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二百六十七章 觸霉頭(一更)

《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二百六十七章 觸霉頭(一更)

 出門楣,姻親故舊,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沈從真確實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總好過推了他們不愿的人上去。

 相比而言,沈從真沒多大干系,是個無關要之人。

 在盛京,亦或者去南苑,于他們來說,并沒有什麼差別。

 縱使華大長公主也許舍不得,沈家卻不至于這麼拎不清。

 都護府主事,秩雖然不高,但那是實打實的位高權重,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足可見是朝廷信重,才會委以重任。

 在如今這個年紀能得這樣的重,何愁前途不一片明呢?

 “沈從真這個人——”趙禹反手著自己下,沉須臾,“他很好,有才干,也中用。其實父皇從前也說起過他,是個能當大任的。進退有度,分寸拿得好,又有出擺在那兒,也不用擔心結黨營私這種事兒。

 只是皇姑太過溺孩子,沈寶芝未出閣前又難免老是依賴著這個兄長,所以才冷放著他。”

 姜元曜就笑了。

 華大長公主和沈寶芝母兩個,確實是見。

 大家都是一樣的人,誰家出也沒有不如誰。

 沈氏世世代代都不是那等張揚輕狂的,也就是昔年尚主之后,大長公主輩分太高,皇室宗親沒有愿意跟紅了臉的。

 自己若肯尊重倒還好,非要仗著份倨傲不容人,誰拿也沒辦法。

Advertisement

 至于沈家上下,就更拿沒奈何了。

 沈從真算不錯的了。

 四五歲之前其實不太好,輒發脾氣摔東西,連家中賜之他也砸壞過。

 那時候他祖父沈老太師還在世,見不對勁,把人帶在邊,手把手養了三年多。

 老太師過之前,臨終言,不許華大長公主再手沈從真的教養事。

 要不然這個孩子非得給養廢掉。

 晉和帝忌諱大長公主的溺和不講理,也不是沒有道理。

 可就目下況看來——

 姜元曜覺得這事兒大概沒那麼順利能辦

 于是他低低的嘆了口氣:“沈大人再明事理,也恐怕爭不過大長公主。

 殿下時承教于肅宗皇帝,朝堂政務,未必不通。

 南苑都護府初設,一切都不安穩,南苑百姓接不接,南苑王會不會心存怨懟,從而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再弄出來,這都是未知的。

 殿下只會覺得不安全,可不會想什麼手握實權,前途燦爛。

 畢竟以沈從真的出來說,至多再有一年半載,大家都長大了,該家立業的年紀,他總要朝領職,又不缺這個主事。

 雖說長輩們都是龍,期盼著孩子有出息有前程,但王爺覺得,大長公主是那樣的人不?”

 趙禹不吭聲了。

 袁道熙想了想,這話也對。

 那位殿下這些年干過的那些事,盛京高門有目共睹。

 家圣人從前有多次都懶得理,何況他們這些人呢?

 “那你要這麼說,這事兒可僵住了。”

 袁道熙把兩手一攤,頗為無奈的看向趙禹:“大長公主那個勁兒,我看哪怕是家下旨要派沈從真去南苑都護府,也敢把公主府的大門閉,不領圣旨的。”

 說難聽點,是倚老賣老。

 輩分高資歷老,仗著沒有人跟計較,胡攪蠻纏的,越發連面尊貴都不顧了。

 而且據他們所知道的,華大長公主手里有一樣東西。

 時得寵。

 肅宗皇帝后宮人多,子嗣便也多。

 皇子們暫且不論,是公主也有十幾個。

 長大人的六七個吧,可是加在一塊兒也比不上華大長公主寵。

 一則是華大長公主自己爭氣,又是肅宗老來得才得的。小的時候生得漂亮不說,又很會說話來事,對外人就算了,反正到了肅宗皇帝那兒是能把人哄得高高興興。

 二則是華大長公主的生母,肅宗皇帝的杜貴妃——這位娘娘出京兆杜氏,那些年杜家還算是有頭有臉,無論朝堂還是前都很能說得上話。

 杜貴妃跟肅宗皇帝是青梅竹馬長起來的,好,也是差了那麼一步,就能做肅宗發妻的人。

 反正那些陳年舊事,現如今他們這些小輩兒三言兩語也說不清楚。

 只能說華大長公主命好。生母是肅宗心頭,連中宮徐皇后都只得了肅宗一生敬重而從無半分意,滿心歡喜都給了杜貴妃一人。

 所以當年肅宗駕崩,特意給年紀尚小的華大長公主留了一樣東西——一封詔。

 寫了什麼他們更是不得而知。

 那東西早年間一直是先帝替華大長公主收著的,直到大長公主出降,先帝才把給了,又給破例加食邑。

 那會兒多人議論紛紛,說肅宗皇帝可能是怕這個掌珠氣,來日無人看護照拂,留下的詔都未必是保命用的,說不定上可挾天子,下可令諸侯,是一道很了不得的旨意,否則先帝嫁妹而已,也不至于給破例加食邑,那種隆恩浩的。

 當然敢抗旨。

 趙禹抬手了一把眉心,從他眉宇之間也能看出頭疼憂慮,顯然為此事而焦心。

 姜元曜看他那樣,料想著他也是沒什麼繼續下棋的心思了,便索把棋子都扔回了棋盒里:“不如我替王爺去見一見沈從真,問問他自己的意思?”

 趙禹挑眉看他。

 他倒忘了。

 姜元曜是個最擅際的人。

 從小到大,盛京高門,年紀相仿的孩子里,就沒有姜元曜不來的,或者說本就沒有姜元曜關系不好的。

 見了面笑呵呵的,都能聊上幾句,掏心窩子的話未必說得上,明面兒上卻都很過得去。

 將來大家同朝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姜元曜也都說得上話。

 他生來就該是支應門庭的宗子。

 這是趙禹在很早以前就給過姜元曜的評價。

 “你不用跟他說我的意思是想他去南苑,只問他自己是怎麼想,反正這事兒吏部和兵部還沒有擬定章程,派到南苑去的人選也不急著定下來,總有一兩個月的時間,他也可以慢慢想,咱們也能慢慢考慮,若有比他還合適的人選,也不去皇姑的霉頭,不找這個麻煩就是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