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408 微臣該做的事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408 微臣該做的事

 紅頷首致意,彼此肩而過,各自的心意,干凈又純澈,紅坦然接傅恒所有的好,但除此之外絕不多想一分,也不會主去麻煩他。不希自己有一天要“利用”傅恒,他們夫妻為自己付出的,實在夠多了。

 紅不過是給了如茵真心,給了傅恒尊重,就得到他們生命之重的回報,想想此生若是在別有缺損,也不該憾,這一生有人如此相待,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只可惜,人的心靈總是貪婪而自私的,紅亦如是,皇帝與的五年之約,是眼下最憧憬的事,若真正是個超的人,豈會被皇帝幾句話搖。對于生育依舊有執念的來說,五年后抱養一個孩子當做是自己生的,會讓向往,至五年后,再也不會有人那麼惡毒地說了。

 皇太后六十壽誕,看似平淡的準備中,紅和愉妃也是費勁了心毫不亞于當年五十壽誕的隆重奢華,皇帝亦以太后的名義對天下免稅大赦,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當今皇帝孝順生母。

 壽誕過后,宮熱鬧尚未散去,太后在凝春堂擺宴還席,加之有皇后和嘉貴妃添喜,宮里持續熱鬧了好一陣子,對于生活枯燥的妃嬪而言,有戲看有熱鬧,總好過終日獨守空房,太后既然相邀,自然日日都到凝春堂來湊趣。反是紅代替皇后接應那些王府老太妃、福晉們,連裕太妃進園子時,都是去接,忙得本無暇歇息。

 這日裕太妃又來逛園子,紅和愉妃前來相迎,裕太妃似乎已經有些疲倦了,可太后好興致相邀,也不能推。紅和愉妃為準備了肩輿,一路說著話進門來,說到嘉貴妃和皇后有孕,裕太妃顯然是故意的痛,提到:“民間有許多偏方很管用,我家小孫兒的娘就是吃了偏方才有的孩子,令妃娘娘若是有這個意思,改日我讓人把偏方給你送來。”

Advertisement

 愉妃不客氣地說:“妹妹是皇上心尖兒上的人,這不知什麼人弄的方子豈能讓來用,倒是臣妾回頭要提醒和親王福晉,怎麼能讓小阿哥用那樣的娘,不知吃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水怕是不養人的。”

 裕太妃訕訕一笑,見紅也懶得再說,肩輿晃悠悠往前頭去,老遠見到那邊一行人,老太妃瞇著眼睛看了又看,說道:“那不是皇上在那里,皇上在和什麼人說話?”

 紅和愉妃過去,見皇帝的肩輿停在路邊,路旁站著妙齡,正仰著脖子與皇帝說話,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目盼兮,活詩里走出的人。這日早晨因下了雪,樹木花草被白雪覆蓋,一襲梅紅氅站在雪地里,格外分明。

 “那是誰家的孩子?”裕太妃問。

 紅與愉妃對視了一眼,愉妃道:“是那蘇圖大人家的小姐,太妃娘娘大概沒見過。”

 裕太妃卻道:“見是沒見過,可我知道,那不是太后選了好生栽培,將來要留給皇上的人嗎?”

 紅朝那邊又看了一眼,皇帝面上有淡淡微笑,那小姑娘站在底下神采飛揚,恍惚如從前紅還是宮時,每每與皇帝在路上相遇的場景,垂下眼簾不愿再看,邊上愉妃則道:“臣妾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指不定留給和親王呢,太妃娘娘若是喜歡,只管問太后討了去才是。”

 裕太妃卻看了眼紅,冷笑道:“太后要定的人,哪個能要去?我倒是想要來著。”

 皇帝那邊朝另一走,紅這邊送太妃去凝春堂,待裕太妃了席,們就退了出來。還有其他王府太妃要來,不得去接應,而姐妹倆并肩出來時,見前頭一個年輕孩子帶著三四個宮,手里提著花籃,花籃里有連花苞都沒吐的臘梅花枝,蓮步輕移姍姍而來,見到兩位娘娘,便是畢恭畢敬地行禮。

 愉妃客氣道:“地上涼,小姐不必多禮,太后正惦記你呢,趕回去才是。”

 小戴佳氏眼眉彎彎地笑著:“太妃娘娘說要折幾枝臘梅花枝養在屋子里,看看能不能瞧著們開出花兒來,臣也很好奇呢。”

 愉妃見自來,自己也不能怯,隨意說了幾句,再與紅要離開時,小戴佳氏忽然道:“令妃娘娘,您發髻后頭的宮花松了。”

 紅站住了沒旁的櫻桃趕上前為將宮花扶周正,紅才算仔細看了眼戴佳氏,那小姑娘當真漂亮得像是畫出來的人。紅本是這宮里最上乘的姿,此刻也不能說是被比下去了,只是再也回不去這豆蔻年華,不知道皇帝方才在肩輿上看見這姑娘,到底是被所吸引,還是想起了從前,就連裕太妃都知道戴佳氏是皇太后選定的人,弘歷他也知道吧。那對于名正言順送到邊的人,又有什麼道理不要?

