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李適的心開始急劇搖。
但他畢竟是非常有自信的,高岳清楚想要讓這位皇帝往西走一步,就必須先讓他往東走三步。
另外這個機遇很巧妙,整好桑道茂也算出來這樣的結果。
於是高岳趁機輕咳兩聲,再度提到天命與人事的關係,小心翼翼地向皇帝建言:「其實在奉天增築城池也有好。其一,現在奉天為神策行營軍鎮,卻年久失修,名不符實;其二,奉天京師、涇原、翔和邠寧間要關節,又護諸皇陵,若削諸鎮功后,再擊西蕃、回紇,亦可將行營駐屯於此,節制諸軍,指揮便利;其三,若......」
「高三你想說的是,若吳彩鸞、桑道茂預言真,朕也好有個避難的地方,是不是?」
「臣不敢。」高岳捧袖道,心念我可沒說出來。
哪想到這番話反倒激起李適爭強的心思,只見他臉開始漲紅,居然與高岳辯駁起來。
將廡廊外立在風雨里的霍忠唐、桑道茂看得目瞪口呆。
「朕不聽吳彩鸞,也不聽桑道茂,就想聽聽你高三的——你說,朕削藩的計劃到底會有什麼錯?」
唉,現在是不得不應答了,但也不能應答得十全十分,高岳就說:「臣擔心夷滅李惟岳后,朱滔等人要回授,陛下該如何之?」
李適很有自信:「李惟岳那裡忠於朝廷的人傑有許多,朕可將德分割開,效仿漢武的推恩令,賜予反正的諸將。至於朱滔,如今盧龍鎮中已有朝廷設置的敕使院,可讓中厚賞盧龍諸軍,這樣軍卒心戴朝廷,想那朱滔也不可能逆眾而行。」
「那如淄青鎮、魏博鎮聯手切斷漕運?」
「朕在汴宋的諸軍不但數量最多,且最為銳,再加上濠州張萬福、壽州張建封等皆擁重兵,漕運安全不足為憂,先前李正己敗走便是明證。」
「如山南東道梁崇義平后,李希烈又要求回授,兼并梁割據的數州,又該如何?」
「此事不合高三問,但你既然提到這點,朕便可告訴你,對付淮西朕外皆有方策,智珠在握,勿憂!」說完,李適角浮出迷之微笑。
「如......」
結果高岳還沒把話說出,皇帝就舉起雙臂高聲說:「此外朕還有神策在的軍,畿畿外不下十萬,以李晟部監馬燧、李抱真定魏博、德,以邢君牙、駱元部防同華,又以劉德信進駐虢州監李希烈。崔寧的朔方,李懷的邠寧,還有你供職的涇原,尚有不下八萬的健兒可調往關。你等文士,有所顧慮是正常的,可此時不同肅代之世,不用再對方鎮一味姑息優容了。」
接著皇帝回首,想看看高岳的反應。
卻直接見到對方深深拜伏在席上,本看不到臉上表,只聽這位高呼「聖主再造太平,我等只有承順之理,尚有何疑?」
可去你的吧,見你得一滿都是旗子,我再多半個字就是個棒槌。
「這還差不多......以後好好當你的治世臣子吧!」皇帝暗忖道,接著他的聲音由原本的豪邁變為溫和,「史臺的考功也差不多結束,朕馬上轉你為從六品上某司員外郎,銀臺門翰林學士院,如何?」
唉,真的如盧杞剛才所說,要把我弄個員外郎的朝銜,然後實際我去學士院,當皇帝的書。
唐朝的翰林學士院,與我們通常理解的「翰林」是不同的,或者說學士本屬「翰林」里的一類,和書、畫、棋、醫、五行、僧諸「翰林待詔」地位是一樣的,可隨著科舉制的興起,進士地位越來越高,所以進士出佔據大部分的「翰林學士」(有唐一代,進士出的翰林學士比例為71%),慢慢和其他待詔的區分開來,形獨立的文士院,自此「雜流不,職清地」,專選數優秀的文章之士,當「天子私人(書)」,專職於銀臺門院「參命」,權力日漸膨脹,以至於其後有「相」之稱:明清時代的翰林,參與的則是國史修撰的工作,而中唐的翰林學士院,打個比方,相當於清雍正的軍機——翰林學士和中書舍人,一個負責出皇帝的令,一個負責出宰相的令。
不過翰林學士只是個差遣,並非正規職,上到尚書下到校書郎,都可以充當。所以皇帝也答應,給高岳個從六品上員外郎銜,因南省諸司員外郎雖是六品,卻也與史臺一樣不歸吏部管,而由皇帝親自除授,故而以員外郎職翰林院,是個很合理的遷轉路徑。
可高岳卻不想學士院,進去后整日就是理文件:替皇帝擬制、詔,時不時還要承旨作詩,事務繁劇不說,還沒有任何自由可言,保工作最為要命,哪像我在涇原行營里可大展拳腳?
