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召喚猛將 一百七十七 絕境求生

《三國之召喚猛將》 一百七十七 絕境求生

西斜,老樹昏

地間一片肅殺之氣,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即將展開。

“馬忠,朕命你率領三百騎抄袁軍的後路,待敵軍潰敗之時不得放走一人!”劉辯在秋風中立馬橫槍,向馬忠高聲下令。

“諾!”

上任的馬忠神抖擻的領了軍令,從親兵手裏討了一桿長槍,翻上馬,招呼了三百銳騎兵,呼嘯而去。埋伏襲什麽的,老子最喜歡了!

看著馬忠一行絕塵遠去,劉辯的角不由自主的出了一抹淺笑。這個曾經捕縛了關羽,箭黃忠的危險分子,今晚上應該不會讓自己失吧?

又轉向劉伯溫:“軍師率領二百騎在這裏保護嶽夫人及家眷,我與建業率領一千五百騎去生擒袁這國賊!”

“雖然陛下的武藝提升了許多,但刀槍無眼,衝陣之時千萬要加倍心!”

劉伯溫依然略有擔憂的提醒了一句,又轉向衛僵叮囑道:“我軍的猛將皆不在此,陛下的安危就全部托付在衛校尉的上了!”

衛僵在馬上抱槍施禮,自信滿滿的道:“軍師盡管放心,衛僵必定寸步不離的跟在陛下左右,就算自己萬箭穿也不會讓陛下損失一毫發!”

``

“看你這話的,朕有這麽不濟嗎?寡人終要用這一戰讓下人刮目相看,讓世人皆知我劉辯也能上馬殺敵!”

劉辯手中的長槍舞起一團槍花,躊躇滿誌的立下誓言。

下的“追風白凰”似乎能聽懂主人豪言,人立而起。發出一聲雄渾的嘶鳴,渾雪白的馬鬃在秋風中飛舞。顯得神采飛揚,一副蓄勢待發的樣子。

寶劍藏匣無疑是一件悲哀的事。良駒埋沒同樣讓人到可悲,而現在這匹萬裏挑一的良駒終於迎來了一展雄姿的機會,怎能不讓它格外興

Advertisement

“誓死活捉國賊!”

一千五百名穿著金甲的林軍士氣高昂,俱都跟著衛僵翻上馬,列出整齊的陣勢,控弦待發。隻待子長槍一招,便會席卷而去。

“陛下,俺也跟著去!”

嶽雲這妖孽怎麽會錯過這種大陣仗,掙了母親的手掌。從馬車上一躍而下,拍著脯向子請戰。

劉辯莞爾一笑,拒絕了嶽雲的好意:“朕知道你生神力,但你的年齡實在稚,等以後長大了再上沙場不遲!”

雖然係統檢測到嶽雲現在的武力已經達到了8,楊再興也過他生神力,自己掰手腕也不是他的對手。但畢竟隻是一個十歲的孩子,萬一在自己跟前有個閃失,沒法和嶽飛代。還是等他再長幾年之後再用不遲!

“全軍衝鋒!”

劉辯長槍一招,當先衝了出去。

衛僵時刻等待著命令,為的就是衝刺在子的前麵保護他。耳畔聽到了子一聲令下,雙在坐騎腹部用力一夾全力衝刺了出去。

隻是子的戰馬實在太快。猶如一道白的閃電,瞬間就掠出了十幾丈,任憑衛僵手裏的馬鞭狠狠的下。依然都無法追上,反而被越甩越遠。急忙扯著嗓子高喊:“陛下慢行,危險!”

“殺!”

伴隨著子一聲令下。一千五百林軍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席卷向西,殺聲震徹地,馬蹄卷起的揚塵讓黃昏變得更加慘淡無

在子麵前廝殺,隻有能臉還愁將來沒有榮華富貴麽?所有悍卒幾乎都抱著這樣的念頭,士氣高漲的直衝雲霄。人人策馬揚鞭,唯恐落在了後麵,誓要在今日立下大功!

“俺也要去!”