 紅的心不大好,即便沒在臉上,愉妃也猜得出來,離得遠了些后,才道:“早晚有這麼一天的,你也曾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也早晚有荼蘼的那天。今日你這樣看也會有一天這樣看別人,更何況你還那麼年輕,哪里像我們,真正已經老了。”

 愉妃與皇帝同齡,已在不之年,但宮中子保養得極好,又有寬闊的心,當真也看不出是四十歲的人,亦苦笑:“不過我這會兒說這種話,是真的已經不在乎了,可你還在乎是不是,我又何必來強求你。”

 凝春堂里,小戴佳氏向太后獻上折來的花枝,太后夸張了幾句,便讓瓶后供人觀賞,裕太妃就坐在太后下手,笑道:“臣妾活了一把年紀,今日才算見著真人,當年納蘭氏號稱滿洲第一人,必定是那些人沒見過世面,到底還是太后娘娘慧眼識人。”

 太后著小戴佳氏在一旁俏的影,冷冷一笑:“你這麼說,豈不是說弘歷也沒見過世面?”

 裕太妃有幾分尷尬,便把話題往旁人上引,說道:“方才與令妃、愉妃一路過來,瞧見這孩子在路邊與皇帝說話,令妃娘娘對臣妾說,這樣好的人兒,不配我家弘晝怪可惜的,讓臣妾來問你討了去呢。”

 太后眉頭蹙,怒道:“令妃當真對你這麼說?”

 裕太妃心虛,話雖不是令妃說的,但愉妃的的確確提過,把心一定,繼續道:“不過是句玩笑話,令妃娘娘也是和臣妾說笑呢。”

 太后道:“為妃嬪,豈能說這麼輕浮的話,你就該罰在雪地里站著反省。”

 裕太妃訕訕:“臣妾是什麼份……”

 太后氣道:“那我就幫你讓明白,你是什麼份。”

 上座氣氛突然不好,底下的人都有些慌了,也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連華嬤嬤都莫名其妙。卻見小戴佳氏捧著花瓶上來,不知是心中有算計,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全然不理會此刻太后與太妃之間微妙的氣氛,笑盈盈獻上花瓶說:“太后娘娘您看,這樣,方才在園子里問了花匠,在瓶中蓄了水,只要勤于料理,一樣能開出花兒來的。開花的時候,您可一定記得請臣來看呀。”

 華嬤嬤趕也上來打圓場,笑著說:“小姐為了主子賞花,在雪地里來回走,又在涼水里剪花枝,怪辛苦的。方才皇上剛剛送來一批首飾,是給您打賞用的,主子不如拿來,請小姐最先挑一件喜歡的。”

 太后擺弄了幾下花枝,滿心期待這上頭盛開最的花朵,過花枝看到捧著花瓶的小人,更希將來能改變這宮里的局勢,改變自己與皇帝的母子關系,便應了華嬤嬤的話,命人將首飾送來,讓小戴佳氏先挑。

 妃嬪們散坐在各,將這些事都看在眼里,雖然不知道太后到底為什麼不高興,可小戴佳氏幾句話就令太后解頤,果然是喜歡的人,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順眼,不喜歡的人,費盡心思也討不得一個好字。

 穎貴人很不屑地輕哼了一聲,低頭取茶水喝,見杯子是涼的,冷臉命宮來換茶,邊上卻有人道:“穎姐姐還是別折騰了,這里哪兒得到我們喝熱茶,不知這位幾時名正言順地進園子來,到時候我們見了,大概要屈膝行禮,給奉茶了吧。”

 “我倒是很想看進園子。”穎貴人端起宮送來的熱茶,揭開茶碗蓋,便有熱氣裊裊升起,將的面容擋在霧氣之后,只聽得冷幽幽的話說,“難道你們不想看看,令妃娘娘在皇上的心里究竟有多重?不是說那令字,是心上之人的意思?”

 眾人竊竊私語,上頭小戴佳氏已經選好了首飾,太后當眾親自為戴在發髻上,那慈的模樣,仿佛是在心疼自己的孫,之后那些首飾再分送下來,已經無人在乎,但人人都有,連紅也有,凝春堂的人將首飾送到天地一家春時,正站在窗前發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