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309 原本就不一樣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309 原本就不一樣

 紅的心愿?”太妃微微搖頭,“依我看,紅絕不會提起什麼做不做皇后的話,不論是皇后在世時,還是現在,那孩子都不會提起這樣的話才是。”

 “皇祖母說的是。”弘歷道,“但朕知道,在心里皇后無可取代,不僅僅是紅,朕亦如此。”

 溫惠太妃問:“皇上的意思,即便紅再好,也沒有資格為皇后?”

 弘歷頷首:“并不是沒有資格這樣無嚴苛的話,對朕而言,結發妻子永遠只有安頤一人,繼室終究是繼室,那只是妻子的名分,絕不再是朕與安頤的意,到如今皇后只是個頭銜罷了,對于妃嬪們來說或許是最崇高的地位,是堂堂正正的妻位,可是在朕心里已經無所謂了。這樣一個無所謂的頭銜,又何必強加在紅上,對此無無求。而紅是漢家子,大清還沒有出過一個漢皇后,會承很多的非議,面對許多力,沒有鼎盛的家族支持,這個沉重的冠會把垮。”

 太妃朝門外看了看,不知紅有沒有回來,太妃卻是希能聽見皇帝這番肺腑,又道:“本以為皇后去世,皇上會因為太過悲傷,而把紅撂下了。自然也是我多慮,想著當年種種,或許皇上滿心覺得愧對皇后,而因此遷怒紅。今日聽皇上說這些話,我就放心了。”

 “讓皇祖母心了,也請皇祖母節哀。”弘歷道,“華嬤嬤與朕說,太后也以為朕會因此遷怒紅,看來不是皇額娘多想,皇祖母尚且如此擔心,外頭大概有更多的人都這樣看待。”

 太妃道:“畢竟過去那些事,大家都看在眼里,所有人都知道,紅是皇后邊的人。妻妾有別,皇后沒了,誰不想爭一爭正室的位置,而紅必定是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Advertisement

 弘歷滿不在乎地一笑:“可是朕看待安頤與紅,并沒有妻妾之別,安頤于朕是人生的意義,紅在朕眼里也從不是妾,朕從沒有對們有妻妾之分,只是們各自在不同的位置。朕對紅,原本就和皇后沒有半點關系,說出來是冠冕堂皇的為了坐齊人之福的借口,可朕自己心里明白就夠了。若是安頤走了,朕因此遷怒冷待紅,那過去的一切不都了一場笑話,不僅僅是紅的笑話,更是安頤的悲哀。朕也并不是因此才要繼續待好,這原本就是不同的,即便是安頤也不能影響朕對紅意,不過是過去如何現在也如何。”

 太妃欣地說:“皇上能振作起來,是大清子民的福氣,也不辜負皇后一生陪伴。紅這孩子磕磕絆絆,倒也是有福之相,盼不辜負皇上的意,能長長久久陪伴在你邊。”

 弘歷欠道:“孫兒也盼皇祖母健康長壽。”

 紅此去泡茶,卻許久沒回來,弘歷等不及一碗茶喝,要趕著回養心殿見大臣,出門時才見紅捧著茶盤姍姍來遲。他負手站定在門前,紅本小心翼翼托著茶盤,一抬頭看到皇帝,不自覺地就出笑容,這一抹笑直暖到弘歷心里,待紅到面前,便嗔怪:“一杯茶弄那麼久,還有沒有誠意讓朕來喝?”

 紅竟道:“皇上也不是沒喝過臣妾的茶,您是想和太妃娘娘說會兒話,才打發臣妾去泡茶吧。”

 弘歷無奈地一笑,大半個月的景,他都不記得該怎麼笑了,但今日皇后三七,他心雖然依舊悲痛,可是如那天走出寧壽宮時期城上空有晴天一樣,今天他對于往后的日子要好好過下去的愿也變得更強烈。不是悲傷得一蹶不振,才是對亡妻最好的悼念,眼淚和哭泣,不過是個人緒的宣泄,皇帝對亡妻的悼念,并不需要世人來肯定,自然他做得,早已經超出世人的想象。

 而對于紅,方才對太妃一番話,讓弘歷也重新審視了自己,出門便見紅這一抹在旁人眼里不合時宜的笑容,可是弘歷知道,會笑全是因為看到了自己而高興,也僅僅是為了自己。

 “皇上怎麼不說話?”紅見弘歷凝著自己,要把看穿了似的,便道,“皇上若不喝茶,就趕擺駕,改天臣妾為您烹茶,今年的新茶還……”

