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369 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369 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佛兒只道是六阿哥在哭,發生了什麼說不清楚,待公主的母跟來,才曉得是六哥要找額娘,見著三阿哥便糾纏不休,誰知三阿哥不僅不哄弟弟,還訓斥他不懂事,說不該再提什麼額娘,往后他們要靠自己。

 舒妃好奇地問紅:“你去九州清晏瞧過的,純貴妃到底怎麼了?小年那日在長春仙館祭奠大行皇后忽然摔下去,也是因為這病嗎,什麼病來這麼兇猛?”

 紅吩咐宮人將六阿哥邊的人找來,一面應付舒妃:“我也不知道,像是皇上那里保了,只是派我去看看宮人們是否照顧得仔細,我隔著屏風遠遠看了一眼,氣是不大好。”

 “也是報應了,誰不正。”舒妃冷聲道,“前日我聽春梅說,遇見邊的人打聽大阿哥,你說連自己的宮抱琴都找不回來,這會子打聽大阿哥做什麼,又要什麼歪腦筋?”

 “大阿哥?”紅微微皺眉,轉朝宴席上看去,大阿哥今日來了,可許久不見整個兒瘦得變了樣,聽說是被父親訓斥和剝奪繼承皇位的資格后終日郁郁寡歡,一病皇帝便繼續撤下他手中的差事,被撤了差事更想不通,就更加要病。

 如此惡循環,短短不足一年景,二十郎當本該氣方剛的孩子,了個病秧子。今日是為了周全皇太后說過年要一家子整整齊齊,他才撐著病前來赴宴,可太后卻沒正眼瞧過長孫,這個孩子從出生起,就沒被公平對待過。

 然而紅只比大阿哥年長一歲,即便是庶母的份,也不敢妄自稱一聲長輩。大阿哥的事不歸管,也沒資格熱心腸,但此刻瞧著大阿哥羸弱之態,旁大福晉唯唯諾諾毫無皇子妃的驕傲尊貴,不免心中嘆息。再回首座上皇帝,他對長子的不聞不問,委實令人寒心。

Advertisement

 宴席散去后,皇帝與皇貴妃送太后回凝春堂,愉妃便來找紅,與道:“方才宴時,你怎麼總是盯著大阿哥瞧,只怕皇上也看見了,回頭若問你話,你心里要有個數。大阿哥不論是小時候生母不如意,還是長大了自己不爭氣,皇上不喜歡就是不喜歡,親生兒子又如何呢?你可別勉強皇上什麼。”

 紅笑道:“我能說什麼,這麼多年了都是這樣,何苦現在好好的給自己找不痛快。”

 除夕夜,皇帝慣例會攜皇子及皇室子弟守歲,今年亦不例外,而妃嬪們稍作休息后,也將于子時隨皇太后前去祭告列祖列宗。

 紅回來后哄了佛兒睡著,穿著裳在人榻上想靠一靠,但因夜里吃了酒,竟真的睡了過去,被櫻桃搖醒時,以為自己耽誤了時辰十分張,卻聽櫻桃說:“大阿哥在正大明殿暈過去了,這會兒已經被送出圓明園。”

 “什麼時辰了?”紅匆匆起,聽得尚未至子時,也不敢放松,在妝臺前整理儀容,一面問大阿哥的事,果然那孩子不堪病,今日本就是勉強來赴宴。

 “是吳總管派人傳話來,讓奴婢一定告訴您。”果然櫻桃不會單單為了大阿哥的事,就特地把主子醒,此刻才道,“吳總管的意思是,大阿哥的事,皇上那兒不能輕易下來,可到底是親生骨,若是娘娘能為皇上周全一二,也好讓皇上心中有幾分安。”

 紅道:“愉妃娘娘才提醒我別多事,吳總管這又要我為皇上周全,我聽誰的好?”

 櫻桃一雙大眼睛滴溜溜一轉,就有好主意,笑著說:“娘娘來費心,太妃來出面,豈不是兩全其?”

 紅還真沒想到,能求太妃來周全此事,太祖母關心重孫再合適不過,而太妃心善,求這件事必然會答應。心里一松,夸贊櫻桃:“真是越來越能干了,平日里還總覺得旁人夸你是為了說好聽的話哄我高興。今年的歲錢,是該比小靈子多些。”

 櫻桃笑道:“銀子奴婢可不稀罕的,平日里在小靈子面前給足奴婢面就好,他現在長個兒了,總欺負我個頭小。”

 主仆倆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吉時,紅與舒妃隨皇貴妃同行,皇貴妃一路無話,們倆也不能說什麼,待隨太后拈香行禮,恭送太后回凝春堂,紅去找愉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