「臣,詩賦文采拙劣,聞學士院須得在此麟德殿由聖主親試詩五首,請敬謝不敏。」
我個好好的涇原行營下攝靈臺令,兼度支營田判,怎麼就要進翰林學士院里去呢?再加上我還不會詩,這真的不是謙虛啊。
「高三,真田舍郎也。」皇帝一揮袖子,調侃的語氣里著些許不屑與憾,「這樣好了,朕許可在奉天增築城池,也能給吳彩鸞翰林五行待詔的份。即日起撥二千神策軍士兵駐奉天,高三你在涇原營田已規模,無需再事必躬親,冬至后你就遷為工部虞部員外郎,加『奉天營城使』職,替朕把這件事辦好。」
「臣詔令,不敢辭。」高岳不得的。
工部的虞部司,本職工作是執掌京城道路植樹及畋獵、薪炭、草木諸事,但現在這些事務都有專門的使職去管轄,該司早已淪為閑司,不過給高岳提供個南省(尚書省)的臺階罷了,工部在尚書省六部里的地位是最靠後的,但高岳卻繼續於此擁有「清資職」——即員外郎。
正如皇帝說的:「高三你年不過而立,卻已登為南省郎,將來只要繼續為朕盡心,說不定能『黑頭三公』也未可知。」
黑頭三公,即頭髮尚還是黑時,就能榮登為三公九卿。
高岳口中謝恩,心卻想我回去得多抹點蕓薹髮油。
宰者宰相,執者執政。 上輔君王,下安黎庶,羣臣避道,禮絕百僚,是爲宰相。 佐政事,定國策,副署詔令,爲宰相之亞,是爲執政。 因爲一場空難,賀方一邁千年,回到了傳說中“積貧積弱”同時又“富庶遠超漢唐”的北宋。一個貧寒的家庭,一場因貪婪帶來的災難,爲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韓岡開始了向上邁進的腳步。 這一走,就再也無法停留。逐漸的,他走到了他所能達到的最高峰。在諸多閃耀在史書中的名字身邊,終於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李狗兒,一個連正兒八經大名都沒有的窮要飯,一個社會的最底層,當一個做貴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頭上的時候,李狗兒的幸福生活開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個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識幾個字。做外戚當權臣?那太危險,好像歷朝歷代沒有幾個能得善終的。李狗兒沒有理想,沒有志向,更沒有抱負
每當我們船遇到十級風浪的時候,我戰友不會有絲毫的擔憂,因爲他們知道船上還有我。
穿越到神話版的漢末,成為東漢的大皇子劉辯。身懷系統,有概率可獲得歷史名人身上的部分屬性。拜師盧植,結識曹操,招顏良,攬文丑,麾下八百陷陣死士,為成就霸業奠定基礎。眼下張角即將發動信徒進行席卷大漢八州的黃巾起義,涼州軍閥頭子董卓再過數年也將進京暴政。且看劉辯如何在這風起云涌的時代讓大漢之名響徹八荒!(系統,爭霸,成長)(此書非純歷史,與歷史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