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我清楚,有人想要我的,不,是陛下下詔設置的原州行在。」聽到韋弇的第一番話,高岳表示我早已聽到了風聲。
而這個人,高岳也明白,正是朱泚。
此一時彼一時,朱泚原本倚仗韋皋、高岳,排走朝廷方監視自己的蔡廷玉和朱微,但如今他也清楚:高岳在涇州,韋皋在隴州,因營田和馬政,各自手握的權力越來越大,再加上這二位又是義兄弟關係,不由得也忌憚起來。
按照韋弇的描述,朱泚的辦法就是「摻沙子」,他給韋皋數千兵在汧營田,可又給他安排了名牛雲的幽州營將負責軍事,實則也是在掣肘韋皋。
對高岳呢,朱泚的辦法也是相同的,先讓幽州系的田希鑒、方庭芝進涇原行營,滲掌握兵權,再拉攏行營的舊將姚令言、焦伯諶等,現在這群軍將集上疏朝廷,說什麼原州行在營田已,這個臨時設置的行政單位已無存在下去的必要,可以撤銷,重新併安西、北庭行營軍府的轄區。
其實就是要奪取高岳這兩年營田的果。
此外高岳還得到報,舒王現在暫時在京,正常人都知道他不會在涇原節度大使位子上干太久,而留後兼副使孟皞整日也盤算著把令賓、萊兒這兩位姬帶著歸京——而這二位都是翔府的營,也是朱泚這面的間諜,朱泚已通過兩位向孟皞吹枕邊風,要孟推舉姚令言為下任節度使。
而姚令言正是朱泚於涇原行營當中心扶植的代理人。
而高岳當然也不是吃素的,他很快聯絡上京城的權相盧杞,傾訴了自己的不滿,稱朱太尉對他過於猜忌,自己在原州行在兢兢業業,都是為了涇原行營上下好,現在如把行在撤銷,那麼誰接管營田、馬坊和城傍蕃兵?
誰來,誰能,誰敢?
三個「誰」字擲地有聲。
別看我高三現在在京畿西界營修奉天城,但原州行在的事務我也管著,想讓我權,沒那麼容易。
同時,原州行在的妹輕、小三州黨項蕃兵,也齊齊向朝廷陳,稱高外郎如他們的再生父母,有了高外郎他們才知曉我唐朝廷的威儀教化,你們中土人有說「父母在,不遠遊」,所以假如高外郎不在涇原,而是去他為,便等於咱們沒了父母,那咱們會遠遊到何,干出什麼出格的事,可就誰都沒法保證。
「營田方有,蕃又不安,不應罷高岳的知原州行在和蕃落使。」盧杞和舒王都如此建議說。
特別是盧杞,他剛登相位,知道是取悅皇帝還不夠,還需要方鎮的認可,故而選擇崔寧、劉晏和朱泚為外援,而現在朱泚和崔寧婿高岳(也是劉晏的門生)有些暗中,他當然以調停為主,哪方都不想得罪。
當然盧杞的調停,手裡是有牌的,故而他之前對朱泚家奴蘇玉說:「你且去奉天城找高外郎,自然一切都明曉。」
所以背後有人撐腰的高岳並不擔心,相反的他還準備對朱泚攤牌,便對提醒自己的韋弇說:「阿兄勿憂,恰好奉天城增修如今有所小,我隨後要去翔府東境外的好畤的神策軍鎮屯田去徵購繼續築城所需糧食,請城武邀朱泚來那裡與我見面,就說我高三,有關於幽州方面十萬火急的事,要當面對他說。」
另外關於皇帝要「廩賜費」的事,高岳表示馬上定會上奏,據理力爭的。
韋弇離去后三日,朱泚的家奴蘇玉化裝為名商人,越過長安的西渭橋,過咸、澧泉,來到了奉天城下。
奉天城,原為乾縣理所所在——乾縣的名字,得自於其位長安之西北約一百八十里地,恰好相當於八卦圖的「乾位」。而奉天城西北的梁山,因埋葬唐高宗的「乾陵」位於其上,故而作城「以奉陵寢」,由此得名「奉天」,並自西面的好畤和東面的澧泉分析出一塊地來,立奉天縣。
蘇玉作為朱泚心腹家奴,多次來往於翔、長安間,這次來到,發覺奉天城已然大變模樣!
原本高岳營修前,奉天城不過是個周長三里上下的小城,后又曾作為神策軍惠元部的駐地。
而高岳到來后,帶來近四千營城的士卒、民夫、囚徒、工匠,先將奉天舊城外,要構築了長達五里的「羅城」(即外城)。
正式築城前,高岳喚來了明玄和尚,先繪製好五百比一的銅製城圖,而後準施工。
遵循百里城修築的經驗,明玄和尚告訴高岳施工的標準,隨後高岳將所有築城者由高固、高崇文、郭小和自己統領,嚴格分隊,再分工到人:
新的奉天城先夯土,以城高為一的話,那麼底部闊則是二分之一,頂部闊則是四分之一。明玄要求奉天城須高五丈,底部闊就是二丈五寸,頂部闊則是一丈二寸五。而築城者每日固定的土方量為一功,每築一尺標準城牆,要花費四十七個功,而五尺為一步,那麼修築一步(約1.55米)的城牆需二百三十五功,築百步城牆則是二萬三千五百功,一里等於三百步,故而要七萬零五百功,而五里城牆則是三十五萬兩千五百功。
高岳有四千人的隊伍,那麼大家齊齊上陣,共需要九十天上下的時間。
自上年十一月工,至蘇玉來到的二月末,羅城已基本宣告完工。
整個奉天城舊城()加羅城(外),城牆周回八里,頓時氣勢宏偉很多!
接著高岳將人員一分為二,一半開始掘城壕,另外一半則在將作監工匠的指導下,於奉天城正北的莫谷半山腰上,鑿出窟來,燒煉磚石,為此高岳將旁邊好畤的隋朝莊賢太子墓的磚、林都砍伐挖掘一空(我不了乾陵,還不了前朝的太子嗎),讓工匠和士卒按照此標準制磚,並覆蓋城基和城頭牆即可。
蘇玉到來時,整個梁山、莫谷火繚繞,煙霧蒸騰,把天空都遮蔽住了。
「築造此城,究竟為何啊?」蘇玉拜見高外郎后,便惴惴問到。
因朱泚也聽說長安城最近有謠曲,稱當朝陛下未來有離宮之厄,於是乎在心中嘀咕:皇帝讓高岳來奉天營城,莫不是要應付此徵兆?
穿越到大唐王朝,成為皇帝的楊辰,剛推倒江貴妃后,還沒還來得及感受三千佳麗的波瀾壯闊。就陷入了一場陰謀之中,奸佞之臣權傾朝野、外邦之族狼盼鷹顧、必殺之局暗流涌動。奸臣當道、國將不國,天子亦握屠刀!楊辰平亂黨、掃異族、治天下,縱橫八荒、橫掃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昏君?庸主?暴君?”...
天啓三年,成了天啓皇帝還有信王朱由檢的弟弟,然後還做了皇帝。 做了皇帝就要乾點事情,一不小心還幹大發了。
以詩賦揚名,用智謀天下。江山多嬌,風流人物看今朝。江湖武林,爭領群雄。策弄朝堂,功名四方。旁人笑我生涯拙,塵寰碌碌,畢竟何求,不羨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