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官 20.條租除陌錢

《大唐官》 20.條租除陌錢

高岳建議岳父立刻手,用軍府名義迅速佔據幾小鹽池,而後雇三百民戶為「池戶」負責製鹽,再撥三百兵護鹽池。

一年後這些小鹽池加一起也可出產五六千石的鹽,榷后同樣由高岳讓百里城的商隊單獨來購,再往上估價,回百里城榷場後行銷各,軍商隨即分潤,如此原州行在也可得萬貫上下的潤錢。

「很好,就按照高郎所說的去做。」崔寧大喜,現在他是靈州大都督、朔方節度使、兼六城水運使,只要在管轄範圍的鹽池,他說了算,朝廷戶部度支司的手還不到這裡。

接著崔寧又讓朔方掌書記手寫封書狀,重新塞到符筒當中,說「此文狀需要傳驛整個慶州,所有黨項蕃落知曉。」

之前他出京為渭北四州都團練使時,曾安了當地的黨項,現在他婿高岳又震懾了東山(慶州)、南山(靈州)黨項,現在是該讓皇帝知道咱翁婿倆「果」的時候了。

接著,這匹青灰的駿馬,再度懸著叮叮噹噹的符筒,衝出了靈州都督府,踏上了回涇州的返程。

符筒上寫著「至累道蕃落即開」的字樣。

結果,靈州、慶州沿路的大小黨項蕃落,在重新接待「高押蕃落使」的馬同時,也得到靈州大都督崔寧的命令,要求各蕃落追集起來,全部恢復對唐家的貢,由所在各州、使接納,統一封上白泥朱印,集中到涇州驛馬關榷場、旗亭當中,由涇原押蕃落使高岳付京城裡的口味庫。

Advertisement

「既然是崔大都督和高天使要求的,那沒得說。」

在駿馬疾馳的沿路,得到指令的南山黨項開始貢青鹽、野鹿、紅花,東山黨項則開始貢麝臍、羚羊角、野雉,他們跟在這匹馬之後,絡繹不絕攜帶著貢品地向慶州南境的驛馬關進發。

霍忠唐在得到皇帝的指令,狠狠杖責邠寧監軍翟文秀后,同時也帶來皇帝的敕令:就按照高岳奏疏所言,由他來當「驛馬關互市」的「場」。

故而現在高岳的頭銜是權知原州行在、攝靈臺縣令、度支原州行在營田判、涇原押諸黨項蕃落使、知涇原諸榷、場事。

通過皇帝的敕令,他終於掌握了涇、寧、慶三州的驛馬關互市,足以在「靈州商路」上分一杯羹。

慶州城裡的刺史杜從政,也只能在匯聚來的蕃落貢上「封泥」,接著繼續讓他們送到百里新城下,再由高岳統一清點,再轉輸到京城裡——新年含元殿大朝會時,這些貢品是要擺在大殿上,以彰皇帝君臨天下,四海來貢之威儀的。

等到諸黨項蕃落將貢品送到驛馬關時,高岳已員行營的軍卒們,在關隘西側的山崗上修起了烽堠亭障,開闢出了通道,還增設了闊大的互市榷場,數州的商賈、蕃落,穿著形形衫,驅趕攜帶著貨,來往匯聚於此,易各種東西。

而高岳派來的場吏,則坐在市場中央的亭中,或角樓上,嚴監視著互市裡的易。

他們的職責,除去每日懸價,即標出各商品的「定價格」以備參考外,並且還要搜檢、登記過往貨,按高岳對皇帝上疏里所言,此舉是為了止武和金屬進慶、靈、鹽的黨項蕃落手裡——那麼商人會不會從其他通道向黨項那裡販賣這些東西呢?

這個高岳並不興趣,管它呢?因為他的目的就是借著以上名義,控制驛馬關互市而已。

因互市和土地一樣都可以產生利潤。

市商貿,三十稅一,謂條租錢。」

「但凡易,每貫稅十文,謂除陌錢。」

「貨律者,一概沒為贓錢。」

高岳在驛馬關互市立伊始,就頒布了這三條最基本的稅令,其中前兩條最核心:

條租錢,即是只要商賈市貿易,你佔據個攤位了,就得錢,即你所持貨價值的三十分之一,好比是田租;

而除陌錢(陌通百)的話,你今天沒生意便不用,可一旦有生意,就得「每貫稅十文」,即是按照貨賣出去的價格百分之一的比率錢,好比是易稅。

此外為了刺激互市貿易,高岳還頒布個條令,即許可驛馬關來往商賈行用「短錢」。

他以前和劉晏互相問對時,曾提到了「錢荒」這個問題,現在唐朝到都在鬧這個病——各種公私♂易的「潤劑」銅錢不夠用,就會導致「百貨不通,萬商束手」的惡劣後果,高岳現在暫時還沒權力在本上解決此問題,所以他在驛馬關互市上採用了便宜之法,即「短錢」。

「短錢」說白了,打個比方,就是在錢荒當中,可以用制定個固定的大家都認可接的百分比來,這樣減省銅錢用度同時,也不妨礙商品的貿易,比如驛馬關互市裡高岳就規定:

「每貫除墊一百文,以九百文貫。易過五貫者,半用布帛。」

就是市集當中,你用九十文錢便可以買到價格一百文的貨,一貫的易量實則支付九百文就可以。難道賣貨的商人不會覺得虧嗎?不會,因為他心中明白,在驛馬關里他用這得來的九十文錢,也同樣可以買到別人價格一百文的東西。一旦這個「短錢」的比例為條令,並被所有人遵守,那麼就不會有人覺得有什麼吃虧的,這樣既可保障商貿繁榮,也能紓解銅錢缺乏的困擾。

另外,錢荒還會導致「錢貴而賤」,穀米和布帛一旦低賤,必然傷害民眾利益,所以高岳又強制規定「易過五貫者,半用布帛」(易超過五貫錢的,一半用當值的布帛來支付),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布帛的價格,減輕民眾、士兵的負擔。

其實不是在驛馬關互市上,在百里新城的市集上,在主要與翔府貿易的草壁戍墟集,及靈臺舊城墟集上,高岳都統一採用了「短錢」和「半帛」的政策,如此涇州城的坊市也其影響,不得不自遵循起來——整個涇原行營的市場,就這樣被統一。

慶州的黨項已停止劫殺,靈州商路的朝貢恢復,隨著米、鹽、牛、羊、馬等通貨往來的帶,整個涇州的商市在建中元年末迅速繁榮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