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二百四十九章 軒然大波(一更)

《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二百四十九章 軒然大波(一更)

 朝廷上鬧了起來。

 原因也很簡單。

 趙行初二部,初四就上了一道奏本,一是說要改行兵制,二十說歸順屬國如今太自由,權力也太大,完完全全還是獨立的部族王國,本就不算是統歸朝廷管理。

 長此以往,只怕是要生出大麻煩,后患無窮。

 本來這也沒什麼。

 他既然了部中領差,人家都說新上任三把火呢,他剛頂上來,要歷練嘛,總得先找點事做,或是急著證明自己,又或者是證明給晉和帝和趙禹看。

 這都無可厚非。

 朝臣們也沒覺得有什麼。

 畢竟只要晉和帝和趙禹不說什麼,那趙行要做什麼,都隨他的便,他們這些人才懶得手多呢,沒得惹上一

 但是這個事兒不行。

 兵部的人自己都不答應。

 主要是改行兵馬制不是個上說說的事兒,那得耗費大量的時間力以及人力財力,況且沒有個三五年,本就不能事兒。

 別的都不說,單是一個財力,就卡在那兒了。

 先前西北出事,朝廷還要昌平郡王府出錢,要鄭家出力呢,國庫空虛,實在是沒銀子啊。

 至于說要重新調整什麼歸順屬國的管理制度,那更是無稽之談了。

 這十幾二十年都是這麼過來的,而且朝廷現在最大的歸屬部族那就是南苑。

Advertisement

 南苑王能接朝廷莫名其妙的變更這種管理制度嗎?

 朝廷是不是也還要分派人力去南苑駐扎鎮守?

 兵部又要額外多出多工作來。

 諸如此類的事,全都要考慮在的。

 總不能說趙行手,寫一道奏本,他們這些人就得鞍前馬后的跑斷吧?

 更何況就是退一萬步來說,那些困難都不算困難,都可以克服,可是之前多人,難道都是吃干飯的嗎?

 兵馬制要改革,歸順部族的管理制度也有問題,從前兵部也好,吏部與戶部都好,朝廷這麼多員,拿著俸祿不辦事兒,就沒有人發現這些都不合理,早就該改革了?

 那不是就連晉和帝也一直放任著,聽之任之嗎?

 于是就這麼鬧了起來。

 朝廷上很快就分了三派。

 以兵部尚書為首的持反對意見,認為趙行天馬行空,還是年輕,歷練不足,進驗也不夠,所以一上任,想著弄個大作出來,來證明他自己,毫不考慮這兩件事一旦敲定下來,提上章程,會有什麼樣的后果。

 而以顧懷章也就是樞使府為首的一派則是持贊同意見,倒稱贊趙行是有政治謀略,眼長遠之類的。

 余下的,便是以戶部與吏部尚書為首的一派,持中立意見。

 “我倒覺得好笑了,都是食君之祿,本該為君分憂,他們堂堂二品尚書,真遇上這種大事兒了,倒起來,看著人家在朝堂上打起來了,他們跟沒事兒人一樣?”

 姜莞說起來都覺得來氣,腮幫子氣鼓鼓的:“難道等著哪一方倒了另一方,他們再去做墻頭草,反正哪邊都不得罪,還落了個清凈自在?

 那要是這樣,人人都跟他們似的這麼去考慮,遇上事也不想著為家分擔,朝廷了什麼樣子了?”

 又誒的一聲:“我聽說連王尚書都站了隊了,別看他上回因為我的事跟二哥哥對著來,這次倒是一味的附和贊,太極殿上跳出來幫著舅舅說話,底氣十足,態度特別強呢。”

 姜元徽發頂把按回到帽椅上去:“你別生氣,安生坐著,這有什麼值得生氣的?朝廷里的事不就是這樣嗎?

 有的人就是不愿意做出頭鳥,免得惹上大麻煩。

 而且我聽二殿下他們的意思,其實戶部與吏部兩位尚書,并不是要做墻頭草。

 那是真的不想摻和這些。

 其實你想想,上次西北出了災,戶部哭窮說沒錢,高尚書挨了多的罵啊?

 如今二殿下奏本所提的這兩件事,哪一件不是要花銀子的?

 還有吏部——改行兵馬制,那可不是對兵部來說是大事兒,他們得擬定了方案,然后反復不停的去修改,之后還要監督著各地駐軍進行改制。

 對于吏部而言,也是一樣的。”

 姜莞怎麼不知道呢?

 可就算是按照三兄這種說法,那歸結底,戶部和吏部也是不想麻煩。

 戶部還能說是實在沒銀子,為了目前朝廷所面臨的境況考慮,那不參與其中都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不然跟著兵部一起,跳起腳來反對,兩部尚書聯手反對,就連晉和帝都要頭疼很長一段時間的。

 分析利弊,一句沒錢,什麼都有了。

 這就是最大的理由,反對還不行?

 所以最可恨的只有吏部。

 純粹是想要圖個清靜,不想等晉和帝真的點頭同意了,吏部的日常工作一下子加大了。

 但還得顧著名聲和臉面呢,不能讓晉和帝對他們印象變差,也不想得罪趙禹和趙行,所以不跟著兵部瞎胡鬧,索作壁上觀,靜觀其變。

 反正等到最后晉和帝真的做了決定,要是不同意,那正和了他們心意,要是同意了,那是天子心意,他們無可奈何,只能著頭皮照辦,私下里罵趙行兩句就算了,也不得罪人。

 姜莞冷笑出聲來:“要我說,這種人——”

 “幺幺。”

 姜元徽很適時的打斷的后話:“朝廷里的事,朝中重臣,你說那麼多干什麼?”

 他眸中清澈一片,姜莞看著,不免在心下低低嘆了口氣:“行,我不說了,反正說得難聽了,三兄也不聽那些話,又覺得我議論朝政,沒什麼好

 三兄就當我是替二哥哥抱打不平吧。”

 姜元徽見肯聽話,才笑了笑,邊的弧度并不算特別大,自然是笑意清淺的模樣:“沒事兒,二殿下了朝,這都是不可避免的事

 況且我說句實心話,他才部中三天,就上了這樣的奏本,在朝中掀起軒然大波,事先他一定有心理準備,且多半是跟肅王殿下商議過,絕不是他一意孤行,自己拿定的主意,所以你也不用擔心他會吃虧氣,橫豎還有肅王殿下替他兜著底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