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312 額娘您錯了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312 額娘您錯了

 太后然大怒:“難道是我害死安頤?要自盡,就算那晚不跳江,也一定會有別的法子,我找令嬪并沒有為難什麼,不過是叮囑幾句話,這也錯了嗎?你怎麼不去懷疑是不是魏紅推下去的,難道是魏紅一而再地提起那晚的事,讓你覺得錯就錯在被我走了?”

 弘歷的失都在臉上,他覺得現在把安頤最后對紅說的話告訴母親,也只會讓母親認為是紅編的謊話,辜負了安頤也委屈了紅,何必呢。

 他起道:“額娘息怒,是兒臣言語有失。”

 面對冷靜清醒的兒子,皇太后越發沒有底氣,其實是自責過的,可很快就把一切推在安頤自己的上,對于一個不想活了的人,能有無數種辦法讓自己死去,憑什麼要背負這子怨氣?可沒想到,兒子會有一天來質問

 “額娘,兒臣只是希您知道過去的事,即便不對紅有所改觀,也不要再針對。”弘歷直起子,鄭重其事地對母親說,“更不要打著為兒臣好的旗號去傷害紅。皇額娘,這是兒子最后一次懇求您。”

 太后蹙眉,掂量著“最后一次”這四個字的分量。

 弘歷神嚴肅,顯帝王氣息,堂堂皇帝若連自己喜歡的人都護不住,還守什麼江山天下,他向母親躬道:“額娘,安頤沒了,朕的心死了一半,紅若有什麼事,朕做不了這個皇帝,您也就做不了太后。你的娘家雖然姓鈕祜祿,可終究是扶不起的小門小戶,將來大臣們選了阿哥做皇帝,您以為您能像孝莊太后那樣母儀天下執掌大權嗎?他們一定會您的,到時候您就一無所有了。皇額娘,既然您一心一意為了兒子好,那就好好守著兒子,讓兒子來全您一生的榮華富貴。”

Advertisement

 皇帝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太后已經無路可退,可怎麼能讓自己低頭,母子倆對視須臾,是憋出一句:“那皇后呢?我不是說安頤,我是說中宮之位,你自己也明白,中宮虛懸就會人心浮,難道你要看們明爭暗斗鬧得后宮不寧?”

 弘歷道:“安頤走了才一個月,皇額娘就要朕立繼室,難道不怕天下人寒心?”

 太后冷:“天下人寒心做什麼,這是皇帝的家事,并不急于此刻立繼室,咱們先把人說定了,我會好好為你培養新皇后。你也別忘了,你那天在這里親口說,魏紅絕不會是大清的皇后。”

 弘歷蹙眉,沉聲問道:“額娘已經選好了?”

 太后不屑道:“你這些妃嬪里,也實在挑不出好的了,看來看去,只有嫻貴妃最合適。論出論地位非莫屬,而也是先帝爺親封的側福晉,豈是純貴妃、嘉妃能比,更不要說……”

 母子四目相對,太后到底把半句話咽下去了,而弘歷本沒有立繼室的意思,雖然他對溫惠太妃說,如今皇后不過是個頭銜,對他而言已經無所謂,但這個頭銜到底維系著前朝后宮,弘歷也不能貿然選一個人就立為皇后。他看著母親,難道是因為當初嫡母過世后,先帝不再立后,寧愿自己以庶出皇子的份繼承皇位,也不把中宮之位給母親,才讓耿耿于懷?

 “難道皇帝還有更合適的人選?”太后昂首問道。

 “是,兒臣就遵照額娘的旨意,立嫻貴妃為皇后,但眼下不能太著急,皇后尸骨未寒,不能讓天下人寒心。”弘歷正道,“朕答應額娘的事,一定會辦到,也希額娘今天能給朕一個承諾。”

 太后冷笑:“不要再你的魏紅?”

 弘歷頷首,又言:“另有一件事,從今日起停了寧壽宮的晨昏定省,妃嬪們不必再每日來向您請安,皇額娘幾時想見們,隨時召見即可。六宮之事,也會重新作安排,額娘只管清福,再不必手。兒臣會擴建寧壽宮花園,給您最富麗堂皇的殿閣。”

 太后懵了,記得弘歷方才還說,若有一日兒子走在自己的前頭,這個太皇太后一定會被,可現在兒子這番話,難道他不是在自己?