嶽雲才不管“君命不可違”,也不管什麽做金口玉言,看大大軍席卷而去之後心難耐,將一名林軍從馬上拽了下來,“借你的馬匹一用!”

這名林軍還沒反應過來,嶽雲已經翻上馬,從他手裏奪了長戈就衝了出去,“前麵的人等俺一下!”

嶽雲衝出去了十幾丈之後突然又策馬回來了,劉伯溫還以為這家夥改變了主意,急忙召喚:“嶽賢侄休要跑,快點上馬車等候,戰場可不是兒戲之地!”

“劉伯父放心好了,俺不會有事的,俺隻是回來找一把趁手的武而已!”

嶽雲大咧咧的把長戈丟給了被自己搶了馬匹的林軍,裏抱怨道:“這麽輕的東西跟玩耍的東西差不多,怎能殺人?”

隻是在這荒山野嶺,一時半會的又去哪裏尋找重武

嶽雲的一雙眼眸在隊伍中掃視了一圈,最後落在了輜重車的兩個軲轆上。這是一對以木材為主,邊沿包鐵的圓形車,直徑大約一米左右,每個重達三四十斤。

“哇哈哈……就是它們了!”

嶽雲喜滋滋的翻下馬,也顧不得按部就班的拆卸,雙手抱住一邊的車,氣沉丹田,用力的喝聲“下來!”

隻聽一聲巨響,輜重車晃了幾下之後,那數十斤的車軲轆竟然被生生的扳了下來。

“呃……這?”劉伯溫手中的羽扇差點墜地,被驚駭的目瞪口呆,這、這是十歲的兒幹的事麽?

“哇……”

二百名林軍幾乎同時目瞪口呆,發出了整齊劃一的驚訝聲。聽過嶽將軍生神力,但不至於這般妖孽吧?但眼前的這家夥就真的這麽逆了!

“下來!”

在眾人的驚詫聲中,嶽雲又繞到了輜重車的另一邊,雙手抱住了對麵的車軲轆,用盡全力暴喝一聲。

隻聽又是“砰”的一聲巨響,在李氏“雲兒,不得無禮”的叱喝聲中。又一隻車軲轆被嶽雲生生的扳了下來!

“哇哈哈,好東西。這個用起來順手多了!”

嶽雲一手拎著一個三十七八斤的車軲轆原地轉了幾圈,方才喜滋滋的翻上馬。朝另外一駕馬車裏的母親喊了一聲:“孩兒可沒有無禮。我這是去保護陛下,子一定不會責怪雲兒的!”

話音一落,雙在馬腹上用力一夾,坐騎吃痛,箭一般躥了出去。

嶽雲一手揮舞著一個車軲轆,也不控弦,在馬上穩如泰山一般。一邊縱馬疾馳,一邊哇呀呀的大喊大:“國賊袁的腦袋是俺的,誰也不許和俺搶!”

“此霸王再世也!”

劉伯溫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人了。但此刻見到嶽雲逆的表現,仍然目瞪口呆的許久回不過神來,隻能用一聲驚歎為嶽雲送行,目視著他逐漸消失在黃昏裏。

而在相隔十裏的地方,袁同樣脈賁張。

他的雙眼有些紅腫,突然意識到這是絕地翻盤的最後機會,有些激的抓住了偵騎的領,嘶聲問道:“你確定對方就是劉辯這個混蛋?真的隻帶了兩千騎?”

偵騎有些結的回複道:“是、是……真的是,對方打著黃羅傘蓋。還有劉字旗幟,隊伍的盔甲似乎也是林軍打扮,最多不會超過兩千騎!”

“哈哈……此乃助我也!”

重重的把偵騎推到了一邊,因為過於激。以至於有些氣籲籲。雙眼兇惡的仿佛一頭擇人而噬的狼!

這段時間以來,袁被漢軍摧枯拉朽的攻勢弄得焦頭爛額,早沒了尋歡作樂的心。手下的武將一個接一個的陣亡。方傑、陳蘭、張勳、雷薄、樂就,五名重要的將領全部陣亡或者被俘。然後懸首城門!

