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313 皇后人選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313 皇后人選

 這句話,讓紅很自然地就出笑容,人不正是因為高興才會笑,因為笑了心里才會高興嗎?明白太后的意思,眼下的確不是值得高興的時候,可太后今天顯然故意找麻煩。

 永遠不知道寧壽宮里等待自己的是什麼,可明白自己要做什麼,的悲傷歡喜不是做給別人看,即便對著弘歷的歡喜悲傷,也都是由心而發,從沒想過要迎合他,更何況太后何況別人?

 “從前臣妾不聽皇上說臣妾委屈,如今皇上該煩臣妾總是給您添麻煩了是不是?”四月的沒能融化皇帝冰封的心,可紅的笑容,終于讓他到溫暖,看到皇帝的目越來越溫和安寧,紅再笑道,“臣妾會改,一定改。”

 弘歷道:“改什麼,朕從不覺得你做錯過。”他說著話,目朝紅去,見到千雅侍立在那兒,昔日這樣的景,就該是皇后在與他說話,千雅還在,安頤卻永遠不會回來。

 “盡量不要帶千雅出門,朕知道你沒有別的用意,但是旁人看來就要誣你對大行皇后不敬,沒得惹這些是非。”弘歷神平淡地說著,“朕已經停了寧壽宮一切干預六宮事的權力,過幾日還會有冊封的旨意下來,朕與太后已經選定了新皇后的人選,之后的事會陸續有安排。”

 紅對新皇后是誰不興趣,聽說皇帝剝奪了太后干預六宮的權力,不免擔心:“皇上和太后鬧僵了嗎?”

 弘歷苦笑:“一定滿心以為是為了你,可朕與皇額娘之間的矛盾嫌隙,何止是你呢?別自以為是地把責任扛在肩上,不必為了朕心,朕做了三十多年的兒子,比你們任何人都了解,后面的事朕會妥善,不會讓天下人看笑話,更不會給你招惹麻煩。”

Advertisement

 紅心里暖暖的,弘歷這番話,不還是為了嗎?皇帝如此真心實意地相待,必然也要用一生來回報。

 皇帝見紅一副沉浸在小小的幸福里的安逸神,心里就覺得踏實,笑問:“你怎麼不問問朕,選了誰為新皇后?”

 紅笑道:“恕臣妾直言,放眼六宮,非嫻貴妃娘娘莫屬,其他幾位臣妾也心里有數,更不要說皇上和太后了。太后娘娘雖然不喜歡臣妾,可比誰都關心著后宮呢。”

 “是啊。”弘歷卻道,“誰都能想到的合適人選,太后卻覺得全世界只有是清醒的。”

 紅將手低在皇帝前,皺眉道:“皇上不要把這種話掛在邊,臣妾都看開了,皇上怎能看不開。”

 弘歷低頭見白皙的手,笑道:“你這一下,又足夠皇額娘好幾天的念叨了。”

 紅要把手收回去,卻被皇帝一把握住,他道:“朕聽你的,看開些。”又一嘆,“原想去延禧宮喝杯茶,這下時辰又浪費了。”

 “那……”紅想了想,大膽地說,“臣妾現在隨皇上去養心殿,為您沏茶可好?”

 弘歷頷首笑:“朕一直以為,你不愿意去養心殿。”言罷就順勢拉著的手,步行往養心殿而去。

 這一日,和親王府的人匆匆進宮將裕太妃接出去,裕太妃在溫惠太妃面前是晚輩,不得前來行禮,五十多歲的人哭得梨花帶雨滿心委屈,太妃勸:“你年紀也不小了,往后弄孫為樂頤養天年,不要給弘晝夫妻添麻煩才是。你該想想,皇上若真是寡薄意之人,弘晝犯下的那些錯能一次次被寬恕嗎?可你們也該明白,皇上是有底線的,千萬千萬別自掘墳墓。”

 太妃的話說得很不客氣,在看來這一別不知幾時才能相見,即便從此不見也不在乎,這壽康宮終于可以變得清靜安寧,裕太妃若是因此記恨從此再也不來,太妃反而高興呢。

 但溫惠太妃給予了裕太妃許多賞賜,讓養老,裕太妃拿了好自然不敢有怨言,反是臨走時對溫惠太妃道:“您寵令嬪,可太后,當真把令嬪視為眼中釘中刺。臣妾與太后做了幾十年的姐妹,知道的脾氣子,不喜歡令嬪不是因為令嬪不好,是因為先帝爺從沒有像當今皇上對待令嬪那樣對過純粹就是嫉妒,那可是抑了幾十年的委屈呀。”

