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官 14.以逸待勞陣

《大唐官》 14.以逸待勞陣

李晟畢竟是朝廷方面的代表,見到馬燧怒形於,便開言勸說:「一年前,李昭義就被任為邢、磁、洺三州觀察使,這三州原本就應該是他的,再者李惟岳派出的大將王武俊,正進攻打趙州康日知(康本為德軍在趙州的刺史,現已反正朝廷),趙州距邢州不過七十里路,李昭義職責所在,有所顧慮也是應當的嘛。」

可馬燧還是不依不饒,於是李晟只能暫且表態,稱他願意在戰勝後上奏朝廷,將河中幾個州的賦稅,補到河東節度使這裏去。

這下馬燧的語氣才有所鬆,便誠懇地對李晟說:「並非是鄙夫斤斤計較,而是出戰時鄙夫散盡家財,都給了將士們當犒賞,如邢、洺、磁三州賦稅都給李阿十的昭義軍,恐會寒了我河東將士的心。」

李晟急忙抱拳說:「陛下在京城,日夜盼我三人誠團結,早日剪滅魏博叛逆,凱旋歸朝。到時候莫要說區區三州,就是五州十州,陛下還能吝嗇?晟即刻就上奏朝廷,請先撥度支司五萬貫錢,分賞給河東將士們。」

聽到這話,馬燧大喜,便與李晟一道,拜訪了李抱真的營帳,請李剋期一道進軍,與田悅決戰。

而呆在丹爐邊的李抱真,見馬燧開誠來見,也不好意思拒絕,就說萬事聽命魏博招討使的。

Advertisement

很快,安城頭的田悅就見,朝廷軍的營地里,士兵們來回忙碌,砍伐搬運木材,開始在洹水上架設橋樑,「莫不是要過橋來進攻我等?」

軍造橋工程進度迅速,田悅沒過幾天就看到,洹水上每隔一段距離,總共架起三道浮橋。

正好各自對著李晟、李抱真。馬燧的營地。

接下來每日,三軍都派出麾下騎兵,越過橋樑來,至魏博營地前挑釁辱罵。

魏博諸將紛紛請示田悅出戰與否,田悅只是說堅壁不,並稱「據斥候的消息,馬燧自臨洺南下,深磁、相數百里,營地里的糧食只剩十餘日,後續糧秣裝不繼,故馬燧等人利在急戰,諸位不要中了圈套,只要堅守不出,再過十日,軍必將潰退。」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終於到了第十日時,軍的營地突然有喧嘩呼嘯的跡象。

聞訊的田悅,急忙和田緒登上安城的馬面牆后,清清楚楚看到,洹水對面軍營中,士兵、馬匹在無序跑,並且甚囂塵上。

「節下!」幾位大將剛喊出來,田悅就舉手,表示儘快安排,不可貽誤戰機,「馬燧因糧盡,終於按捺不住出破綻來。傳我的令,大軍即刻出城,魏博子弟居中,淄青子弟居東,德子弟居西,各向軍一橋,待到擊鼓為號后,一併衝過橋去,合擊軍營壘。」

「喏!」

結果當魏博諸軍厲兵秣馬,並於黎明前出城列陣時,安城牆樓上忽然幾名烽子大呼起來——他們見到此刻洹水對岸,馬燧軍兩萬銳步騎齊齊舉著松明,沿著河岸列道火龍,迅速往東疾驅。

而未見李抱真、李晟軍的向。

「馬燧是要直搗我魏府城......」

「節下,是不是也要往東走,魏府城如今守軍不過三千啊!」

「不要慌張。」田悅握馬鞭大呼到,接著他將鞭梢舉高,尖頭刺了魚肚白的蒙蒙朝霞,其下洹水兩岸冬風凜冽,水中鋪滿灰白的碎冰,草來回披靡,接著鞭梢尖頭劈下,正指向對岸:「強渡洹水去,燒掉對方營壘、輜重,馬燧無能為也!」

「哇啊啊啊!」數萬魏博、德和淄青叛軍,全部揚起旌旗,人馬如狂般涌,隆隆地向著三橋方向殺去。

田悅騎著馬,在震耳聾的鼓聲里左右馳騁指揮:

德軍人數最,最先過了西橋;

接著淄青平盧軍萬餘人,過了東橋;

三萬魏博軍,也是田悅幾乎所有家底,前軍萬餘人也陸續過了中橋。

至中午時分,風勢更烈,魏博軍全部渡過洹水,軍營壘相連數里就在眼前,田悅見己方於上風位置,便下令全軍縱火!

一時間,叛軍四點火,燎燒草野,並順風突進,火勢迅速蔓延到軍營壘,將其燒一片火海。

營壘后,李晟率數千神策軍逆戰而出,德軍、平盧軍眾兵狂蜂般撲上去,雙方弩箭錯紛飛,接著就是長矟如林般拼刺起來,一時間殺得難解難分。

「馬燧呢!」田悅最為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接著他旁的牙兵用手指著煙火紛飛的戰場以東,大約五六里,「那就是馬燧部伍。」

田悅看得親切,馬燧軍已停止繼續往東走,開始迴轉列陣,但也不來救李晟和己方營壘,好像逡巡猶豫的樣子。

捕捉到戰機的田悅,便安排德、平盧的援軍和李晟神策軍對戰,自己則統率三萬魏博銳,邊大肆放火,邊向馬燧軍的陣列撲去。

「我等也放火!」馬燧下令道。

河東兵前排得令后,全部將手裏松明放下,點燃腳下的草叢,全軍邊燒邊退,直到將陣前百餘步的地界全部燒衝天火牆為止。

這下,魏博軍強行了五六里,抵達馬燧軍陣前時,已是人馬俱乏,汗如雨下,這時馬燧軍陣列前已被己方燒一片白地——魏博軍的火,在這片白地上也迅速熄滅,無法再延燒下去。

待到煙霧散去后,疲憊的魏博軍見到,對面河東軍步兵居中,騎兵馬隊及戰車佈設在兩翼,良,陣勢嚴整,不由得頓生驚懼。

而河東軍前鋒,則是五千手持長刀的壯勇,正以逸待勞,蓄勢待發。

「別慌,別慌......」田悅這才發覺自己中計,便和田緒一起,呼喝止士兵畏戰。

但這沒有什麼效果,魏博軍已陸陸續續有喪膽的士兵隊,開始往相反方向奔逃的。

忽然,洹水上三座浮橋起火焚毀:原本馬燧安排匿藏在河岸草間的百多名騎兵,見叛軍盡數渡河后,便齊齊起,翻越上馬,手持火種木薪,點著了浮橋。

「叛軍退路已失,諸位兒郎齊齊向前,殺田悅個片甲不留!」馬燧怒目圓睜,親手舉起木槌,咚咚咚地擊響了進軍決戰的大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