 弘歷不等母親醒過神,又道:“額娘不如旁觀這六宮的事,若是真因為紅而天翻地覆,您再出面總還有挽回的余地,兒子也無話可說。若是一切太平六宮祥和安寧,那自然更好,過去的事咱們就都忘了吧。”

 太后凄涼地笑著:“那天我還責罵純貴妃養出什麼樣的兒子,現在想來真是笑話。”

 弘歷不為所,躬道:“兒臣告退,額娘早些歇息。”

 皇帝轉朝門前走,太后覺得兒子這一走,仿佛就要斷了母子分似的,失聲喊了兒子的名字,見弘歷轉,便哽咽道:“額娘的心意,在你眼里就這麼不堪嗎?”

 弘歷,緩緩道:“永琪出生后,您要把他抱在寧壽宮養,那是永琪的福氣,可是愉妃求朕,可以什麼都不要,但永琪一定要自己來養。不是為永琪謀前程,也不是不信任額娘的養育,只是自己的兒子全心全意地著,怎舍得由別人來養。朕知道,也因為朕對的寡淡,讓把永琪視為唯一的親人。自然帝王家有很多無奈的事,可朕能答應,當初額娘您若堅持,先皇后不會強迫您,皇祖母那樣好的人,更不會您,可您還是把兒子送走了。”

 太后前熱奔涌,一心一意為兒子謀求的前程,以那卑微的永遠屈居人下的地位為兒子求來的一切,原來在兒子眼里,僅僅是母親的無?難道兒子要像弘晝那樣郁郁不得志,難道要自己反過來向做了太后的裕太妃下跪磕頭,弘歷才滿意嗎?

 “皇額娘。”弘歷疲倦地說,“兒臣真的累了,兒臣也會累的。”

 母子間再無話可說,太后心碎弘歷失,他們到底沒能說到一起,當弘歷闡述過去的事,沒有在母親臉上看到半分愧疚后,他就已經放棄了。剝奪母親的權力,是剛才那一瞬間才做下的決定,不為別的事,就為了他不想一次又一次來救紅,就足夠了。

 弘歷走出寧壽宮,再一次仰城上的天空,那“烏云”似乎終于有散開的跡象了。他轉時見到華嬤嬤跟出來,便吩咐:“從今往后寧壽宮里任何事都要送到養心殿讓朕知道,太后若要見誰,宣召的同時也把話送到養心殿,嬤嬤,朕就付給你了。”

 華嬤嬤福領命,終有有些不忍:“皇上,太后娘娘再有不是,也至有一分心意是為了您,更何況不止一分。”

 弘歷淺笑:“朕便是知道,今天才會說那麼多話,依舊是朕的額娘,朕會全額娘所有的心愿。”

 皇帝的肩輿往養心殿走,他們母子沒有大吵大鬧,沒有氣急敗壞,關起門來說了半天的話,唯一的“熱鬧”是裕太妃突然要搬出紫城去跟著兒子住,人們很自然地以為,太妃今天去寧壽宮,就是求皇帝允許離宮。一切都看起來順其自然,誰也不知道太后和皇帝,母子之間說了什麼話。

 紅把太妃送到壽康宮,的東西自然不需要紅來整理,向溫惠太妃請安做了些解釋后,知道和親王府的人一會兒會來,自己在那里難免有些尷尬,便退了出來。從西往東走,迎面就遇上了從寧壽宮歸來的弘歷。

 曾經紅還是宮時,時不時會這樣在路上與皇帝相遇,至在皇帝對之前,每一次都是巧合而已。那時候皇帝會端坐肩輿上吩咐一些話,但如今弘歷看見,就停下肩輿站定了等

 紅迎上來,到眼門前時聽得弘歷低頭看的鞋子說:“踩著這鞋子,要小心摔著。”

 “皇上,裕太妃那兒已經開始準備了。”紅無心為一句叮囑,很正經地說著,“今天的事雖然沒道理,但太后也不算為難臣妾,不過是去說了幾句話,也許臣妾這會兒解釋已經來不及了,可是……”

 弘歷微微笑著:“你不信朕?”

 紅猛地點頭道:“當然信皇上,所以您讓走,臣妾立刻就走了。”

 弘歷道:“還算聰明,方才朕還想,你若著急站出來解釋,太后只會更嫌棄你,覺得你在朕的面前惺惺作態充好人。朕心里有分寸,而你有默契。”

 紅垂首道:“但臣妾也的確冒犯了太后,說了不該說的話。”

 “朕想看見你笑。”弘歷拉起的手說,“朕會把皇后放在心里,一生一世都會銘記和在一起的歲月,可這一切不需要用眼淚去悼念,朕已經厭棄了這死氣沉沉的皇宮,哪怕為了皇后想要活下去的心愿,也要重新恢天家皇室該有的氣度。紅,你問太后的話,朕來回答你,朕喜歡看你笑,你一笑,就什麼事都好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