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禮這種事,自然,儒家是最積極的。
當下,楚詩派的巨頭,現在儒家的神領袖魯申公就出列拜道:「老臣竊聞:有虞氏皇而祭,深而養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而養老;殷商鼎而祭,縞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而養老。今陛下尊養老,制其禮儀,不可不察也!」
這話倒是說的中規中矩。
既然是建立禮儀,當然要有相應的服制度和福利制度。
考慮到如今天下兩千的杖人和上千的三老,基本上全是退休致仕的高級員和高級軍。
所以實際上,這養老禮也屬於一種中國式的退休機制。
不然,員致仕退休,卻不能再有權力和待遇。這放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藥丸啊!
所以,劉徹笑著點頭說道:「申公所言甚是,其令有司依申公之議,制漢之養老服章!」
太常竇彭祖立刻就出列命:「臣謹奉詔!」
這服的事,就這麼決定了。
其實,用什麼的服來作為國家賞賜和配備給地方三老以及杖人,也是已經呼之出了——除了象徵漢室的絳服外,還能是什麼?
而申公旗開得勝,大大鼓舞了包括儒家在的諸子百家的鬥志。
在申公之後,韓嬰也立刻出列,拜道:「老臣竊聞之:古者王者養老,皆尊事三老,兄事五更,今漢室有三老而獨無五更,臣愚以為大不妥也!」
三老與五更,曾經在遙遠的古代,共同活躍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
三老,指的是地方上德高重的名之士,五更則是退休致仕的高級員。
顯然,三老的地位是高於五更的。
所以在漢室,這兩者合一,共同組了三老。
如今,韓嬰卻要將這兩者再次分開。
這讓劉徹心裏面非常開心。
事實上,他提出養老禮,並且拿到這石渠閣上,就是想讓儒家幫他把這個話說出來!
漢室的三老,威權太大了!
某些名高的三老,甚至在地方上,地位是高於郡守和郡尉的。
郡守與郡尉在他們面前,就跟三歲小孩子一樣,只能乖乖低頭挨訓!
甚至,即使劉徹這個皇帝,在他們面前,也得做個樣子。
在過去數十年,三老群,幫助劉氏,穩固了統治基,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但在現在,卻已經有些顯得不合時宜,甚至開始出現弊端了。
毋庸置疑,兩晉南北朝的門閥政治的萌芽,就是在漢三老群之中迸發出來的。
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下,一個退休致仕的兩千石甚至是九卿,在回到家鄉后,所能擁有的莫大權柄。
他們上可以跟皇帝通信,不爽了就告狀。
下可以讓方圓百里的百姓全部服從和崇拜——家鄉出了個九卿,這是莫大的榮譽!特別是年輕人,肯定極為崇拜對方。
現在,漢室的陵寢制度依然存在,而且因為漢室立國至今也不過五十幾年,這弊端還看不到。
但再過二十年,三十年,就肯定能看到了。
雖然說,如今隨著技和社會發展,門閥制度,在理論上,已經被消滅在萌芽之中——原因很簡單,知識和權力,不再是被某一小撮人所把持,只要你願意,並且有能力,那就不需要其他人的提攜和栽培,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為學霸,走上人生巔峰。
但,地方抱團現象也肯定會非常明顯。
劉徹可不希在未來看到,自己的國家,被一個個特殊利益集團所把持。
要避免這一點,就得對三老制度下手。
但皇帝是不可能對三老制度下手的。
因為,漢室的最高國策,就是以孝治天下。孝是高於德和忠以及義的最高道德標準。漢人認為,一個人倘若連孝道都做不到,那也就不要指他能做好其他事了。
推崇孝道,就肯定要崇老,尊老。
而崇老尊老的天子不可能對三老制度下手。
這了一個死結。
直到某天,劉徹從故紙堆里翻出了五更制度,頓時驚為天人,心不已。
五更雖然依然特權階級,但待遇比之三老,自然是下降了一個等級了。
天子尊事三老,兄事五更,這一句話,就足以地方上的那些退休員們的權力,缺失一個最重要的拼盤。
也意味著他們,幾乎不可能再舉著幾杖,跑到縣令甚至郡守的衙里,去找縣令和郡守要一個說法了。
所以,劉徹一直就在蠢蠢的想要找個機會,將五更制度復活。
但,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到任何一個可以在朝堂上明正大的說出這個話的借口。
因為,劉徹很清楚,將三老劃分為三老與五更。
這其實就是在砍福利。
砍福利是最容易得罪人的事。
作為一個明智的皇帝,他當然不會將下面人的怨恨和怨懟,攬到自己上來了!
