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第466章 496 大小和卓之亂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第466章 496 大小和卓之亂

 這句話,正中愉妃的心思,別過頭垂下眼簾,不知如何應對才好。送兒子上戰場的心,如茵再明白不過,驕傲于孩子的長大人,又憂慮即將面臨的日夜擔心,更何況五阿哥是愉妃唯一的兒子,也是如今諸皇子中,最有能繼承江山之人。

 半晌,愉妃才道:“他若真要去,或是皇上真要派他去,我當然不能阻攔,還要為他高興才行。”

 舒妃便問如茵:“傅恒怎麼說,皇上也要送五阿哥去嗎?”

 如茵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福靈安也沒說。”

 紅問:“這一仗,估著要多久,比平定準噶爾還難嗎?”

 然而戰爭只有勝敗,沒有簡單和容易之分,任何一場對抗都會發生意外,是大軍陣所向無敵,還是四兩撥千斤以勝多,誰也無法預測。看不到硝煙戰火,看不到尸橫遍野河的人們,永遠無法想象戰爭的殘酷,因此才會加倍的恐懼。

 屋的氣氛越來越凝固,本是如茵來說說心里話,卻了愉妃擔憂五阿哥,姐妹們并不會怪自作多,畢竟永琪是的命子,固然福靈安也是如茵的病子,可好歹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兒。

 “不如去問問皇上吧,給個準話,難道要我們提心吊膽?”舒妃見不得這樣沉悶的氣氛,起道,“我去問,怎麼樣?”

 鐘粹宮在皇帝跟前還是很吃得開,舒妃如今無心爭寵,每日樂呵呵地過日子,皇帝想起的日子也不該伺候的伺候,不到自己時,只過得逍遙自在。而皇帝最喜歡這樣的人,漂亮聰明,最要的是,絕不給自己添麻煩。

 因此這些年里,舒妃要養福康安,皇帝點頭,舒妃愿意幫忙照顧十一阿哥,皇帝也點頭,舒妃只要開口,幾乎沒有不能全的事。多平衡了和紅之間的輕重,自然這一切對而言,早就不在乎了。

Advertisement

 此刻舒妃便要往門外去,被醒過神的愉妃攔下道:“糊涂了,這是關乎國家安危的軍事,豈能是我們多多舌的。永琪去便去,不去便不去,我也……”

 舒妃搖頭:“人怎麼了,沒有姐姐和如茵把五阿哥還有福靈安生下來,沒有那些將軍戰士們的親娘把他們生下來,這會子誰去打仗?我就不見姐姐以自己是人,就要矮人一截。”

 “也不是這麼說。”愉妃好脾氣道,“問皇上,還不如問永琪,皇上現在忙得腳不沾地,臘月封印都免了,我們正經的忙幫不上,再添就不應該了。你坐下,我讓白梨去找永琪,問永琪好了。”

 待得白梨傳話回來,五阿哥的確主請纓,但是被皇帝拒絕了,五阿哥再次懇求時,惹得皇帝不高興,還責罰了他的諳達,永琪唯恐連累旁人,這才不敢再提,可以確定的是,皇上沒打算讓五阿哥去歷練。

 愉妃顯然松了口氣,臉上出不合時宜的喜悅,但眾人都會諒解這樣的心,換做如茵,此刻若說福靈安不去打仗,做夢都能笑出來。

 但大小和卓磨刀霍霍,戰爭一即發,冰雪紛紛的臘月,戰爭的恐慌替代了歲末年初的熱鬧,到乾隆二十三年正月,皇帝下旨命兆惠、雅爾哈善等進征回部,平定叛

 元宵前,紅已足三個月的孕,可以出門散步,皇帝說在外頭逛不放心,不如到養心殿坐坐,便命人一路迎來。紅帶著櫻桃,為皇帝燉了清火明目的枸杞茶,到養心殿時,恰遇上傅恒出來。

 這幾年,紅因接連產育,極參加宴會,能見到傅恒的次數屈指可數,眼中的富察大人越發穩重,幾乎記不起來他從前年青春的模樣,而傅恒眼中的紅,依舊那麼麗,依舊是他心最深的記掛。只是,隨著時間的逝去,隨著彼此都為能在各自世界里獨當一面的人,傅恒對于紅的守護,早已不是一頭熱的沖,又或者從一開始,就是注定一生的承諾。

 眼下,傅恒的兒子要出征了,而紅也早就擺了不能生育的噩夢,此刻上雖未顯出形,但誰都知道,紅的第三個孩子正在腹中健康長大。他們都在各自的生活里過得很好,雖然紅只在一瞬間羨慕過如茵幸福滿的生活,可從未對傅恒有,面對傅恒的心意和付出,覺得自己能活得好過得好,就是最大的回報。為此努力,也做到了。