 這些話,溫惠太妃沒有轉達給紅不能做挑唆人家婆媳關系的惡人,雖然這兩個人早就沒什麼婆媳關系可言,但太后畢竟是太后,若真要做什麼傷害紅,皇帝只會失去紅,可是對母親卻做不了什麼,現下停了干預六宮的權力,已經是發了狠,還不知弘歷之后要如何轉圜他們的母子關系。

 但第二天,就有旨意傳遍六宮,說太后為大行皇后悲傷疾,要在寧壽宮中靜養,六宮無宣召不得前往打擾,即日起由嫻貴妃代主六宮之事,愉妃、令嬪協理。

 一個“代”字意義重大,消息一經傳開,各各樣的揣測就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三人之中紅排在最末次,且之事協理的權力,一直不顯山不水的嫻貴妃,一下子就被推在了最前頭,雖然如皇帝和紅說得,當真沒有比更合適的人選,但真的被選作未來的皇后,還是會有許許多多的人不服和反對,而嫻貴妃上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不足,便是膝下無子。

 太后說要為皇帝好好培養新皇后,隔天在皇帝下旨后,就把嫻貴妃到了寧壽宮。昔日曾提攜嫻貴妃協理六宮之事,看得出嫻貴妃的能干聰慧,后來怕搖中宮才予以打,而不同于其他妃嬪到打就要掙扎,平平淡淡地看待起落,這份涵養心,如今在太后看來,也不失為是中宮氣度。

 可是連華嬤嬤都覺得不可思議,還以為太后經過昨天的事,會到打擊一蹶不振,可立刻就重整旗鼓,興致地來為皇帝“培養”新皇后,華嬤嬤很早就在心里想過,太后從前對大行皇后的好,是建立在扶持中宮,用中宮來穩定六宮的意義上的,果然現在驗證了的想法,似乎誰做皇后并不要,只要是“皇后”就行了。

 暗暗想,若是令嬪娘娘真的做了皇后,太后是不是也會放棄掙扎,從此一心一意扶持新皇后,以求一生的“好名聲”?

 不過眼下的形不容樂觀,富察皇后從小就在皇城出,太后看著長大,也看著太后變老,彼此知知底,富察皇后便是心里有不滿,也懂得如何在太后面前周全,可眼門前這位,真真不好對付。

 太后說了半天的話了,嫻貴妃臉上沒過一看起來很認真地聽著,又仿佛本什麼都沒聽,太后的一腔熱漸漸變冷,有些不滿地說:“你是不是還不知道自己將要面臨的改變?你從前就不愿理會六宮的事,清清冷冷的一個人,可是做了六宮之主,所有的事都是你的事,你是要母儀天下的人。”

 嫻貴妃福了福道:“太后安在,自然有您來母儀天下,大行皇后賢惠仁德,臣妾不及一分。來日若是圣恩浩,臣妾忝為中宮,必當效仿大行皇后,為皇上為六宮為天下子民鞠躬盡瘁。”

 這話聽著字字懂事,句句是分寸,可怎麼就不對味兒呢,太后皺眉著這個清水般淡泊的人,純貴妃那種假清高,多看一眼都覺得眼煩,但嫻貴妃是不是太冷清,太后暗暗覺得這個兒媳婦,不見得比安頤好對付。

 退出寧壽宮,嫻貴妃將領口扯了扯,似在氣,實在是不喜歡寧壽宮里的抑,一想到將來不得時常出,更是嘆了口氣。

 花榮輕聲道:“太后竟是把話都說明白了,娘娘,您要做皇后了。咱們輝發那拉氏一族,終于要出一位皇后了,老爺他們一定高興壞了。”

 嫻貴妃淡漠地說:“八字還沒一撇呢,何況我本不想做什麼皇后,最麻煩的就是將來,要疲于應付這一位。”

 花榮亦道:“太后的架勢瞧著,仿佛覺得您將來是從妃位提上來,就不如大行皇后那樣正統尊貴,可以著您,讓您對卑躬屈膝言聽計從。”

 嫻貴妃回了一眼寧壽宮,搖頭道:“我不搭理就是了,老太太翻臉比翻書還快,管你是誰呢。”

 然而不論太后是否將話對嫻貴妃說明白,皇帝一道圣旨言明嫻貴妃代為主理六宮之事,這風向就已經是指明了,如今在紫城里行走,太監宮也好,低位份的妃嬪也好,無不用更尊敬的態度對待,可這一切對嫻貴妃而言都毫無意義。

 此刻慢慢走回翊坤宮,看到自家宮喜滋滋地迎接不得開口就喊皇后娘娘似的,忽然一個激靈,拉著花榮進門去,問:“真有那一天,我的冊封典禮,是不是文武百都要來朝賀覲見?”

 花榮心里一沉,僵地點了點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