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方向(上)
座談會的結果,讓侯衛東失。
座談會第一個議程是侯衛東介紹南部新區的發展況,又分析了煙廠和機械廠取得效益的原因,他將矛頭直接「產權」,道:「沙州市屬企業都在抓大放小中的小字范籌,從政策上,改制是沒有任何問題,從實際上,鄰省已有功經驗,所以我認為要徹底地改變市屬企業全線虧損的狀況,必須要下定決心,進行改制。」
侯衛東的發言,主神符合周昌全的講話神,也結合了沙州的現實況,他希將這次小規模、高層次的會議能夠引領沙州企業的改革方向,當發言結束之時,他充滿了信心,因為,朱民生是搖擺的,而周昌全的態度是鮮明的。
周昌全很認真地聽完發言,卻沒有表態,略略點了點頭,道:「朱書記、黃市長,我想聽聽你們兩人的意見。」
市長黃子堤先發言,他的觀點集中在「加強管理、苦練功、提高效益」這十二字之上,總來說,是對現行制的改良,而並非重搭爐架。
侯衛東暗道:「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可是卻是無用的,這些概念提了十來年,市屬企業照樣虧損,問題的關鍵是沒有建立現代化的企業,而建立現代化企業必須得明晰產權,黃子堤作為市長,難道真的沒有考慮過以前就用過的政策?」
周昌全依然沒有表態,他對朱民生道:「朱書記,你的想法?」
到了朱民生,他沒有使用侯衛東送來的稿子,而是打開了筆記本。
昨天晚上,朱民生拿到了侯衛東送來的稿子以後,思來想去,最後親自刀,還是把「先制定全市國有企業改制辦案,然後分步驟施行,逐步解決國有企業問題。」的主題改了「探索對市屬企業的轉制工作,加強企業部管理,在2002年實現扭虧為贏。」
侯衛東送來的文章是圍繞著轉制展開,他修改了一會,覺得不倫不類,乾脆放棄了侯衛東稿子,在筆記本上擬定了發言提綱。
在侯衛東印象之中,朱民生是一直支持改制的,只是他的決心不大,而且有些搖擺不定,可是今天的發言基本上沒有提到分步實施改制工作。
見市委書記和市長的觀點趨於一致,侯衛東很是吃驚,暗道:「看來朱民生面對著困難退了。」轉念一眼,「全國這麼多的城市,畢竟只有一個陳,嶺西幾十個縣,也只有一個縣書記祝焱。」
侯衛東一直想忍著不說話,可是他經過了前一階段的調研,反覆比較,已經將「改制」當了徹底解決市屬企業虧損的最好辦法,此時聽到朱民生將「分五年完改制」變了「探索改制」,如鯁在,不吐不快。
可是,在這種場合下,作為副市長,他只能服從於市委書記朱民生的講話神,而不能再提出與朱民生不一致的看法,提出不一致看法,就意味著班子沒有統一思想,意味著不團結,意味著朱民生這個班長沒有威信。
因此,等到朱民生講完以後,他略顯尷尬,卻沒有再次發言。
談話結束以後,周昌全作了最後講話,這個講話很原則,很中,也符合當年他在沙州的施政神。
「解決國有企業問題,不能大步,也不學小腳人,要堅定而謹慎向前。」
「改制從政策上早就不是問題了,十四大報告中曾經提及,國有小型企業有些可以出租或出售給集或個人經營,這是改革的基礎,這幾年的實踐也證明改制是可行的。」
「但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制定政策更應該現以人為本的觀念,要考慮養老、工傷、醫療等保障措施,綜合措施沒有跟上,將影響本地區的穩定。」
「針對沙州的況,市委市政府按照省政府關於國有企業5號文件神,制定適合本地區的工作方案。」
等到周昌全講話結束,朱民生道:「周省長的講話很重要,市委將及時組織學習和研究,我們將以周省長講話為指導,認真研究我市實,制定穩妥辦法,既能扭虧,又保持社會穩定。」
會議的結果出於侯衛東的預料,他想對全市國有企業進行徹底改制,統一推向市場,實現企業與市場的徹底鈎,可是市委書記和市長的表態已經否定了他的思路。