 紅含笑:“大公子此番前去,建功立業,盼公子早日凱旋,富察家一門忠臣猛將,是大清之福。”

 傅恒抱拳道:“犬子年輕莽撞,他能不辜負娘娘的祝福。”他抬眸看著紅,到底說出口,“也請娘娘保重。”

 紅頷首笑道:“這是自然,大人忙碌,我就不叨擾了,大人先請。”

 自然傅恒不會先走,退在了一側請紅過去,看著緩緩步養心殿,傅恒面無表地轉離去。然而面無表,只為了掩飾心中的釋然和安,雖然他不喜歡皇帝,甚至厭惡皇帝的多風流,可這十幾年,他到底沒辜負了紅,朝政之上也算是個英明的君主,看到紅過得好,他富察傅恒就沒什麼不能放下的了。

 而弘歷見了紅,心自然就好,加之此番平定大小和卓勝算極大,皇帝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辛苦后,漸漸放松下來,喝了枸杞茶與紅說笑幾句,很快便要投到政務中。

 吳總管親自送令妃娘娘回宮,從延禧宮出來時,遇見承乾宮一行人,忻嬪這也是出了月子,似乎是知道吳總管在這邊,故意繞到延禧宮門前來,熱地給了吳總管新年的賞賜,雖然吳總管早不在乎這一點金銀的恩惠,面上的客氣總要有,恭恭敬敬地說了幾句話,便說養心殿離不開他,早早地走了。

 忻嬪也明白自己這點功夫換不來什麼,只是能周全的盡量周全,這會兒別過吳總管,也不能往延禧宮里去,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寧壽宮。

 可是生了兒,生兒有什麼用,小公主出生一個月了,為了大小和卓的事,沒有滿月喜,也不見得會擺百日酒,皇帝倒是去看過幾回,皇太后這兒,怕是連忻嬪這號人都要忘了。

 忻嬪此刻只來見太后,沒有帶兩個孩子,卻又被太后說:“既然都出月子了,怎麼不把小公主抱來我瞧瞧?”

 慧云不得不匆匆趕回承乾宮帶小公主,留下忻嬪孤零零地站在太后跟前,不多久有寧壽宮的宮人來稟告,說方才令妃去了趟養心殿,給皇上呈送了枸杞茶,說了半個時辰的話才退出來。

 太后冷聲道:“皇帝日理萬機,忙得什麼似的,還有臉去叨擾。”可是轉過,卻又責備忻嬪,“你既然出了月子,就該去養心殿謝恩,問候問候皇上才是。聽說皇上夸贊八公主漂亮,可見是喜歡的,你怎麼不抱去給皇上看看呢?”

 忻嬪呆呆地看著太后,半晌才應了聲:“是。”

 太后顯然不滿意,越發懶得說話,好容易等慧云將小公主抱來,太后見這娃娃果真漂亮得讓人驚訝,畢竟是親孫,倒也有了幾分喜歡的心,但仔細看著孩子,再抬頭看忻嬪,微微蹙眉道:“你好像變了模樣。”

 忻嬪一怔,慌張地了自己的臉頰,太后道:“好些人產育后,就沒從前漂亮了,你要小心些才是。”

 太后言下之意,戴佳氏除了再無可用之,倘若連都沒了,還有什麼利用價值。忻嬪幾次三番險些被太后拋棄,太后對已漸漸沒了耐心,本以為此番得子能有所改善,結果不僅什麼都沒改變,太后竟然對的容也開始不滿意。

 “抱著孩子去養心殿吧,就說是我的意思,但你自己也要圓一些,既然皇帝不喜歡你弱弱的,又做給誰看呢?”到底不是孫子,皇太后沒力多抱一會兒,讓慧云把孩子帶走,打發忻嬪說,“去吧,哪怕不見你,過去個臉讓皇上想起你也好啊。”

 不知是為了反抗太后,還是忻嬪心疼孩子在冰天雪地里被抱來抱去,離了寧壽宮后,竟沒有按照太后吩咐的去養心殿求見皇帝。這話傳到太后耳朵里,老太太正翻看務府拿來的八旗適齡子的名冊,冷冷一笑:“不求上進,我還指什麼?你看那張臉,到底不如從前漂亮了,有的是年輕漂亮的孩子等著進宮,就當我白辛苦一場。”

 但太后又把名冊合起來,眉心說:“我聽幾位宗親說,皇帝此番要聯合蒙古各部,哪怕不讓他們去打大小和卓,也要穩住他們的心,別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給朝廷添不痛快。”

 華嬤嬤問:“您的意思是?”

 太后搖頭道:“不是我的意思,你該問皇帝的意思,看樣子又該從草原選幾個蒙古妃進宮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