一個好皇帝,永不背鍋!
於是這事就尷尬了。
直到石渠閣之會的構想開始萌芽,他才發現,這石渠閣是最好的機會。
因為崇古的儒家肯定會想撿起三老五更制度。
這是儒家的天!
就跟蘿莉控看到loli,一定會不自的做出一些猥瑣的怪蜀黍舉一樣,不可能避免的事。
而事實也證明了劉徹的選擇!
韓嬰果然跳出來,提出了五更制度。
太完了!
劉徹幾乎就是迫不及待的說道:「明尊三老、五更,聖王之道,朕豈敢不從?其令有司從韓子之議,定三老五更之制!」
他更是進一步的指出這個事的迫切:「《易》陳負乘,《詩》刺彼己,永念慚咎,無忘厥心!有司當明朕崇老、尊老之心!」
這就是要將這個事作為重點工作來推進了。
頓時,太常竇彭祖就跟吃蒼蠅一樣難,苦著臉,無可奈何的出列拜道:「臣敢不奉詔?」
但他的心裡,卻都快哭出來了。
將退休致仕的貴族員從三老群剝離出來。
這肯定是得罪人的事。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三老與五更之間的待遇是相同的。
但在實際上,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三老,天子要尊事,甚至要當父親看!
而五更,只是一個年長的哥哥而已。
僅僅是這個差別,就已經是鴻!
更何況,三老的特權比五更的特權,實際上更大!
一個當代宅男穿越到初唐一個墨家子弟身上,就像一滴墨水滴在水杯中,很快,整個大唐就被渲染的烏七八黑。
人生百年一場夢,爭名逐利紅塵中。誰人笑看風雲淡?唯我金牌小書童!
崇禎十六年,軍醫朱劍穿越到了朱慈烺的身上,成為了大明朝的倒黴太子。肆虐的鼠疫,糜爛得朝政,席捲天下得李自成,肆虐西南的張獻忠,白山黑水還有磨刀霍霍隨時可能殺入中原得女真鐵騎,偏偏還攤上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便宜老爹。朱慈烺將屠刀一次次的舉起,不光是對準戰場上的敵人,同時也對準了朝堂上的敵人,對準了民間的敵人!殺貪官!除晉商!剿闖逆!滅獻賊!在不斷地血腥殺戮中興大明,成就一代屠皇!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明屠皇》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
一代梟雄剛剛穿越到了紈绔王爺身上,就遭到美人計的陷害,進入了皇權斗爭。警告你們,老子不是紈绔,招惹老子后果很嚴重!怎麼?不相信?那老子便讓你們嘗嘗什麼叫做最強扮豬吃虎,什麼叫做征服!
穿越大唐貞觀年的李恪,本想憑著自己傳銷講師的能力,洗腦一幫忠實班底,茍著當個不起眼的小王爺。 誰知道穿越八年後,卻發現自己還帶來了一整個國家戰略儲備倉庫。 於是李恪徹底放飛了自我,要當就得當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逍遙王爺! 先整個報紙,刷刷名聲。 再整個煉鐵廠,掌控大唐鋼鐵煉製,從世家手裏搶搶錢。 接著為天下工匠和府兵謀個福利,團結一切可團結之人。 當長孫老陰人想要針對李恪的時候,卻發現,除了朝堂之上,外麵已經都是李恪了。 等李恪搞定一切,可以徹底逍遙的時候。 李世民:“恪兒啊,朕已經封你當太子了。” 李恪:“……”別啊,那個皇帝,狗都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