 紅當然還會想起悲傷的事,一晃都四月了,回想起來似乎一直在掉眼淚,誰還有心思喝新茶。

 “朕要回養心殿了,回頭朕去延禧宮喝茶。”弘歷溫和地說,“你陪皇祖母再說說話,可也別太久,別忘了傅恒家的福晉在延禧宮等你。”

 紅應著,目送皇帝離去,收回目時,看到對面屋檐下的裕太妃,心里一只當沒看見,轉就回溫惠太妃邊。

 而當太妃問紅怎麼泡茶泡了這麼久,紅的回答就不一樣了,無奈地說:“裕太妃在茶水房找臣妾說話,說是為了皇后的喪事,和親王有幾件事辦得不妥當,被皇上責備罰俸,裕太妃問我能不能為和親王說幾句話,這才糾纏了一會兒。”

 太妃嘆:“如今倒是不怕你和弘晝有瓜葛了?這個人實在顛三倒四,這把年紀了還這樣子。”便吩咐紅不必常常來壽康宮,有事會派人找紅,免得來這邊抬頭不見低頭見,惹出是非。又知如茵在延禧宮等候,太妃便催早些回去。

 紅回到延禧宮時,正聽見佛兒的笑聲,進門見如茵陪著佛兒玩耍,而母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說:“福晉可別逗公主了,這時候誰也不敢笑啊,咱們延禧宮里若是嘻嘻哈哈的,娘娘就難做了。”

 如茵抬頭見紅回來,夸贊道:“姐姐邊的人,實在心,可佛兒歡喜了要笑,小孩子懂什麼呢。”

 紅夸贊母謹慎,讓把孩子抱走,自然不會怪如茵什麼,更是說到自己:“雖然依舊悲傷,可到底過去那麼多天了,哪能哭一輩子呢,娘娘走的時候一心想活著,我們這些活著的,更該好好活下去。”

 姐妹倆說起心的話,如茵把傅恒的事全都告訴了紅,聽說傅恒半夜里坐在庭院里哭泣,勾得紅鼻尖發酸,對如茵說:“好在大人邊還有你。”

 之后說起紅要托付如茵的事,把千雅到了跟前,希如茵為千雅安排好的去。宮年滿二十五歲就能離宮,千雅比紅年長幾歲,如今剛剛好,只是多年在宮里,眼下家中如何都不知道,送出去容易,可紅更希千雅能過得好。

 這事于如茵而言不難,但千雅謝恩后退下,如茵道:“我還以為千雅會請旨去照顧和敬,畢竟也是看著和敬長大的人,不過和敬那兒也沒提起,就算了。”

 紅知道千雅的心思,不是對皇后不忠,也不是對公主無,只不過是人各有志,從踏進宮門第一天起就盼著離宮重獲自由,眼下和敬并不缺人照顧,但如此能圓千雅的心愿,亦是曾經的魏紅所希的將來。

 提起和敬,如茵說昨日去公主府探過,雖然依舊是沉浸在悲傷里的人而,但子比從前好些,這一胎有希能保住,想必是皇后在天之靈,庇佑著兒。

 紅無奈于自己不能出宮照顧和敬,原本太后是要把孫接進宮,但和敬怕額駙一個人在外寂寞,堅持要回公主府安胎,好在還有富察家的人殷勤照顧,還有親王貝勒的福晉常常去探,不至于門庭清冷。

 如茵又道:“昨日在公主府遇見二爺一家,二嫂和我還說上話了,神好多了,不過明天一家子又要離京,看得出來,他們還是很在意那些事。”

 紅想到嫻貴妃與傅二爺的糾葛,回想這些日子六宮舉哀,嫻貴妃偶爾出面主持一些事,穩重妥當無一不是,撇開傅二爺的事,嫻貴妃真真是個不錯的人。又或許因為皇帝對嫻貴妃的不冷不熱客客氣氣,而嫻貴妃本心在別,所以本該對立面的紅,反而沒有什麼敵意。

 笑道:“人到底是私心重的,我也這樣。”

 而如茵道:“聽見二爺與傅恒說,富察家失去了皇后這麼大的支柱,為了家族的將來,勢必要重新安排一切。”

 紅道:“這是應該的,換做誰都會這麼做。”

 可如茵卻說:“他們還提到,說七阿哥的病來的蹊蹺,雖然現在再查晚了些,可就算查得早,七阿哥也回不來,也不見得能留住皇后娘娘的命,但一定要查清楚,不能扶持錯了人。”

 “扶持?”紅微微蹙眉,明白了,富察家是要為皇帝“挑選”儲君了。

 如茵道:“我只聽說,嘉妃邊的宮麗云雖然死于瘧疾,但在小年之前,曾和宮外的人有往來,還有一件事,太后宮里死去的那個宮家中,也有人得天花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