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庶女歸來 第578章 清兒是我妻子

《重生之庶女歸來》 第578章 清兒是我妻子

孟瑄的一雙劍眉微微蹙起,待十一弟孟瑜的馬近了,沉聲斥責他道:「大街上人多口雜,你這麼莽莽撞撞的來做什麼?清兒是我妻子,不回孟家又要去哪裡?」

此時,他們的車馬隊剛走到京城南門,因為路上改乘過船隻,因此減了行李馬匹,大件兒的箱籠都歸攏了一批提前送進孟家,這些箱籠大部分都是陌茶山莊的柳穗、小游打點了送到廬州去的。先前孟瑄在廬州購置了幾莊園,想遣人去揚州幾個妥帖的人來打理,熠彤建議讓何當歸的心腹人來接手,往後可以讓省心不,這才將小游他們召到廬州,又引到青州去。

回程時,何當歸做主將小游、柳穗留在廬州照看產業,又剛好與青兒作為嫁妝新添的一座園子毗鄰,同樣留下金甲銀乙照看,兩邊兒的人也能互相照應,豈不就更放心了。另有戚三娘帶著兒子謀進來,想給外廚房做一個廚娘或雜用。何當歸見人笨笨的,雖是個本地人卻指不上親戚,不如就收留在園子里,省得單住又上當騙。安置妥當了這些,他們才踏上回京的路,於四月二十八日辰時抵達京城。

因此,孟瑄他們一行人還未到京城之前,何當歸的箱籠中的大部分都已運到了京城孟家裡孟瑄的三間園子中,也算是提前跟家裡打聲招呼了——孟瑄攜妻歸來,不日到家。

這一次青州之行,出力最大者就是何當歸,不說找出醫治時疫的藥方,以及協助守城、擒拿叛匪等功在社稷的天大功勞,但看幫忙找回了孟家三兄弟的份兒上,孟家怎麼就不能讓何當歸進門了?

多日之前,孟賢為首的三兄弟遇上一位故人,他自稱在青州做了一樁大買賣,貨非金非銀,非皮草非錦緞,卻比這些更值錢,是一樁日進斗金好買賣。一席話引得三個人邀去青州看看名堂,結果就在路上被人用有問題的涼茶給迷翻了,捆綁之後起來。後來才漸漸知道,那位故人一直都做晉王的幕僚,最近看晉王不行了,想轉投寧王,遂抓了他們三人作為進之階。讓寧王「救」下他們,再去跟保定侯談「合作」的事,這是那些人打的好算盤。

Advertisement

隨後,孟賢、孟琳、孟瑜被悄悄轉到寧王心腹,風揚的手上,預備等哪天閑著無事時,就在他們眼前演一出「寧王英勇救人」的好戲,甚至連寧王本人都不必請過來,現的風揚就可以客串。

幸好何當歸循著雪梟的足跡去找廖青兒,見雪梟是預備二投寧王去的,所以也不找雪梟了,直接找上了風揚,讓他出面問雪梟要人,又聽說了「孟家三公子歷險記」,才一塊兒把人給救出來。所以,孟賢他們能幸運地撿回一條小命,也沒累及父親孟善跟寧王達什麼不平等易,靠得全是何當歸的「瞎貓撞上死耗子」。

要問風揚為什麼「叛變」,為什麼不顧寧王的利益,改聽何當歸的話,還得從他上一次在清園裡以常將軍的面,何當歸塞給他一張紙條,打發他走的事說起。當時,何當歸知道常諾的心上人,風家的十一妹有生命之憂,原本就要說給常諾聽,加固雙方的友誼,為下一步生意上合作的事打邊鼓。

不料常諾先一步上門找茬,在糧荒時節打清園屯糧的主意,何當歸雖然也氣常諾黑白不分,不過權衡利弊之後,以德報怨,將風家十一妹不是風夫人孔氏親生、孔氏常年給十一妹吃一種慢毒藥的事寫在紙條上,讓他出了清園再看,料定他看了這個就沒心再回清園鬧事了,因為紙條上還附有解藥配方,常諾不飛去救心上人才怪。

事後他激何當歸的救命之恩,以德報怨之德,而且也明白,何當歸老早就知道「風揚即常諾」,否則又怎會去注意風家一個小小的十一妹?這兩年,常諾用風家主的份為寧王辦事無數,若要將他置諸死地,何當歸早就有機會了,可一直都手下留。知道這些真相后,常諾又慚又愧,再加上何當歸「陷牛陣」的威,這才讓他徹底妥協了,在青州的戰中,從頭至尾都站在他們這一邊。

可以說,這些全都是何當歸一人一的功勞,雖然沒有被全部傳開,但孟琳孟瑜回家之後,肯定會給翹首以盼的母親講一講,是「小嫂子」把他們從狼窩虎中救出來的故事吧?聽了這個故事,孟家焉有不讓何當歸進門的道理?

