,足見其在槍法上定有與眾不同之。
“叮咚……王彥章——武力99。鐵槍1,統率89,智力6,政治48.”
曹在城下看到子陷了沉默。還以為在等著自己邀功請賞,當下也不客氣,拱手道:“臣這次率兵來伐袁。非為爭奪地盤,實乃為了鏟除國賊袁。一路殺到宛城。折損了許多士卒……”
劉辯迅速的從係統中回過神來,朗聲道:“曹卿此番忠心。地可鑒!你對的起大漢,朕也要對的起你,自即日起,朕授予曹卿車騎將軍之位,並繼續擔任豫州牧,兼領並州諸事務,屬下幕僚有權自行任免。回頭刻了印綬便派使者送到許昌!”
劉辯這番話用意很明顯,把曹的前將軍擢升為車騎將軍是為了補償,但讓他兼領並州事務就別有用心了。因為劉辯看到曹兵強馬壯,有意借曹之刀滅掉冉閔,並且讓雙方兩敗俱傷,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子的用意曹又何嚐看不出來?
隻是目前宛城與汝南落劉辯之手後,曹向南發展的道路已經被堵死。而東方的徐州有苦心經營多年的陶謙盤踞,一時半刻的恐怕拿不下來,而且也師出無名。
南麵走不通,東麵不好打,西麵的更是曹不敢奢的。
董卓手下的西涼雄兵將近三十萬,這段時間因何按兵不,曹不知道,但卻知道僅憑一座虎牢關就難以逾越,更別提進,繼而向西攻占雍涼了。
這樣一來,留給曹的發展方向隻剩下青州以及並州兩地,青州的黃巾正鬧得轟轟烈烈,據稱多達百萬。就算刨除掉三分之二的老婦孺,至還有三四十萬壯,這無疑是個可怕的數字!
就算青州的黃巾軍是烏合之眾,就算再不堪一擊,但數量實在過於龐大,若不是各方諸侯聯合圍剿,僅憑曹一方很難剿滅。
雖然並州的冉閔自從陣斬文醜之後威震下,號稱武勇不遜呂布,但曹卻不怕他。自己手下的典韋、許褚、王彥章皆是當世猛將,何懼之有?
再加上冉閔手下的人馬也是一幫烏合之眾,軍紀比青州黃巾強不到哪裏去;但人數卻隻有十萬左右,遠遠不及青州黃巾龐大。
兩相比較,曹認為攻打並州比攻打青州要容易一些,更何況子現在授予了自己車騎將軍的爵位,又兼領了並州牧,更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搶占並州,
“在此拜謝陛下厚封之恩,願為大漢赴湯蹈火,鏟除叛軍,萬死不辭!”曹打定主意之後,欣然跪拜謝恩。
劉辯在城樓上抬手示意曹起:“曹卿忠義,朕謹記在心!並州賊寇作,民不聊生,就有勞孟德費心了!”
“既然如此,便告退了!”
雖然沒能得到宛城,但獲得了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的封號,也算是讓曹得到了一些安。更何況子把並州許諾給自己,隻要能夠率部拿下來,看將來子還有何話可?
話音落下,曹一抖披風,翻上馬,頭也不回的打馬離去。
眾文武幕僚俱都朝著子拱手一禮,也不多什麽,紛紛上馬,跟隨著曹掉頭而去。
就在曹及其手下的文武上馬之時,劉辯再次向係統下達了指示:“給本宿主分析一下荀攸、戲誌才的能力!”
“叮咚……荀攸——武力48,統率77,智力94,政治9.”
“叮咚……戲誌才——武力,統率71,智力9,政治89.”
曹的大軍撤走,塵埃落定。
劉辯下令放下吊橋,打開城門,迎接秦瓊副將統領的一萬步兵城。並且效仿在汝南的做法,凡是被袁強行征募的新兵去留自便。
又派遣馬忠攜帶一千輕騎,押解著袁之子袁胤,以及謀士閻象、袁渙等人快馬加鞭趕往壽春,把宛城的巨變稟報嶽飛,並且由袁曜、閻象等人勸紀靈開門投降。
經過一番整頓,宛城中的袁兵有八千人提出了回家的請求,秦瓊按照子的口諭放行,絕不刁難任何人。剩下的兩萬一千人則全部接秦瓊的統率,與剛剛進城的一萬七千漢軍進行了整編。依舊對宛城日夜戒備,嚴防荊州軍或者西涼軍乘虛而。
馬忠率部押解著袁胤、閻象等人於兩日之後抵達了壽春大營,把子的書信給了嶽飛。
嶽飛看後不由得笑逐開:“哈哈……此乃意也,某正想水淹壽春,卻又擔憂損害了城的百姓,故此猶豫不決。這次陛下能夠生擒袁,乃是救了壽春百姓一命!”
常遇春與周泰聽後驚得合不攏:“什麽?陛下親自上陣,手刃了數十人不,還親手生擒了袁?”
楊再興卻沒有到奇怪:“某與陛下曾經流過用槍之道,在槍上陛下頗有賦,再加上陛下的追風白凰乃是萬裏挑一的良駒,生擒了袁也不奇怪!隻是讓某驚歎的是,陛下的膽量真是過人,萬軍之中衝鋒陷陣,頗有當年的武風範,重振漢室,指日可待也!”
嶽飛當即派人押解著袁曜、閻象、袁渙等人來到壽春城下與紀靈、劉勳、袁胤等人搭話,勸他們開城門投降。
壽春城已經被嶽飛率領的五萬人馬圍困了十幾,城與外麵的消息完全隔絕。猛然聽到袁被俘的消息,再看到袁曜、閻象、袁渙等人在城門下招降,紀靈頓時呆若木。
“唉……大勢已去,就連袁也投降了,吾等也投降吧!”
識實務者為俊傑,四十歲的劉勳見風轉舵,馬上就把袁的稱呼從陛下變了名字。並且傳令開城門投降。
吊橋放下,壽春城門打開。
劉勳與袁胤率領壽春城的文武全部出降,唯獨紀靈托病不出。
嶽飛率部城,出榜安民。同樣效仿子的做法,讓那些被強征的新兵去留自便。一番整頓之後,從壽春的降軍中收編了三萬袁兵,使得壽春城外的駐軍達到了八萬之巨。
淮南收複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宛城。
深夜裏,劉辯對著衛僵耳語了一番。
衛僵領命而去,半夜之後,整個宛城就傳開了袁懸梁自盡的消息。
風雨加的夜晚,數騎斥候攜帶著子的詔書快馬離開宛城,趕往千裏之遙的壽春。
嶽飛看完詔書之後,當即傳令:“袁之子袁曜、謀士袁胤、袁渙、韓胤等人皆是蠱袁稱帝的罪魁禍首,今當悉數斬於鬧市,懸首城門示眾!讓下諸侯知道叛國的下場!”(未完待續……)R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