他是副職,其想法沒有被主要領導採納,就永遠只能是想法,此時,他心裏突然湧出一些無能為力,又有一些憤怒,想起了譚嗣同的話:「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語是譚嗣同的獄中絕筆詩,雖然與此事風馬牛不相及,可是他卻覺得此詩很能代表其心境。
在整個接待工作中,朱民生和黃子堤一直陪在周昌全邊,侯衛東沒有找到單獨與周昌全見面的機會,吃罷晚飯,周昌全接了一個電話,便拒絕了沙州諸人的挽留,坐車離開。
在高速路口送走了周昌全,朱民生對跟隨其後的幾位領導道:「周省長的講話神要在常委會擴大會上專題學習,衛東市長是分管領導,更要吃神,以此為依據制定我市企業發展方案。」
對於這個結果,侯衛東很是鬱悶,原本想借周昌全的勢,來增添朱民生的信心,不料弄巧拙,至此,改制方案基本上擱淺。
回到家裏,小佳也發現了侯衛東有心事,問道:「今天你見到了老領導,應該深鼓舞,怎麼如霜打的茄子。」
侯衛東悶悶不樂地道:「怎麼說這件事,我原本以為周省長是支持改制方案的,他在不同場合都講過改制,而且在講話中多次提到科龍的事,可是這次他到沙州來,話講得太原則了。」
小佳不了解況,只是依據著常作出了判斷,「周省長站在全省高度,只能講原則,而且雖然他是副省長,也得尊重市委市政府。」
侯衛東陷了局中,反而不如小佳這個局外人看得清楚,道:「我這是自尋煩惱,作為市政府的副職,主要領導決定的事,我執行就是了。」
可是「改制」的念頭就如大草原的野草,雖然被踐踏,卻總是不斷地瘋長出來,讓他心深不能平靜。
此時,在楊柳的新家,聚了一些親朋好友,大家為楊柳燒鍋底。
堂兄楊柏向來與楊柳走頻繁,這種事他自然積極參與,挑來挑去,送了兩株盆景。
楊柏參觀了新房,對楊柳道:「這是農機水電局的房子?還是在市委機關好,能分到下面局行的房子。」
「這一套房子我是佔用了侯市長的名額,他當時還是農機水電局局長。」
「你和侯市長關係不錯。」
「我們是益楊第一批招考幹部,又曾經在益楊開發區工作過。」
楊柏其實知道這些事,他心裏想著另外一碼事,隨意聊了一會,他問道:「楊柳,你現在是寧玥書記的書,寧玥是分管組織的副書記,象絹紡廠這種企業,領導層的任命都需要通過寧玥,是不是?」
「原則上是這樣,不過絹紡廠這種大廠,其領導人的任免都得要市裏兩位一把手點頭,在常委會上通過。」
楊柏問道:「近期,有沒有更換絹紡廠領導人的說法?」
「這個,我還真不太清楚,哥,你不是從絹紡廠辭職了,怎麼還在管絹紡廠的事?」
「我只是待崗,並沒有從絹紡廠辭職,只要絹紡廠需要我出力,隨時都可以上崗,我從大學畢業就在絹紡廠工作,工作這麼長時間,見證了其興衰,雖然現在待崗,可是畢竟是絹紡廠的人,我還是希絹紡廠能夠興旺。」
楊柳有些驚奇地道:「原來你還是絹紡廠的人,我還以為你已經辭職了。」
楊柏道:「我的意思是如果絹紡廠真的要換領導人,我也想爭取一下,在廠里當了六、七年總工,工作能力還是不錯的,這點你要相信哥。」
在楊家,楊柏素來是楊家子弟學習的榜樣,楊柳從小也甚是崇拜楊柏,對於楊柏的能力,自然相信,笑道:「我如果當了領導,肯定會任命哥為一把手,可惜我只是一個小人,沒有一點發言權,唯一的好就是消息比較快。」
「現在是信息時代,信息決定敗,你這個位置不得了,有關絹紡廠的信息,只要不涉,你都給哥通個氣,如果有可能,哥還是想要鹹魚翻。」
楊柳是真心對他哥好,道:「我和侯市長很悉,幫你聯繫一下,你和他見一個面,行不行?」
楊柏道:「那自然再好不過,我和侯市長見過兩面,他對我的印象應該還可以,你再出面說一說,效果自然不一樣。」
離開了楊柳家裏以後,楊柏來到了蔣希東家裏。
「市裏暫時還沒有調整方案,至還沒有到寧玥那裏。」
蔣希東黑臉如鍋,道:「最近我總覺得不太對勁,老項那幾個人和平常比起來有些怪,經常朝車間里跑,你和老項平常也說得上話,想辦法去接他,探一探他的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