 愉妃不知吳總管傳遞的消息,只當紅心善,念佛道:“罷了,你實在要管我也攔不住,只是小心些,做得好也沒人夸你,萬一惹出什麼麻煩,別人只會說你自以為是,僭越了尊卑。”

 紅便道:“姐姐也替我看著,別我做過頭了。”

 元旦一清早,紅在寢殿兒叩拜,宮人賀喜新年,賞下歲錢后,便帶著佛兒去平湖秋月給太妃娘娘磕頭。皇帝從天壇歸來時,紅正帶著佛兒在湖邊喂魚,皇帝沒讓人驚們母,先到暖閣向祖母請安。

 溫惠太妃自從來了圓明園,氣比從前更好,這讓弘歷很安,祖孫倆說了半天話,太妃提起純貴妃的事,問純貴妃是什麼病,弘歷對太后都瞞著的事,卻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祖母,溫惠太妃嘆息:“竟是到了這個地步。”

 弘歷道:“若非孫兒一味地逃避現實,也不至于到這個地步。”

 外頭有佛兒的朗朗笑聲傳來,太妃這才出笑容:“好在孩子跟了紅,不然純貴妃那樣心,雖然孩子年小不懂事,可一定也會在人生里留下什麼。說不定佛兒就是個自卑沉悶的小姑娘,本聽不見這樣的笑聲。”

 “為了佛兒的手,紅費心了。”弘歷道,“前陣子佛兒開始在意的手,連朕都不給,這些日子好多了。”

 太妃看著皇帝,認真地問:“的萬般好,皇上和我都看得見,可哪有十全十的人呢,就怕稍有不是的地方,反而比那些滿肚子壞心思的人看著更明顯,就怕皇上因此生了嫌隙。”

 弘歷道:“皇祖母的意思,孫兒明白,但若那樣就委屈了紅,孫兒實在太對不起。純貴妃這件事,孫兒心里亦有思量,寧愿能有強的手腕保護自己,也不愿一次次去救能變得更堅強,是朕的福氣。”

 “那這些話,出了這道門,皇上就忘了吧。”太妃慈眉善目,溫和地說,“人無完人,相之人在一起,本就該彼此包容。”

 “是,孫兒明白,比起朕包容,從一開始,就無條件地包容著朕的一切。”弘歷的目循著佛兒的笑聲而去,又不嘆息,“吃了那麼多的苦,太后對的所作所為,斷送了更多的幸福,也許原本能生兒育。”

 “皇上不要耿耿于懷,紅覺到的。”太妃勸道,“有佛兒填補空缺,紅的心不大,已經滿了。皇上不要自以為是地為好,其實要的很,你太過關心反而會讓力。從前什麼樣,往后也什麼樣,只是一個妃子,一個你喜歡的妃子。”

 弘歷不解太妃這番話,為什麼只要把紅看做一個妃子就好?

 此刻紅得知皇帝到了,小佛兒聽說阿瑪也來了,立時就飛奔回來,誰知闖進門就被門檻絆倒,幸而冬日里地上鋪了厚厚的絨毯,才沒把摔壞。弘歷著急地上前抱起兒,因為小丫頭就要哭,佛兒不僅沒哭,反而歡喜地說:“皇阿瑪去看,那里有好多好多的魚。”

 弘歷道:“大冬天的,哪里來的魚。”

 可拗不過孩子,跟到湖邊看,果然聚集了無數條彩斑斕的錦鯉,而福海因是活水,且面積遼闊,本并不多見錦鯉,更不要說同時聚集這麼多。

 皇帝命人撈起幾條錦鯉養在缸里,送給太妃賞玩,太妃見過后還是讓他們放生,旁的嬤嬤說:“都說夢里若見錦鯉,就是觀音送子之兆,我們令妃娘娘親眼瞧見這麼多,今年一定會有好消息。”

 紅心里明白那是不可能的,面上還是歡喜地說:“若是應了嬤嬤的吉言,皇上一定要有重賞。”

 而弘歷也覺得這是好兆頭,立時就先命吳總管取來金錠子賞給嬤嬤,笑道:“若是應驗,便是黃金百兩。”

 但這終究是幾句玩笑話,紅自己都不當真,而過了初一,宮人就要把純貴妃送回紫城,園子里的妃嬪都知道純貴妃是染病了,但從小年之后誰也不知道屋子里發生了什麼,這日送走也是把轎子抬進院子里直接將人接走,連面都沒見上一眼,說不好聽的,純貴妃是死是活,也無人知道。

 純貴妃被送走后不久,吳總管就向皇帝稟告,說抱琴畏罪自盡,弘歷當時靜默地看著他,想著他與太妃說的話,半晌后道:“不吉利的事,不必宣揚,別太后不痛快,死了就死了吧。咸福宮往后所有事,不必向朕稟告,一切付給令妃便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