「清兒是我妻子,不回孟家又要去哪裡?」

聽孟瑄的話裡帶著火氣,十二歲的英武小將孟瑜笑道:「哥你聽我把話說完呀,是這麼個緣故,嫂子把治療時疫的方子傳播開來,還將可以治時疫的藥方上繳太醫院候批,結果一直疑似染時疫的燕王妃,按方子配藥,當時吃了當時就見好了。燕王大悅,上表皇帝讚頌其清寧郡主——也就是小嫂子——的醫醫德。龍也是大悅,說幾月不見還有些惦念郡主了,下月十五又是國誕,哥你和郡主也宮赴宴。」

孟瑄聽后「哦」了一聲,回頭看一眼何當歸乘坐的馬車,倒是立刻就不急著回家了,反而沉著說:「既然這樣,那須得儘快給清兒正位,做我妻子方合適,否則郡主為妾的事傳出去也不雅聽。」

孟瑜點頭笑道:「爹在朝上聽聞此事,回家之後就是這麼說的,然後娘就說了,既這麼著,不如索重辦一次喜事,把郡主當新人接進門,風面,大家熱鬧一場,也算是給我們兄弟驚了。連日子娘都選好了,後日四月三十,良辰吉日,客人只請親戚眷,納福采意,哥你說好不好?」

孟瑄聽後點點頭,道:「好雖好,只是今日才四月二十八,不讓回孟家,卻去哪裡住?已經在京城地面兒上了,總不能住客棧吧?」

「娘聽說,小嫂子是陸家的表小姐,陸家也在京城,所以就提議,讓郡主回陸家暫住兩天,然後從那邊出嫁。」孟瑜的嗓音如一把上好的鋼琴弦,撥拉撥拉說個不停,只是不順孟瑄的耳,孟瑄知道陸江北的舅舅是假的,陸家的親戚自然也是假的,不知怎麼傳進京里就傳了真的。這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事兒,於是孟瑄只說:「一則陸家不是的正經娘家,二則生著病,這時候回去不好。算了,我再另找地方吧。」

孟瑜卻解釋道:「往日里,娘也跟陸家老太太一同喝過茶聽過戲,聽陸老太太贊自己幾個孫都是手把手調教出來的,一個賽過一個水靈。娘也是諒小嫂子嫁去揚州半年,們祖孫天長日久的不得相見,這才說趁這兩日工夫讓們團聚一回,規矩什麼的都可免了,當姑娘回門兒一趟。」

兄弟兩個正在進行張有的談判,青兒哧溜從馬車裡鑽出來,哈哈笑道:「孟瑄你母親想的真周到,不過小逸病歪歪的,這時候回陸家,不知道的還以為在你家待了呢。不過你們倆爭辯個什麼勁兒,現的『娘家』擺在眼前,你們都看不見?」

孟瑄、孟瑜回頭看,兩張相似度五以上的俊出相似度八以上的困:「現的娘家?哪一個娘家?」

青兒往東邊兒方向指了指:「當然是『郡主府』呀,笨蛋!小逸可是皇帝親口冊封的郡主,從金冊到聖旨,從俸祿到住的郡主府,那可是一樣不。別說只去住兩天,就是兩年不讓進孟家,也不至於無家可歸呀。」

孟瑜乾地笑道:「青姐姐說哪裡話,我們不是不讓郡主進孟家,而是為了鄭重其事,才特意做了這樣的安排,也是娘聽了揚州過來的家人說,小嫂子持家有道,只因年紀輕才委委屈屈做了妾,才立意說,這回可不能委屈了小嫂子。」

青兒也花枝地笑道:「哎呦該死,瞧我這張,胡說八道的。那就這麼定了,郡主府的路我,我直接說給車夫,讓他從這岔路上拐個彎兒走最近。我們和丫鬟們的兩輛馬車過去就行了,孟瑄你別送了,快回家給你娘磕頭去吧,一定想死你了,才你弟在城門口上堵咱們。哦呵呵呵~~」

孟瑄沒理論過何當歸封之後的俸祿和府第問題,聽廖青兒說的這樣肯定,便沒疑過有沒有的問題,於是回勒韁繩,走到後邊的馬車邊上,撥開一道小兒問:「覺怎麼樣,趕了這一早晨路,可有哪裡顛的不舒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