汝南淪陷之後,淮南與南被從中間生生的切開。失去了聯係,讓本方的境更是陷了泥潭。雪上加霜的是,自己竟然了諸侯眼中可口的味,一個個出了森森獠牙紛紛了上來!

打退劉表之後,劉備的人馬悄悄到了南鄉一帶,這讓袁怒不可遏的大罵:“織席販履的大耳賊,我你祖宗十八代,有種的和老子堂堂正正的較量一番,趁人之危算什麽好漢?”

這邊剛罵完劉備,那邊曹就以烏雲城之勢撲了過來,先鋒夏侯惇領著兩個做典韋、王彥章的家夥所向披靡。博縣一戰打的本方人馬屁滾尿流,死了主將樂就不,還折損了一萬多人馬,兵敗如山倒。曹軍兵鋒直抵宛城,預計兩日左右便可圍城。

這讓袁猛然意識到:宛城守不住了,自己再死守下去,隻是死路一條!

於是袁給曹寫信拉關係,表示願意將帝號讓給曹,並且納貢稱臣。卻遭到了曹的扯書斬使,怒罵“國賊不除,誓不退兵!”

“曹孟德,我你祖母!”

得到消息之後,站在殿前再次怒罵曹

可是又有什麽用?曹的大軍正在一步步的向宛城近,再不走就要被圍城了。

與謀士商議一番,袁決定在曹軍圍城之前奔荊南投奔孫堅去。普之下,似乎也就孫堅能容得下自己,壽春已經被嶽飛圍了,去壽春和死守宛城沒有任何區別。

按照謀士閻象的建議,不如全軍放棄宛城向荊南逃亡,但卻被袁一口拒絕了。

不肯便宜曹,發誓就算守不住宛城,也要讓曹付出慘重的代價,故此命令橋蕤據城死守。並且修書一封給河北的袁紹,拿著兄弟之做由頭,痛哭流涕的請袁紹發兵從背後攻打曹。隻要曹撤兵,自己願意讓出帝號給兄長,並且永遠臣服。

在袁的心裏,憧憬著這個被自己多次辱的兄長能夠發兵攻打曹,這樣就能保住宛城,就能保留東山再起的希。否則,宛城若失,孤城困守的壽春淪陷隻是早晚的事,從此這個下將不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從宛城到荊南要麽走襄要麽走廬江,想要穿過劉表的地盤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相比來,劉辯剛剛拿下了廬江,而且重兵都在淮南攻打壽春,所以防有些空虛,比起襄來走廬江更加安全。隻要穿過廬江到了長江岸邊,就可以進長沙的地界,所以袁選擇了走廬江。

而且,在敵人的地盤上穿梭,行軍速度一定要快。輕騎穿梭,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流竄到荊南,這也是袁決定留下橋蕤死守的原因之一。

率部出城之後一路繞著走,順利的避開了荊州軍和秦瓊軍的防,眼看著就要抵達廬江至汝南的峽穀,沒想到竟然與劉辯狹路相逢,這實在是一個大的玩笑!

但從斥候裏得知劉辯隻帶了兩千騎之後,袁頓時笑的幾乎了:“啊哈哈……此乃助我也!朕就了,命在我袁家,怎麽會不給一條活路?”

拔劍在手,惡狠狠的掃視了一下後的三千騎士,聲荏苒的咆哮道:“將士們,跟我拚死向前,活捉了劉辯這混蛋,咱們必然可以絕逢生,來一場名垂青史的絕地反擊!項王破釜沉舟就在今日,誰敢後退,立斬無赦!”

“殺,活捉劉辯!”

聽漢軍人數不及本方,這些追隨了袁多年的親兵也意識到了這是一個建立奇功的機會,隻要能夠功的生擒漢帝,這場敗局就可以力挽狂瀾!

(最後無語了,日更三千字的三國類一能有二十張月票,今劍客才隻有張,頓時淚奔啊)(未完待續……)R19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