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官 11.遽發城傍兵

《大唐官》 11.遽發城傍兵

百里城亭前,擂鼓聲咚咚咚幾乎就沒有停歇下來的時候,各列垛標前,營田兵們按屯隊編製,迭發箭如雨,皆可中標,擂得鼓手的胳膊幾乎都要斷掉。

高岳端坐在亭下,逐隊考驗完畢后,覺得軍心、士氣皆可用,便起站在階上,發布了員的命令:

「建中元年,歲次十月二十三日。

我君奄有萬國,德洽四方,伐叛懷遠,同文齊武。是以肅慎、扶余左衽來庭,夜郎、滇池辮髮從事。今慶州黨項野羌敢幹天常,劫我國馬,阻斷商道,暗通西蕃,犯我亭障。歲固憑山,搖蜂蜇之毒;乘危走險,螳螂之臂。豺狼難厭,反首逆鱗。叛而不討,何以示威?

我為天子朝臣,印封刀,押涇原管黨項諸蕃落,不失懷之職,亦有督軍鎮遏之責。今發原州行在田士,征一屯留一屯,由此發涇原田士一千兵,范田士三百兵,合一千三百兵,共一百屯隊,更發城傍側近小三州、妹輕諸黨項驍勇兵千丁,并力討兇,靜塞保邊。」

其實高岳的行本沒有請示朱泚,更不要說擔當涇原行營留後的姚令言,他發營田士卒和城傍側近軍,全是憑靠自己「押蕃落使」的頭銜與權力。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亭里原本只是以為來赴宴的莫州、西滄州和旭州「小三州」酋長米母長原、拽臼博和沙通舉三位不由得大驚失,剛準備起辯解抗拒,亭四周的游奕們卻手握橫刀,出白刃,這三位互相張下,只能著頭皮坐下。

Advertisement

高岳和,對他仨說,馬上授予你們小三州黨項蕃落耕牛、種子、草藥,並劃分給你們田地、牧場,收你等為城傍,所以不要再跟著野族助紂為

米母長原、拽臼博和沙通舉急忙答應,而後高岳又說,你等邊的子侄我看都是俊秀之才,將來我會向朝廷推舉他們獲取告,在此前可於百里城館驛中接禮儀教化。

言畢,和三位酋長一起來赴宴的子弟甥侄,也一併被送城外「驛站」款待。

這時明懷義、明景義兄弟踏亭,對著小三州酋長拍著膛說我妹輕蕃落願意與你等結盟和斷,一起對犯境的野族進行「酬賽」:

「所虜牛馬子,均平分之!」

次日,涇州城外各烽堠突然燃起告警的葦炬,城闕樓上,姚令言、馬頔等涇原軍將匆忙蹬梯而上,扶住勾欄遠

只見閣川、百泉地帶,一支數千人規模的軍隊,正列長蛇般的隊伍,蜿蜒著自城西穿過。

「誰的隊伍,難道是百里城的田士?」姚令言瞠目結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看那邊!」馬頔手指著南方,姚令言去,但見百里城和涇州城的數烽堠,卻燃起了一「平安煙」——高岳的烽子明顯是想告訴姚令言他們:「此乃押蕃落使行事,爾等退避勿憂。」

古怪的是,連州西界的連雲堡也升起了平安煙。

「咚」一聲,姚令言的拳頭打在勾欄木循上,「到底是怎麼回事,速速遣人去翔府詢問遂寧郡王......」

命令尚未發出,樓下城門前,兩騎百里新城的縣吏就疾馳而來,大聲自報份,並向行營留後說清楚此次軍事行的原因:

「慶州野蕃落劫奪軍府戰馬及馬坊馬,攻殺行原州城傍健兒,並擅州境,押蕃落使募發驍勇討之!」

「高岳要,要討野族?這,好像是擅開邊釁......」急之下,姚令言的話語都不利索了。

這次高岳徵發了所有的戰馬,連皇帝送來的馬他都毫不猶豫地用起來,總共是一千一百五十匹,連帶妹輕、小三州蕃落黨項兵自備的戰馬七百匹,共有近兩千匹戰馬:高岳讓涇原田士為步,范田士為騎,共用了四百匹馬;而剩下的馬匹,他全都發給了側近黨項兵。

其中小三州黨項出兵三百丁,妹輕出兵七百丁。

還有六百匹戰馬,明懷義索下令,全族十三歲以上、六十歲以下所有健壯的婦人,也都備好武、火種上馬,追隨出陣。

黨項蕃落的習俗就是一旦發酬賽,如男丁不足的話,婦人全都一起上陣死斗。

渡過涇川橋后,高岳下令全軍分為三部:他任命兩名善的屯侯蘭、程俊仁為左右布陣使,侯蘭督涇原兵居左,程俊仁督范兵居右,六百妹輕婦人兵為先鋒,許諾夷平獯州野族后,所得的牛馬有士兵們的一份;而後小三州黨項三百人騎馬,自臨涇城西北的青石嶺山岡而進,直撲驛馬關,截斷橋貍的歸路;明懷義、明景義兄弟七百人也騎馬,自臨涇城東南平亭柵方向而進。

兩日後,平曠的鎮原城附近,滿布著野族的氈帳幕布,邊界還打下木樁柵欄,框出了個很大的圈,並挖掘了淺環繞,來防備盜賊、狼狐的侵擾。旭日初升,遠山峰間的若現,牛馬三三兩兩,散落各吃草,野族人們扛著各種什,馬鞍、轡頭、在營帳間來來去去。柵門上立著的木樓后,幾名背著弓箭的壯丁正警覺地在其上踱著步子,不放過周圍的任何風吹草

「那是什麼?」

隨著這聲驚呼,木樓上的壯丁逆著朝的方向去,只見對面山崗上,草叢和殘雪間,不知自何時起,搭起了幾木堆,中間似乎還有座黑的氈帳。

「是誰,在那裡搭建燒丘圍?」

就在野族的兩名哨位,從木樓的梯子上連爬帶躍,下來后沒命地朝著酋長橋貍的百子帳跑時。那山崗更遠地界,涇原、范的田士共一千三百人,共一百屯隊層層布陣,隔斷了野族營地往南的所有路徑。田士軍每個屯隊里十人在前,手持長矟背負箭囊,另外弱些的三人,在陣后執馬(一屯隊發給一匹馬),以備廝殺時救助傷者。

「燒丘圍?」聽到這個消息后,橋貍也大驚失,急忙跑出自己的百子帳。

這時野族營地對面的山崗上,明懷義的叔母,也是妹輕蕃落的「廝」正穿著黑的大氅子,赤著凍得通紅的雙足,頭上像西蕃苯教巫師那般頂著五的雄羽冠,迎風飄,正大喊大著神的咒語,繞著那臨時搭起的黑氈帳舞蹈著。

氈帳,停著被殺的七名妹輕押馬人的棺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