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官 6.常朝欲彈人

《大唐官》 6.常朝欲彈人

崔佑甫的奏疏里說,貓捉老鼠乃是它的天和本職,如果貓鼠同,象徵的不是祥瑞,乃是五行失序的災異,和賊同窩是一個質。

結果代宗李豫鬧得個大寫的尷尬,這場祥瑞鬧劇草草收場。

常袞也非常惱火,再加上後來兩人又因代宗駕崩后大臣的守喪問題爭執激烈,已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李適一採用常袞的「服喪二十七日」的方案,常袞便趁機上奏疏猛烈抨擊崔佑甫「率變禮」,崔佑甫遂被貶為河南尹。

次日,於普德驛分別後,崔佑甫繼續朝東行,向前進。

而高岳和陸贄則回到史臺,詳詳細細地對該日總掌憲臺的中丞竇參彙報了虢州莊貪況。

「果然山嶽、震州縣,二位此行獲益良多。」竇參隨後又問高岳、陸贄,「憲臺故例,如史彈人,先要關白院長,如得同意,又要在彈狀上署名。二位如何,敢不敢在彈狀上寫上你們的名字?」

高岳與陸贄互相對視下,接著朗聲對竇參說到,「鴻臚水莊貪墨陛下錢財是鐵鑄的實,如何不敢署名?」

「好!」竇參鬍鬚抖,手指指住高岳和陸贄,「現在可去察院關白朱院長。」說完,便提筆來,在彈狀上畫押。

察院本廳,朱敖面無表地將陸贄所寫的彈狀細細瀏覽一遍,確鑿無疑后,也提筆畫押,接著用手將其捲起還陸贄,再看看二位年輕的里行,朗聲道「我已知曉,現在就可將彈狀送到大明宮中丞院裏,由崔中丞畫押,明日你倆於朝會時仗彈!」

Advertisement

仗彈?

高岳和陸贄還是微微驚愕下。

所謂的仗彈,便是在皇帝坐朝時,當著全朝班的面,宣讀彈狀,可仗彈的對象通常為五品上的京,並且一般是臺院侍史去做的:他們都是六品,論資歷和威勢都要比我和陸贄兩位九品里行強多了(高岳和陸贄都是員外,故而品秩還在九品)。

看到他面,朱敖笑笑,「怎麼,害怕了?認為察院八品不好仗彈衫朱紫的侍,如此的話二位還察院作甚,不如求個畿縣冷曹縣尉,去遊山玩水更好。」

「院長不必激將,我和高侍仗彈便是。」陸贄雖話音綿,但關鍵時刻還是夠強

史臺對面就是書省的衙署,史臺獨開北門,而書省則和其他皇城署一樣開的是南門,這就讓兩座衙署恰好隔著道街門對門。

中午時分過後,校書郎鄭絪細心地將書笥、食盒都給收拾好,起準備出署歸家——現在校書郎俸祿微博,每月六貫錢,所以他還在安邑坊元法寺里寄宿,並認真準備來年的制科考試。

待到他走到門廳時,卻發覺竇申和另外位校書郎黎逢都面帶笑容,拱手站立著,好像在等候自己:竇申認為鄭絪是滎鄭氏的後裔,又是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所以在書省對他禮敬有加,希將來在仕途上互相援引。

而黎逢雖然是大曆十二年的狀頭,卻是個沒主見的,事事都跟在竇喜鵲的屁後面。

待到鄭絪走近,竇申便準備開口,邀請他去曲江那邊的亭子歡宴聚會。

「阿......」後面那個「兄」還沒鑽出來,鄭絪便淡淡地對他拱下手,就一襲青衫昂然離去。

扔下還半開著的竇申和黎逢呆在原地,好生無趣。

結果鄭絪剛走出書省,就見到對面高岳和陸贄並肩走出憲臺北門,沒看到自己,又腳步匆匆地向皇城東走去,邊走還邊低聲談著,好像很悉的模樣。

「這高三,和嘉興陸敬輿去了虢州一趟,就變得這麼稔!」看著高岳急速離去的背影,鄭絪大為不屑。

大明宮中丞院,崔寬也在彈狀上畫押,接著對高岳說,「逸崧啊,你來得正巧,給你與阿霓治宅的事一直沒時間細談......」

陸贄知崔中丞是高岳的叔岳丈,談的又是私事,便攜帶奏事彈狀先行告辭離去。

中丞院和舍人院間的牆壁下,「叔岳丈。」

「哎,不用拘禮,在這裏和在家一樣,直接我從父就行。」

「從父。」高岳只能改口。

接下來崔寬本沒和他談宅第的事,而是神嚴肅地對高岳說,「你自虢州回來,應該知道崔貽孫被貶去河南府的事。」

「是的從父。」

「昨日,汾王府有名虞侯來昇平坊找我。」

高岳一愣——他以前從蕭乂口中得知,我岳丈和叔岳丈所代表的「衛州崔氏」(也昇平坊崔氏),和汾王府素來不和啊。

但很快崔寬就繼續對高岳說如此如此,又說你馬上要如何如何。

高岳聽著聽著,心中恍然,不由得愈發佩服汾王郭子儀來,這位能屹立數十年而不倒不是沒有理由的:目深邃不說,還有化敵為友的魅力,立場更是穩中有變,還能越變越穩,實乃我學習的楷模。

這次他對我臨時詔命出刺虢州的事,不但若觀火,還做出了最佳的選擇,能讓他汾王府泥不沾的選擇。

畢竟韓王傅吳仲孺是他婿,他得做出點什麼,讓吳仲孺和韓王切割開來。

「只是,常袞啊,你馬上就要結束了.......」高岳聽完叔岳父的話后,著大明宮舍人院鄰靠的宰相政事堂,不由得慨嘆起來,「之前害我覆試,削我的廚錢,飛堂牒要我和阿霓的婚,又廢我在涇州的營田計劃(最可恨),這筆賬得一起算,好好地算算。如今就讓我踩著你,在百仞之梯上再登一階!」

大曆十四年,閏五月十九日,凌晨時分,五更不到。

昇平坊崔寬宅邸,雲韶細心地幫著丈夫前前後後整頓著服,窗牖外已是火把晃不斷閃過,把影子拉得來來去去,此日正是常朝之時,也是高岳第一次參加常朝。

原本他當集賢院正字時,是不能參加常朝的,因為他不在常參範疇,但現在不同,他是監察史,而監察史雖然品秩很低,但卻是皇帝的耳目,故而朝廷典儀里明確規定,可參加常朝的常參包括「京司五品以上職事,八品以上供奉,員外郎,監察史,太常博士。」

所以不但史臺的侍史、殿中侍史這群「八品以上供奉」能參與,他這個監察史也赫然在列。

「崧卿,那帶補丁的青衫不穿了。」

「嗯,不穿了,今日要仗彈三人,衫帶補丁不正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